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怎么产生的?

中国的音乐起源于诗歌,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都是配以曲调,由人民口头传唱的。汉代官诗的融合被称为“汉乐府”,当时唐诗宋词皆可传唱。即使是现在,也有流行音乐家为古诗词作曲、演唱,如苏轼描写中秋节的《水调》、李白的《静夜思》。

中国古代乐理发展缓慢,在“正史”中的地位不高,更没有留下文字资料。但是音乐和文学一样,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必修课,在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民谣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旋律。

扩展数据

19年底,中国被迫开放南方沿海,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和乐器。广东音乐首先吸收了西方和声方法,创造了新的乐器——扬琴和木琴,发展了乐队合奏的音乐。广东音乐至今仍有其独特的魅力,是中西合璧的成功典范。

从1838年到1903年(也就是狭义的“学堂乐歌”运动前60多年),教会音乐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也有很大影响。鸦片战争后,来华传教士人数增加。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往往以赞美诗作为辅助手段,于是半音等概念得以传播。

民间音乐家为中国乐器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舞台。二胡作曲家刘天华创作了大量的二胡独奏曲,如《晚安》、《光明行》、《江河》等。盲人华创作了二胡曲、琵琶曲《二泉映月》等。尽管当时动荡不安,但中国民乐无论是独奏还是合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百度百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