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开展大班音乐活动教研活动的中期报告
1.遵循年龄特征,培养参与热情。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对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培养和发展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选择适合孩子的音乐教材,在音乐的伴奏下,带孩子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如“小手爬行”、“挤压放开”、“拍手点头”、“拍手跺脚”等,深受孩子的喜爱。孩子只有在兴趣浓厚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感受音乐的趣味性。所以在音乐教育中,小班可以采用活泼愉快的音乐游戏,比如散步。大班和中班可以引导孩子感受音乐的意境,记住音乐的旋律,让孩子真正的随着音乐的内容和意境变化做游戏,比如找小猫。在听、动、说中,培养和发展孩子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和协调能力。
另外,在选择音乐教材时,一定要兼顾教育意义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
2.通过节奏训练培养音乐兴趣。
孩子们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的。有节奏的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脚来练习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肢体动作和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到节奏活动的趣味性和美感。比如打鼓敲钟,剪羊毛加油,这类活动一定要建立一套套路,不然有乐器的课就太热闹了。
3.拓宽知识面,提高唱歌兴趣。
儿歌来源于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生活。引导孩子了解歌曲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孩子结合歌曲内容动手动脑的能力,帮助孩子理解和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提高孩子唱歌的兴趣和表现力。此外,《表情歌》、《吻》、《宝贝在哪里》、《抚摸》等歌曲也可以由孩子创作。唱自己的歌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
第二,语言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生动活泼的歌,往往是一首好的儿歌,好的儿诗。优美幽默的音乐似乎在讲述有趣的故事。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儿童的音乐素质,还能全面促进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把语言融入音乐教育。
首先,在音乐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在听完一首歌或音乐后,老师要鼓励孩子及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你可以用这样的问题:“你听到了什么?”。这样既增加了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又满足了孩子的愿望,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能力。
其次要把握尺度,即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音乐与语言的关系。比如新歌《小叶子》的时候,先和孩子做一个语言游戏,让孩子打扮成小叶子,老师打扮成“秋风”。“秋风”一吹,“树叶”飘得到处都是。等风停了,让他们说,小叶子离开了母叶去了哪里?有人说我漂进了河里,有人说我漂进了草地...这个游戏是用来学唱歌的,所以玩的次数要恰到好处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不应该局限于音乐课,而应该渗透到日常活动中。教师要给孩子创造多样的环境,让孩子的生活和游戏学习都有优美的音乐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