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的传统曲目有哪些?

二人转的传统曲目有三百多个。每个艺班都常演的有百个左右。其中对口演唱的二人转占百分之八十左右。曲目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历史故事段、爱情故事段、神怪故事段三大类型。艺人们把曲目叫曲子,故事中有男有女的曲目叫“男女篇曲子”,如《西厢》《蓝桥》《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等;故事中只有男人没有女人的曲子叫“光棍曲子”,如三国段《华容道》《单刀会》等。单出头很少,男单出头只有一出《丁郎寻父》,当丁郎千里寻父到襄阳上胡府打工,唱“打夯歌”时,他坐在八仙桌上,众旦角围着桌子帮腔,“转桌子戏”之名当出于此戏。女单出头有《王二姐思夫》与《洪月娥做梦》。拉场戏常演出的有《回杯记》《梁赛金擀面》《寒江关》《马前泼水》《三贤》《双拐》《拉君》《二大妈探病》《茨儿山》《小天台》《锔大缸》《大观灯》等。在《梁赛金擀面》中,梁赛金磨面一场,丑角用布包上头演毛驴。《小天台》中韩湘子变成瘸子老道,带变戏法的。《大观灯》中全班艺人下场扭大秧歌及唱小曲。《茨儿山》中的山,实有其地,在辽阳境内,清代山上香火极盛。

传统的二人转演出

小帽儿,都是抒情段,有《小拜年》《小看戏》《看秧歌》《放风筝》《下盘棋》《茉莉花》《张生游寺》《游西湖》等。小曲,都是叙事段,有《崔哥上工》《丁成巧得妻》《审青羊》等。

说口,民间笑话类的有《掌鞋口》《鲶鱼喝汤》《烧地瓜》《增什和桥》《南京大柳树》等;知识类的有《对春联》《三字经》《百家姓》《铃子口》等;韵文类的有《穷词》《富词》《烟酒茶词》等;数板有《五层殿》《俩老婆》等。

表演得真让人心动

蹦蹦在发展过程中,蹦蹦艺人们曾与梆子艺人同台演出,也常与十不闲、莲花落、太平鼓、竹板快书等艺人交流艺术,因此,从曲目、唱腔到表演,都受到了兄弟剧种、曲种的影响。蹦蹦曲目多数为民间艺人编写,或根据剧本改编。有些曲目直接反映了东北的农村生活,如《小拜年》《小住家》《小分家》《小送饭》等。有些曲目虽然描写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但却反映了东北农民的思想感情、生活习俗。如《西厢》中的崔莺莺,《王二姐思夫》中的王兰英,都像东北农村的大姑娘。《回杯记》中的张廷秀,《拉君》中的梁山伯,也像东北农村的小伙子。《马寡妇开店》中的三等饭,《浔阳楼》中的菜单子,都像东北大车店中的饭菜。《蓝桥》中的“娶亲篇”,《苏岱赔妹》中的“出嫁篇”,《双锁山》中的“陪送篇”,《包公赔情》中的“发送篇”等,反映了东北农村婚丧嫁娶的风俗。因此有“看会《蓝桥》,娶媳妇不用学”“看过《赔情》,死人会发送”之说。《看秧歌》《小看戏》《放风筝》《画扇面》等小帽儿,都反映了东北农村的娱乐习俗。《九反朝阳》写的是清代咸丰年间朝阳地区李凤奎起义的实事。还有一些曲目,反映了清代的历史与东北的地理,如《八旗勇》《扫边关》《圣祖亲征》《高宗抚琴》都表现了清八旗军与帝王的生活。《大清律》记述了清代发展史。《一枝花捎书》中有从山海关到沈阳等地的六十多个大小地名,是一篇“关东地理图”。

现录其中一段唱词如下:

研研墨蘸了笔未从下手,

闻听说关东城地面宽阔。

八里铺红庙子两塔交界,

老君村中前所一溜相连。

高林站到前卫二十余里,

中后所砚台河就在眼前。

沙后所七里坡宁远不远,

有连山和塔山高桥相连。

锦州城义州城不通御路,

有杏山和松山紧紧相连。

大凌河小凌河秃老婆店,

十三站闾阳驿广宁大山。

中安堡绕阳河小黑山镇,

半拉门新民屯巨流河边。

孤山子老边上一条御路,

大房身小石桥起造甚难。

转弯桥塔湾街离城不远,

走不远在眼前到了奉天……

下面还有二十句,包括了金州、复州、海州、盖州、熊岳城、牛庄、辽阳、本溪湖、凤凰城、天桥厂、龙王庙、马头街、田台庄、老城、铁岭、开原、威远堡、小孤山、大孤山、双阳河、饮马河、法库门、棉花街、叶赫店、赫尔苏、伊通河、吉林街、哈达门、孤榆树、蓝凌河、砖城、卜奎、阿什河、哈拉山、宁古塔等,这些大小地名,遍布东北三省,从西向东,由南向北,正是关内灾民闯关东所到之处。其中,有些地名年代久远,如金州、复州、海州、盖州,源于辽金时期,前卫、中后所、沙后所等源于明代辽东边卫的驻军之所。有些地名,如老边、法库门、哈达门等是清初柳条边墙与边门。有些地名是由女真语、满族语演化而来的,如叶赫(女真部名)、哈达(满语为石崖)、法库(原作“发库”,满语为鱼梁)、阿什河(原为“阿勒楚”,满语为金子,此地立县名叫阿城)等。海州(海城)的牛庄镇是水旱码头,开原的老城、田台庄都是旱路交通要道,在没有铁路时,田台庄的大车店是四方大车、客商的常住之所,晚上有蹦蹦戏演出。此外,还有一些地名有地方传说。如“风刮卜奎”(齐齐哈尔)、“火烧船厂”(吉林街)、“狗咬沈阳”是东北三大地名传说。辽阳的辽代白塔、熊岳城外的望儿山都有古老的传说。辽西的秃老婆店,清末有西太后住店吃饭的民间传说,因而小店有大名。蹦蹦艺人闯荡江湖,走遍关东大地,把这些大小地名编入曲目之中,东北老乡听起来格外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