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震求生事迹
孝泉师范学校:英雄的母校
用生命诠释的师魂
——走进英雄的母校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
5·12汶川特大地震里,在众多的教师英雄中有这样一些名字:向倩、张辉兵、吉庆云、何仁贵……他们来自同一所学校——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德阳市职业技术学校)。一所学校为何能培养出这么多的英雄?近日,记者走进了这所学校。
偶然源自必然
5月13日晚9时许,随着吊车巨大的轰鸣,什邡市龙居中心校的废墟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她的整个身体被断成三截。而她的双手仍然呈环抱状,死死地护住身下的两名学生……虽然她和她的学生未能幸存下来,但她的姿态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她被发现时的姿态也被认为是“废墟中最美的姿态”。她就是向倩,来自孝泉师范学校。在美丽的孝师园,她求学五年,2006年专科毕业。
与向倩同为人民教师的张辉兵,在地震中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的学生,用臂膀为学生架设起的“生命之门”同样感动了所有的人,被网友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教师之一。他是什邡市红白中学教师,29岁,与向倩是校友,来自孝泉师范学校。1998年普师专业毕业。
地震后,他被埋在废墟里。5月13日早晨9点多,他被救了出来,满身是伤,怀里抱着一个学生,学生没受一点伤。他叫吉庆云,是绵竹市汉旺镇小学一位30多岁的的男教师,也来自孝泉师范学校。1995年普师专业毕业。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办公室查阅资料,来不及顾及个人安危,他紧急疏散学生,奔波于汉旺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之间,抢救幸存者。他与同事们奋战了六天六夜,直到挖出最后一具尸体。他就是绵竹汉旺学校校长何仁贵,同样来自孝泉师范学校。1989年民师专业毕业。
像这样来自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的英雄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单是绵竹市在特大地震中遇难的英雄,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就超过10个。
记者对几位英雄的事迹进行采访时,所有被采访者都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偶然中聚合着必然,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决定了他们必然在一个偶然的时刻里做出他们应该的选择。“张辉兵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在孝泉师范学校就读期间,他处处帮助别人。作为体育健将的他,原本能在第一时间逃生出来,但他却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张辉兵生前班主任、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副校长廖星平这样说道。“向倩时刻以一名***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读书期间,就时时处处助人为乐。在教师岗位上,当灾难来临时,她首先顾及的肯定是她的学生。”向倩在孝泉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产党。听到她遇难的消息,她生前的入党介绍人饱含泪水作出了如此评价。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来说,“学高”和“身正”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要教育出一批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师的老师就更应做好表率。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用“做人有教养,做事有专长”的校训,在新时代里践行着一名人民教师最为神圣的誓言。
在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这个英雄母校里,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学习榜样。英雄的出身,与模范的老师的熏陶和影响是分不开的。在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63年的办学历史中,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就出现了4个,他们是古大成、郑本达、赵光晴、邹贵兴,模范教师、高级讲师更是数不胜数。
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罗晶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英雄母校’的称誉不是偶然的,她是众多学子对她的景仰,有其成长的基础,拥有熏陶学生成长与学生努力奋进相结合的氛围和土壤。5·12特大地震虽然毁坏了我们80%的校舍,但没有压垮我们的精神。展望未来,我们孝泉师范人、德阳职校人激情满怀,将用爱去耕耘我们的梦想,用爱去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争取在德阳市西部职教高地建设中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