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剧世界歌剧的思考
《悲惨世界》和大多数音乐剧相比,剧情要悲伤沉重得多,有很多严肃悲壮的歌曲。偶尔会有一两首轻松或悠扬的歌曲被铁血之声淹没。之前看《悲惨世界》是听韦伯的音乐剧,比较注重曲调。所以我在看十周年音乐的视频的时候,反复想那些演员是怎么背出来的,因为很多歌在我看来都跑调了。不过看了几遍,突然发现有些歌也是很能绕梁三日的。比如你听到人民在唱吗,那种不加雕琢的热情,那种人群特有的热度和决心,是其他音乐剧所不可多得的。
音乐剧《悲惨世界》不仅在美国百老汇剧院经久不衰,而且早已享誉世界。纯粹的音乐形式,通过多个主题的交叉发展,充分发挥了人道主义精神;歌剧中非常重要的歌词,蕴含着基督教精神的精髓,甚至比原著更强调信仰带来的变化。
《悲惨世界》讲述了法国大革命背景下第三阶级为争取自由和平等而发动的战争。在现实的残酷下,他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了自己的自由和自己的理想而牺牲一切的冉阿让,母亲对子女表现出无限关怀的芳汀,为革命事业流血牺牲、对爱情充满激情的马吕斯,等等。以及一些反面人物,(酒店老板和沙威)也在为理想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