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育叙事

初中音乐教育叙事1初中阶段;音乐教学;素质教育

在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创新,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第一,当前的不足

(一)音乐课程不被重视。很多初中不重视音乐课程的教学,连最基本的课时都无法保证,自然会降低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仅有的课程中,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初三的学生,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甚至取消原有的音乐课程,严重阻碍了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另外,在音乐教学的内容上,整节课都是讲理论知识,很少有内容的延伸和课外拓展,使得学生理解的很不完全,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

(2)只强调理论教学。初中很多学校的音乐课都是无人问津的,很多音乐老师只是在课堂上强调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体验和注意力。虽然音乐的相关理论知识是初中生的基本内容,但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提高学生的情操和音乐品味。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非常不适合音乐课程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教学模式和方法僵化。初中的音乐课大部分和其他课程一样。老师在讲台上讲,教学的主体性太强,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被大大削弱。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也很少,导致课堂没有生气,非常枯燥,让学生对音乐完全失去兴趣,老师也没有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第二,解决方案

(1)重视音乐教学。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初中开始重视音乐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逐步将音乐课程引入教学工作,既保证了音乐课程的课时,又不使其他课程影响音乐课程的时间。

(2)确定教学目标。对于中学生来说,初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建立正确的“三观”,音乐课程的顺利开展可以起到理想的引导作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由此可以认为,初中需要给学生带来更完善的学习环境,规划更合适的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拓展教学内容。学校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发展,就不能简单的把音乐课程的教学局限在课本上。音乐课程不是死板的书面知识,而是相对宽泛灵活的新艺术形式。如果教学形式单调,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和消极,很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音乐教学的实用价值。因此,教师需要适当扩充教材中音乐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学习不同的音乐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比如在《彩色中国》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音乐,引导他们思考,音乐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从音乐中透露出什么样的情感,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交流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综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今,计算机和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展示文字、图像等,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比如在讲授《让世界充满爱》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世界各地的“爱”的画面,或者希望小学等信息片在真实画面和音乐的背景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积极的思想品质。

第三,结论

音乐学科对学生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音乐教学,妥善解决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音乐教育的叙事2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明确音乐教育是以美育为核心的,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用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情感,让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借助音乐本身的力量,将欣赏者置于声音世界。通过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德、智、美能力。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形成了一套标准的教学程序:1,先介绍作者生平;2.介绍作品背景;3介绍主题(可以先听听);4.介绍作品的结构(可以听一些片段);5.完全享受整首歌。所以,一切都在老师的引导中。并且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有很多感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和把握,现叙述如下,与大家分享:

1.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以利于音乐欣赏。

初中生经常会有我们来学校深造的想法。所以,音乐对他们来说无所谓。他们认为学音乐只是为了娱乐,这就增加了上音乐课的难度。他们不认真听讲,也不认真欣赏作品。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告诉学生学习音乐的好处。美国专家(神经学、心理学和物理学)的联合研究表明,音乐不仅能使野兽平静,而且对人类更有益。通常孩子一出生就喜欢音乐,一出生就对音乐有反应。强大的空间推理能力可以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1世纪更容易找到好工作,因为所有行业都会需要会使用高科技的人。学习音乐可以让人思维更清晰,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处理得更好,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各种压力,让人身体健康。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当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只有素养高,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人才有创造力,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由此可见学习音乐有多重要。

2.流行音乐与音乐欣赏的巧妙结合。

以流行音乐为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对整个音乐文化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艺术的视野,让优秀的流行歌曲走进音乐课堂,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往高雅音乐的桥梁。流行音乐容易被人传唱,节奏鲜明强烈,很具象,很青春。青春期的中学生热衷于它是很自然的。教师不必禁止学生听和唱,在欣赏音乐时可以选择一首与作品内容相关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吸引力。比如欣赏内蒙古民歌《茫茫草原》时,可以提前播放腾格里歌手的《天堂》MTV。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对草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蓝天、白羊、奔腾的骏马、绿色的草原...然后欣赏《茫茫草原》,更容易理解作品,体会其意境。学生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这使他们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美好”的氛围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陶冶他们的情操。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接受方式在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比其他姊妹艺术更直接、更快捷、更高效,也为观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乐艺术的天空中。

3.去“听”和“想”

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因为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静静思考。在听之前,老师有意识地、有目的地问学生一些简单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你欣赏《光之漫步》,老师会在听之前先在黑板上展示,并写几个问题,比如: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的速度是多少?心情怎么样?听完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有目的地听和思考。结果同学们听完后纷纷举手回答:曲子有二胡独奏;速度是:等。问题虽简单,但能使学生专心听讲,思维和想象也因此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功能,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4.就是“听”和“说”

有些音乐生没听说过,不熟悉,兴趣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音乐的形成过程和情感特征,尽量缩短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使他们逐渐融入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学生也可以说出自己听完作品后的感受,比如《百鸟朝凤》。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专心欣赏,然后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描述自己的感受。于是各种词都诞生了“争”“鸟争”“清晨”......

以上只是粗浅的谈谈音乐欣赏中的教学方法,但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教是不确定的。问题是随机创造。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充分了解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能顺利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音乐欣赏课将不再是死板的“一言堂”,它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春天!

