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把此篇作为首篇,应该说是众望所归。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瘫痪时几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伟大母爱的内涵。我想,生活阅历越丰富的人,越会读出更多的东西。课文既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语言含蓄,情感真挚细腻。其中既蕴含了作者史铁生对已逝母亲的深切怀念,又抒写了因当时只顾自己肆意发泄而不顾惜母亲的那种悔恨之情,以及不懂母爱、不珍惜母爱的那种深深的愧疚,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失去母亲成了心中一种永远的痛。值得欣慰的是,作者从母亲未竟的话语里,获得了新生,成为一位令人景仰的作家。

此文可教的东西有很多,通过细致的描写刻画人物,由对比突出母爱的无私,几次写菊的运用,对题目中秋天的理解,对文章线索的把握和梳理……到底以何作为抓手?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怎样进行?实质点说,教什么?怎么教?是教学永远的难题。

我想:从单元目标谋篇,应该是教学的整体定位。扣散文特点教读,应该是教学的底线。从这两点看出,重视朗读,细细品读,体会情感,应该是重中之重。再根据文本的特质,抓住透过细节凸显人物,就是抓手。找出创新的出口,遵循学生的认知,也很重要。

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通过朗读、品读细节,把握人物形象

渗透读懂人物的方法:结合语境、抓住词眼、赏读对话

在感恩中理解爱,在感动中树立“好好儿活”的信念。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细节描写,理解母爱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字背后蕴含的复杂情感

二、说学情:

这是第二单元有关亲情的第一篇文章,七年级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本课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熏陶与感染,感悟人间真情,及时的给学生作一次爱的洗礼。但他们刚刚步入初中,对初中语文和小学语文的学习重点还不很清楚,对语文规律性的东西还不清楚,对散文阅读方法还不是很清楚,她们的的阅历尚浅,理解尚浅,情感体验尚浅。当他们遭遇这篇大家的文章,可能只停留于浅层的解读,知道这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知道是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但对于作者在这篇散文中深埋的情感理解不到位,或者说要想很明白文意和情感,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所以,给学生搭好梯子尤为重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很重要,把学生体验和文本巧妙链接很重要。因为学情是永远的教学起点。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认为这种情感浓重的作品应该重在阅读与感悟。《新课程标准》对作品阅读的要求是“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因此本课的教学我综合运用分角色朗读、品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同时运用填词法咀嚼语言,感悟真情。在整体阅读中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同时也灵活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生平。

五、说教学过程:

(一)温情导入:世间的一些爱,当我们拥有时,不觉得珍贵,甚至都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它突然消失了,才懂得一切已无法挽回。今天,我们一起去品读一篇有关爱的文章,一起去感受母子之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二)考考自己,扫除障碍(字词正音、简单说话)

? 瘫痪 憔悴

? 捶打 整宿

? 絮絮叨叨 暴怒无常

? 诀别 翻来覆去

? 侍弄 喜出望外

意图掌握字词是理解文本的根基,梳理生字词是每课的必修,尤其对于七年的孩子。但只停留于会读会写还不够,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我安排了“说简单的话”环节,锻炼其具体运用的能力。

(三)读人读心,品味情感

1.猜读题意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没读懂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入手的阅读方法,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渗透。这样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更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读出与读不出,才是教师教学的分界点。对于怀念母亲的主题,学生能感知,但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以及为什么怀念,学生尚处于朦胧阶段。教学生未知,这才是教学的目的及重点。

2.细读母爱

(1)抓住首尾,整体感知

首段: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小伙子。

? 尾段: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我们又看到了一个 的小伙子 。

意图整体感知,是一切解读的源头。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看似很平凡,很琐碎,文字很平淡,但蕴藏的情感却深似海。学生能感知这是有关一篇瘫痪儿子和肝癌母亲的故事,能感受到母爱是这一文本的主题。但从哪些文字中感知并分析,是很大的弱点。抓住首尾句,让我们感知作者前后的的变化,进一步去思考变化的原因——母爱。从而过渡到本课重点:对母爱的深刻解读。

(2)细品文字,读懂母爱

儿子从不想活,到要好好儿活,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痛,可以说是母亲的爱,让他的精神站立。母亲的哪些做法深深打动了你?

运用填词法,让学生体悟语言。从细节中,读懂母爱。

结合语境,抓住词眼,赏读对话,去读母爱是渗透的方法。让学生慢慢进入言语内部,在语言中体悟情感。

? 结合语境,读懂母爱

? 母亲就()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 抓住词眼,读懂母爱

? 母亲()过来()住我的手,()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母亲进来了,()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的脸上现出()般的神色。

? 她高兴得一会(),一会():"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 赏读对话,读懂母爱

?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咱娘儿俩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 “什么时候?”

?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 “好吧,就明天。”

?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 “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意图课标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尤其是散文教学,如果脱离了文字品析,再让人感动的课堂,也不是语文的课堂。“对于母爱的表达,一定要回到文中的原句去品”,钱梦龙前辈如是说。带领学生进入语言深处去感受,才是语文之本。人物形象的塑造依托于各种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带领学生从描写中去读去品去析,才是理解母爱的不二法门。

让学生读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通过朗读、交流、对话等多种学习方法品悟这些细节,如文中的“挡、躲、扑、抓、笑、悄悄地”等字词,来感受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是担忧、是细心······从而感受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

新课标指出阅读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是朴实的、真切的。如何让学生从真切的话语中感受到母爱,读出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伟大母爱,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精当点拨,让学生目透纸背读出文字中包含的意思,包含的感情。这个过程看似在咬文嚼字,实质上是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心灵。

归纳:儿发泄时,她() ;躲出去后,她();当叶落时,她();菊花开时,她();儿答应时,她();说错话时,她();当弥留时,她()······

? 躲避是爱,小心是爱,偷听是爱,敏感是爱,央求是爱,矛 盾是爱,絮叨是爱,隐瞒更是爱····

3.读懂作者

? 又是一年菊花开,你又来看花了。假如你是史铁生,漫步在烂漫的菊花丛中,你最想对母亲或自己说些什么呢?

? 意图有了以上的铺垫,学生对这份沉甸甸的爱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作者复杂的情感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几句话就能彰显心情。这样的训练实质上是心理的解答,答案是否合情合理,能检验学生能否真懂其意。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复杂情感在学生的表达中,落到实处。

? 链接材料

?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 《我与地坛》

? (四)推荐阅读,渗透活法

结合作者微笑的四张图片,让学生见证他的坚强和乐观;结合作者的著名作品,让学生见证他的伟大成就。这既是母亲期待的样子,更是“好好儿活”的内涵。呼吁我,我们,无论处于怎样的境遇,都要好好地活。

“好好儿活”几个字既是母亲临终前的无尽嘱托,又是作者对生命存在终极意义的探询思考,更是对我们所有活于世上之人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