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里斯托弗的书是关于什么的?

通过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反映现实社会的一系列矛盾冲突,弘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

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个贫穷的音乐家家庭。从小他爷爷就灌输了很多英雄创造世界的思想,让他从小就有了当大人物的想法。

克利斯朵夫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学习音乐。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被誉为“活着的莫扎特”。

11岁时被任命为宫廷音乐联合会第二小提琴手。看到自己的孙子前途无量,爷爷高兴地去世了。克利斯朵夫的童年就这样结束了。

从此,克利斯朵夫经历了两次失败的爱情。他心情烦躁,意志更加消沉。他整天和一群不择手段的人呆在酒吧里。

一个星期天,当他在酒吧借酒消愁时,他为一个女孩辩护。他与一群士兵发生冲突,犯了谋杀罪,不得不逃到巴黎避难。

在巴黎,克利斯朵夫陷入了生活的困境。最后,他终于在一家汽车制造商的家里找到了一份教钢琴的工作。制造商善良的侄女葛拉齐亚对他的命运充满同情。

在一次音乐会上,克利斯朵夫遇见了年轻诗人奥里维,他们一见如故,从此住在一起。不久,克利斯朵夫的《大卫》出版了,他又获得了“天才”的称号,他的生活也有了转机。

然而,不谙世事的克利斯朵夫依然被利用,卷入一场又一场的纷争,渐渐疲惫不堪,心慌意乱。多亏了葛拉齐亚的秘密帮助,他又逃脱了。

然而,在一次五一示威中,他的好友奥利维尔死在了军警的刀下。他还出于自卫杀死了警察,最后不得不逃到瑞士。

在瑞士,克利斯朵夫想念他死去的朋友,伤心欲绝。一个夏天的傍晚,他外出散步时,偶遇失去丈夫的葛拉齐亚,两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然而,由于葛拉齐亚的儿子讨厌克利斯朵夫,两人一直没能结合。

岁月流逝,克利斯朵夫老了,葛拉齐亚死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生活已经远去。当克利斯朵夫从瑞士隐居回到法国社交生活时。

他的叛逆精神已经完全消失,他甚至与敌人和解,并反过来像过去一样嘲笑反抗社会的新一代。

晚年从意大利隐退,投身于宗教音乐的创作,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世故的老人,进入了所谓的“清高境界”。?

扩展数据:

创作背景:

罗曼·罗兰生于1866,死于1944。他的一生经历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整个历史时期。虽然这几十年法国经济有所发展,但是经过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起义,拿破仑分子和封建残余仍然有很好的市场。

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和德雷福斯事件,社会剧烈动荡,思想混乱,人心浮动,世风日下,个人主义横行,享乐之风盛行。文学中所谓的后象征主义的特征是萎靡不振、矫揉造作、缺乏活力。

作为人道主义作家和思想家,罗曼·罗兰直面严酷的社会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参与政治生活。他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都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高尚的、有战斗性的,能够触动全世界几代人的良知,帮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关于创作意图,罗曼·罗兰在《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朋友》中写道:

“我应该在这本书的整体策划中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很孤独。和很多法国人一样,我在一个与我的道德价值观相反的社会里受到压迫;我想自由呼吸,我想与不完善的文明和被一些假精英腐蚀的思想作斗争。

为此,我需要一个心明眼亮的英雄。他要有相当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有发言权,要有相当大的声音让别人听到他的话。我以极大的耐心创造了这个英雄。"

他宣称“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写给文人看的”,“我希望他能直接接触那些活在文学之外的孤独的灵魂和真诚的心灵”。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耗时20多年的长篇力作。罗曼·罗兰从1890开始构思。1902年2月,小说《黎明》第一卷出版,直到1912年第十卷也是最后一卷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