初中音乐教育叙事3今天听了一节音乐课,内容是欣赏舒曼的梦。老师介绍完大提琴,欣赏完梦境后,老师问了一个问题。除了舒曼,你还知道其他著名的外国音乐家吗?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贝多芬”。“很好,你能再举出几个吗?”下面突然鸦雀无声,没有人举手回答。我在课堂上想,学生都这么缺乏外国音乐知识吗?老师鼓励学生提问。你知道钢琴诗人是谁吗?一个同学说肖邦。当老师提到平时有没有其他古典音乐的时候。看到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古典音乐了解不够。

课后外国音乐的教育引起了我的深思。外国音乐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音乐无国界”足以证明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那为什么不让学生多了解国外优秀的音乐,如何让学生了解国外优秀的音乐呢?我想到以下两点:

1,开阔学生视野,丰富音乐知识。

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自然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该在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名曲和民乐的同时,开阔视野,学习一些优秀的外国音乐作品。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他们应该学习国外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它。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进行整合教学,适当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老师是开阔学生视野的关键。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是开阔学生视野、欣赏外国优秀音乐作品的关键。因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初中生生活经验少,文化程度低,无法交流和理解古典音乐作品,所以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形象的简单作品,或者给学生讲一些音乐家的童年故事。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做很多准备。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如何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我也坚信,通过我的不懈努力,从每一堂音乐课开始,优秀的外国音乐一定会受到学生的青睐和喜爱,同时也会丰富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生活。

初中音乐教育叙事4。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和偶像歌手,却对课本上的歌曲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引用一长串甚至音乐老师可能都没听过的某个歌手唱的歌和曲,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尽力讲解的歌(乐)却含糊其辞甚至毫无印象...从此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课堂音乐教学中“音乐”的含量太低...音乐课和文学课差不多,语言讲解多,音乐语言和艺术感受少。音乐课是唱歌课,只唱很多歌,但是唱的很好,唱的津津有味。音乐课是技能课,枯燥机械的训练,激发兴趣少,表达情感少。

第二,“教师”在课堂音乐教学中的定位失衡。教师要做足教好这篇文章,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少体验。在一节课从开始构思到完成教案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老师们考虑的往往是我该怎么做,怎么教,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怎么体验。有的教案包含了老师说的一切,但是没有“这个时候学生应该做什么,这个时候学生会怎么样”。我只是想着45分钟的课怎么安排,没有想到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包括听觉、视觉和运动感。没有这种信息输入的良好环境,没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积极体验,“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可想而知。

解决方法:音乐课刚开始,从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学生: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品味;2.明确告诉学生,初四毕业后,部分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报艺术特长班,为以后深造打下基础,并让我校优秀的艺术生代表他们进行表演和示范,学生反响强烈;3.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调节紧张的文化课后的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4.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能力。针对我校学生音乐基础薄弱,音乐课比较特殊的特点,在使用新的音乐教材的同时,尽量寻找素材补充学生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来说:

1,教材层次深,上课安排一定时间看光盘,介绍各个单元的内容。学生以欣赏为主,从而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2、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开始,每节课选择几段音乐视唱练耳。让学生学会笔画、打节奏、哼曲子,逐步提高读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学生有困难,但是教了半个学期,进步很快。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听音乐,哼唱乐谱,反复练习,使学生读谱能力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声”(声音大)、“准”(声调准)、“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4.让学生在课堂上登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参加省市艺术节等活动,使学生情绪高涨,音乐课更加生动活泼。

初中音乐教育旁白5每次走进教室,都能感受到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我也在思考:怎样才能把每一节音乐课都上好,让学生在厚重的文化课之外,找到自己的精神和心灵的天堂?如何通过音乐独特的力量教育学生,让他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

音乐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他们热衷于流行歌曲和流行明星。相反,孩子们对教育部门精心编排的教材中的歌曲不屑一顾,更不用说那些让学生听起来很枯燥的欣赏歌曲了。我们的教材不一定适合每个地区的学校,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反思。

一、课堂音乐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音乐课不仅仅是唱歌课,能唱的歌只有很多,怎么唱好的却很少。他们专门为班上相当一部分人唱歌。时间久了,学生会觉得音乐课的歌不好听,不够有味道,所以当然会以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为主。

器乐课不是简单的技能课,枯燥机械的训练,趣味性和情感表达较少。。这样做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对部分学生看似有些效果,但可能会削弱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是抹杀。

鉴赏课不是文学课。有些老师在鉴赏课上多做语言和文字方面的讲解,要求学生专心听讲。要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讲清楚,少留给学生思考、理解、运用音乐激发想象力;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这样一来,学生只会积累更少的音乐作品,对音乐的理解变得浅薄,最终失去上音乐课的热情。

其次,要把握课堂音乐教学的方向。

音乐课更多关注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无论学生怎么学,很多老师都只专注于按照设计好的环节进行教学,而忽略了课堂上突然的、临时的变化。这是一种教与受的不对等关系。学生从来没有被视为教育的主体,而只是知识的接受者。

总之,现在的音乐课堂还是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的学习和反思,让我们的音乐教育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更多教育叙事范文,请点击以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