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关于个人研究项目的范文
个人研究项目范文1: 1。研究背景
设立本研究课题的想法源于20__年辛亥中学的一次学习活动。一位讲课老师说,现在的教学条件中有现代化的音频伴奏条件,所以弹出来的伴奏音乐形象更丰富。所以可以少用它作为钢琴伴奏,可能是因为会上老师误认为没必要用,引起轩然大波!这使我产生了研究这个课题的想法。
二、概念的界定
研究的核心概念:
伴奏是伴随着歌唱的表演。伴奏与演唱曲调基本一致,期间可以有多种装饰音或高低八度,也可以是简单的节奏。伴奏的任务还必须扮演门等纯乐器的角色,以连接演唱的句子。
伴奏对歌唱的意义:伴奏具有提示音乐内涵和渲染、烘托演唱者情绪的作用。丰富和延伸了表演的气氛。歌唱教学的伴奏模式:钢伴奏、声伴奏、敲击节奏、伴奏、学生用伴奏寻找节奏效率。这个词有很多解释,最基本的解释是实现系统目标的程度或系统期望实现一组具体任务的程度。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指工作的效率和能力。效率是衡量工作成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率的基础。那么,歌唱教学中的根本目的就是运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手段、方法和载体,调动学生在歌唱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歌唱学习效率和歌唱能力,提高音乐学习质量,保证音乐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马克思说:劳动的生产率是由许多条件决定的,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水平、生产过程的社会组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率、自然条件等。那么,歌唱教学的成效取决于学生对歌曲的喜爱程度、对歌曲的熟悉程度、歌唱技巧、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类型的适应程度、心理素质等原因。
待解决问题的分析:
1.分析在使用不同伴奏方法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可能性;
课堂上的老师只有一个人,因此,老师在不同的伴奏方式下所能发挥的动力和动力方向是很不一样的。
2.学生参与使用不同伴奏方法过程的可能性;由于伴奏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演唱的实际参与是有差异的。
3.教师对伴奏的可控性;这就涉及到伴奏的复杂性和学生对音乐感知的实际能力。
4.不同伴奏方式积极调动学生课堂;学生的参与热情受到他们不同的主观参与和兴趣能力的影响。
5.不同的伴奏方法烘托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理解能力。由于各种伴奏方式的优势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效率。
学生的音乐知识是逐渐形成的。如何综合运用伴奏,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理解所学内容,并在把握音乐整体形象后,将外部听觉与自身肢体动作相结合,形成听、击、唱的统一协调运作,实现身心内外和谐统一的音乐感知,从而实现歌唱教学的终极目标。
第三,研究的目标
本文通过不同伴奏方法在课堂演唱中的运用,对不同伴奏方法在演唱和学生歌唱学习中的动态效应进行分析和整理,以期对某一概念有所了解,并在今后的歌唱课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和策略。并希望得到一个完善的研究内容,使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实现从思想、认知经验到理论的升华。
四、研究的内容: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七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
渴望春天,小小的我,大海,故乡,没有锡的风景,丹顶鹤的故事
动词 (verb的缩写)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固定群体——七年级三班被选为研究对象。
比较研究法——比较不同歌曲类型的不同效果。
观察——观察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以及参与所能达到的效果。
体验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歌唱学习中去,切实感受音乐,进行再创造。
问卷调查-
六、研究目的:
中学音乐教学法作者:邵祖良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中小学歌唱教学法》一书由陆美丽执笔,陈翻译。出版社:音乐出版社。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杨丽梅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音乐美学》主编:王慈昭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研究项目计划和具体时间安排:
20__年2月5日至20__年2月5日读完中学音乐教学法,20__年2月8日至20__年3月8日读完中小学歌唱教学法。
从2000年3月2日到2000年3月20日,我读完了《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和《匈牙利音乐教育》。
读完笔记的时间:20__年2月至20__年4月。
20__年2月5日至20__年2月15日,我看完了笔记。20__年2月18日至3月1日,看完笔记。
20__年3月2日至20__年3月10,读完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和匈牙利音乐教育的读书笔记。
从3月11,20__,看完音乐美学,看完笔记。
8完成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的时间:
第一阶段:20__
这一阶段主要是确立研究的主题和重点,论证研究的可行性;确定研究中使用的教学内容和研究对象;分工;提交主题材料。
第二阶段:
20__年3月4日,案例分析:渴望春天。
3月18,20__,案例分析:小我。
4月1,20__,案例分析:大海,故乡。
2008年4月20日,15,案例分析:无锡现场。
20__ May 13,案例分析:丹顶鹤的故事。
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是被反复教授和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形成一定的文字和图像材料;整理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阶段性认识成果,总结经验教训。
第三阶段:
总结研究成果,20__年6月写研究报告。
个人项目研究计划范文2: 1。项目名称:如何解决学生跑步时前倾角度的问题?
二、研究背景: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发展。
随着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对体育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育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是身体状态向心理状态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增强体质、奠定人生基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搞好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效地增强他们的体质。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__ _年2月—20 _ _ _年7月)调查研究,制定计划,开始实施研究解决问题。研究目标主要是解决学生跑步时身体前倾的问题,如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等。
第二阶段(20__-6月20 _ _,65438+2月)这一阶段的研究目标主要是巩固研究课题的实施,收集和汇总本课题研究过程的数据,完成调查研究报告。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进一步加深对标准新概念的理解,并为弥合概念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或初步掌握跑步时上身前倾问题产生原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知道如何在跑步练习中调整自己的跑步姿势。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研究“学生跑步时提前倾斜角度问题的成因”的设计、实施和策略,形成科学、可行、可推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动词 (verb的缩写)研究过程的设计
1.在准备阶段(20 _ _。2-20 _ _.4)、成立了课题组。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学习,制定项目计划。
2.在研究阶段(20 _ _。5-20 _ _.8)、研究工作按照项目设计方案扎实开展,边实施边总结,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撰写阶段研究报告,认真收集和积累项目资料。
3.总结验收(20__.9――20__.10),整理各种资料,完成实验结论报告,迎接上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