唐高宗的生存策略当皇帝靠“抢”

核心提示:李治终于明白了皇帝的本质。一个字:抢!想要皇位,想办法“抢”自己;想要权力,就得自己去“抢”。

封建王朝的权力体系应该是皇帝指挥一群大臣,而不是被一群大臣指挥。这是所有君王都明白的道理。

当然,李治也知道,从前朝皇帝驾崩的那一刻起,他就在思考如何做一个指挥大臣的皇帝。

他的想法和努力都没有结果,一直听命于部长。

他打开李世民给他的课本,李世民写的书,就像他做的一样,浮夸而充满真理。李志天赋有限,猜不出父亲的哑谜。他苦苦思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才让他做了缚手缚脚的事情?他必须重新学习唐朝的历史,看看他的祖父和父亲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最后,李志得出结论。

在唐朝,当皇帝不容易。你不得不“抓住”!

爷爷李渊靠抢长安起家,父亲李世民靠抢地盘建功立业,抢完地盘还要“抢”皇位。他的兄弟李承干和李泰也被“抢”了皇位,而李治自己的皇位实际上是被孙昌戊己等人“抢”走的。

李治终于明白了皇帝的本质。一个字:抢!

想要皇位,想办法“抢”自己;想要权力,就得自己去“抢”。

那么,凭什么“抢”?

李志继续回忆历史。这一次,他的眼光比唐朝更长远。他发现历代皇帝“抢”东西的是以下五种人:

一、公务员。

李志自己也面临这种情况,他什么都不用做。看着孙昌和无极等人的忙碌,他可以保证大唐帝国的稳定。

第二,武将。

李志从小就被教育。“看看杨迪皇帝,昏庸的皇帝。当年,杨迪把留守太原的重任交给了你爷爷,你英勇的爷爷趁机揭竿而起。”

第三,外戚。

李志从小就被教育。“看看那个愚蠢的周皇帝宣帝。我想,当年周宇文允把兵权让给了隋文帝。结果周刚死,隋文帝就抢走了宇文氏的皇位。”

4.太监。

李志从小就被教育。“看看东汉末年那些懦弱的皇帝。太监今天废一个,明天立一个。他们对此无能为力。”

5.自我。

李志从小就被教育。“你的父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英雄。他手下有无数人才。他有足够的勇气继续前进。他是一个忠于国家的伟大皇帝!

这五种人,由哪一种?

被公务员?我无聊死了;由军事指挥官还是外戚?饭碗被抢走怎么办?被太监?呸呸。

还是得靠自己!

然而,李志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与李世民之间的差距。再想想,我父亲之所以凶,是因为他手下有能力的官员都听他的。所以,如果你有一群亲信,指挥朝廷的内政外交,你能不与孙昌无极等人抗衡吗?

他试图在李世民死后的第二天培养自己的势力,但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郁志宁、张航城、高继孚、许都帮不了他。郁志宁是个吃皇粮的老臣。之前,有几块硬骨头。李承干派人暗杀了他。他吓坏了。从此,他躲着皇室事务,只想退休。我信任的张航成最近病得很重,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高继孚和张航成一样,年老体弱,没有精力;许,一个在法庭上人缘很差的人,没有上诉。

不,我们应该继续培养!一定要成立自己的领导小组!

这一次,李志不敢有大动作。他提拔平日里喜欢的黄门侍郎余文杰为阴晴光禄大夫,提拔自己信任的刘实为中书侍郎。两人都成了条令官。

这个刘石为什么会赢得李治的信任?简单来说,就是李治的太子妃王,在李治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刘氏是王皇后的叔叔。我妻子的叔叔,他是我们的人吗?

不一定。

李志以为自己有了新的起点,有了新的开始,但刘师先被孙昌无极等人拉了一把。孙昌无极鼓励刘氏说:“今天,皇后没有孩子,不如把长子李忠作为养子,让他成为王子。将来,王后和你会有个依靠的。”

这句话直击刘石的内心。

当然,我很高兴我的侄女是女王。然而,她成为李志的妻子已经七八年了,却没有孩子。而且,我听说皇上最近在后宫宠爱萧淑妃,对皇后很冷淡。这个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李治很喜欢李,封他为总管长安。长安,但是皇太子可以享受待遇。

如果我侄女崩溃了,她就没有机会了。

考虑到这一点,刘石立即建议她的侄女多为自己考虑,把李忠作为她的养子,这样她将来就可以有一个依靠。这些话被王皇后的母亲刘氏传到宫里,王皇后想想也有道理,就照着她说的做了,求李治。

李治想了想,虽然皇后自己也不怎么喜欢,但也没出过差错。而且,她还得依靠女王家族的影响力。现在女王想接受一个养子。要不要迁就他们?

李志答应得很爽快。

被困住了!

很快,李志愤怒地发现了这一点。

皇后一收李忠为养子,孙昌无极等人就开始轮番写信,谈论立太子的事。他们都说:“做长子李忠!”

顾命大臣引经,满清文武功不可没。我对李志和李忠没有任何意见。毕竟,李志重视家庭关系,而李忠是他的长子。

李治的愤怒,是皇后的态度,是刘氏的态度,是满清大臣的态度!

李志对整件事很生气。李治被牵着鼻子走,大不了做个太子。

除了觉得窝囊,李治还觉得这个权臣可憎。

孙昌无极必须微笑。你只知道皇帝怎么过日子,却不想想大臣们是怎么自保的:稍微有点脑子的大臣都知道,识时务者为明智,不要惹有权有势的人,否则会吃不了兜着走。

对于皇后未来的生活来说,刘石只是孙昌无极的一颗棋子,真正的利益是孙昌无极。它是由没有李忠后宫背景的嫔妃所生。王皇后和刘氏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贵族家庭的后代。孙昌无极仍然有能力控制年轻的李忠。

前面说过,李志不是一个任性的人。既然是历朝历代的传统,满清大臣们齐声赞同。当然,他不会有更多的麻烦,他只能勉强让李忠成为王子。

即使在这个时候,李治仍然对李忠没有反感。他恨的是戊己,一群可恶的大臣,还有王皇后和刘氏这些胳膊肘往外拐的人。

公元652年,李智丽的长子李忠成为太子,贞观元老大臣又取得了一次胜利。

李志好郁闷!

郁闷之下,李治还是想当个好皇帝。在他有限的权力里,他做了这样两件事。

一是修改法律。李治命令人们大规模地改进自唐初以来修订的各种法律,使之更加严格和正式。

第二,更加重视科举考试。李志需要人才。他知道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林立,盘根错节。平民背景的官员更容易控制,对国家更有热情。为了提高科举的地位,公元658年,他在正殿举行宫廷考试,实地考察进士的能力和水平。从此,科举成为高等教育的象征和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李世民、李志不同,李世民生来就有领袖气质,而且他一直注重这种领袖气质。但李治只能靠务实的作风来积累他的君主魅力。显然,他没有成功,大臣们仍然不买他的账。

还好,这个时候有个女人安慰李志,鼓励李志。她温柔的话语让李志又看到了希望。

这个女人就是武则天,李世民的一个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