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老干部优秀党员事迹
一、卸甲太行不下鞍----崔晓满
在太行山深处的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犁川镇崔河村中心小学的操场上,矗立着一方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录着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军队退休干部组织带领群众捐资助学、建校兴业的事迹。这位深受崔河村父老乡亲们敬重和爱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贴心人、领路人、大恩人的军队退休干部,就是被省委、省军区授予“一心为民模范***产党员”荣誉称号的原四平军分区政委崔晓满。他以自己的倾力实践,把一位老党员的无私情怀深深镌刻在巍巍太行山上。
“老政委呀,你要不想个办法,咱村儿的学校可就要撤并了,娃娃们就得走十几里山路到别村儿去上学。”2001年3月,崔晓满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探望母亲时,却听到这样一个坏消息。
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村小学校竟然还使用着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学校不得不搬到村委会的旧仓库,两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透风漏雨的屋里上课。崔晓满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
为了崔河村的明天,他要为孩子们建所新学校。可建小学至少得28万元,钱从哪来?通过走访调查、征求意见,崔晓满终于形成了一个捐资建校的思路,并起草了倡议书送到村民手中。
“咱先捐3万吧!”崔晓满和老伴儿商量,老伴爽快地答应了。为把学校尽快建起来,他动员亲友凑了6万元作启动资金,又从弟弟那里要来60吨水泥、3万块砖,还有部分钢材。乡亲们被他的真情打动,都踊跃捐款,仅两天时间就集资16850元。崔晓满又把一份“为了崔河村的明天”的倡议书寄给本村在外务工的乡亲,先后联系到80多人。他们都非常支持崔晓满,纷纷慷慨解囊,很快凑齐10万元。随后,晋城市、泽州县各拨款5万元,使建校资金全部落实。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座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当地政府领导把书有“情系家乡写真情,心献教育铸伟业”的锦旗郑重地送给崔晓满。
崔河村通往山外的一条老路,崎岖不平。崔晓满回村的第一年,几次因雨大、路滑被阻隔在山外,最长的一次在晋城困了5天。脚下的路连着村民的心,大家盼修路盼红了眼。2003年春节刚过,由县政府出资补贴的“村村通”公路建设拉开了序幕,崔晓满带领乡亲们热火朝天地忙碌在工地上。资金不够咋办?崔晓满动员村民从18公里外往回背炉渣,筛选后代替碎石和沙子;他又通过亲戚借来铲车、推土机、压道机,施工期间,司机们一直吃住在他家;他还组织乡亲们开山凿石,一锤锤地砸、一锹锹地挖……经过88天的奋战,崔晓满和乡亲们挖土石方5700立方米,回填土石方4800立方米,仅用12.5万元就完成了造价38万元1400米长的水泥路。这条路还被评为“村村通”公路优质工程。
有了通往山外的“致富路”,不换脑筋也富不了。崔晓满和村委会主任崔中华多次到外地考察,联系来一个种兔养殖项目。为改变乡亲们保守的生产观念,崔晓满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5万多元,引进10组120只优质兔,在村里办起第一个种兔场,为大家致富“探路”。当年取得效益后,崔晓满为每家送去一组种兔,还挨家挨户送技术。现在,这里成为“太行兔业养殖示范园”。崔晓满和村干部还带领乡亲们种桑养蚕,使村里实现了“户均一亩桑,户养三床蚕,人均增收一千元”的目标。
2004年的一天,崔晓满到村民崔立祥家串门。一进门,粮食堆得跟屋一般高,地上都铺着粮袋,崔晓满不得不侧着身子踩着粮食挤进去。一打听,原来是宅基地一直批不下来。像崔立祥这样住房困难的,村子里有20来户。为了改善乡亲们的住房条件,他请人用摄像机把所有困难户的住房情况拍下来,带到县里向有关部门反映。看到村民们一家七八口人挤在窄窄的破房子里,有关领导当场拍板,一次性批给崔河村21户宅基地。开工那天,崔晓满从弟弟那儿借来推土机,第一个开进了施工现场。从此,他不顾烈日炎炎,头戴一顶旧草帽,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有人不解地问:“您一个师职领导,退休了也不歇着,像个农民,整天呆在泥里水里,到底图个啥?”“我什么也不图,我看重的是***产党员的身份、是老百姓对我的信任!”崔晓满的回答坦荡而响亮。一年过去了,崔晓满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崔河村新村规划图”终于变成了现实,18户村民欢天喜地,搬进了新居。
几年来,崔晓满总是以一个老党员的先进形象出现在群众面前,为老百姓实实在在谋利益、做好事。乡亲们都说:“没有老政委引路,崔河村就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崔晓满成为全军学习的榜样,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军优秀***产党员”;四平市委、四平军分区和山西省晋城市委、晋城军分区分别作出了开展向崔晓满学习活动的决定;吉林省委、省军区授予崔晓满“一心为民模范***产党员” 荣誉称号。
二、蚕桑书记----孙文龙
孙文龙,山西阳城县孤堆底村人,生于1937年,1949年加入中国***产党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7年响应党的号召从优越的省委机关主动申请回乡支援农村建设,先后任乡长、公社书记、副县长、县长,连任阳城、武乡、屯留三县县委书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因积劳成疾,逝于任上,年仅51岁。
他的一生,作风过硬、务实求真、敢想敢干、致富百姓,走一处、变一处,干一处、红一处。他思想超前,开种植苹果之先河,给寺头人民栽上了摇钱树;树旗标帆,栽桑养蚕、使阳城成为“山西之首、华北之冠”;开渠截流、筑坝建库,创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第一县,白桑“一滴水”精神闻名中外;敢为人先、大胆创新,高寒山区试种棉花成功,受到周总理的赞扬。到武乡任职期间,实事求是平反冤假错案2220件,赢得民心,山西省委推广了武乡的经验;移花接木,使武乡变为全国新蚕区的一面旗帜,受到国务院的表彰;改土治水,全县开展了136项农田水利建设的富民工程卓有成效。屯留县任职,不畏病魔,鞠躬尽瘁,对农业进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奠定了致富之基,使蚕桑生产成为该县支柱产业之一,五里庄丝织挂毯也走向了世界。他亲民为民爱民,廉政勤政善政,深得三县人民的爱戴,因而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蚕桑书记”、“粪篓书记”、“焦裕禄式的好书记”。
一个***产党员、县委书记逝世二十多年来,人们不但没有忘记,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敬仰他、缅怀他、传颂他……中***阳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三次作出向孙文龙同志学习的决定,山西省蚕学会和阳城、武乡、屯留三县县委、县政府为他修建了纪念亭。山西电影电视制片厂拍摄十集电视连续剧《沧桑情》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排演大型纪实豫剧《公仆孙文龙》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民间成立了孙文龙精神研究会,故乡人民自发捐资修建孙文龙纪念馆,同时,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孙文龙纪念馆网站,新华出版社、红旗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作家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魂系百姓》、《永恒的怀念》、全国中小学生民族精神乡土教育丛书《读书、读人、读精神》、长篇纪实小说《孙文龙》等9本著作。新华网、山西日报、太行日报先后刊发了《穿越时空的精神长廊》、《树碑记》、《不能不写的报道》、《刻在人民心中的丰碑》等。地方各种志书对他的各种事迹均有记载。纪念馆先后被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中国诚信网、中***山西省委、***青团山西省委、山西大学、晋城市委、晋城市人民政府、阳城县委、县政府等命名为:“保持***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教育基地”,被晋城市、阳城县两级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呼唤孙文龙精神,时代需要孙文龙式干部。孙文龙精神已经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孙文龙精神源自阳城,高扬太行,面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