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强钉子户:开发商补贴88亿也不拆,天价房子归宿如何?
20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腾飞状态,各个城市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会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对落后建筑进行拆迁。万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拆迁当然也不例外,在拆迁中不愿意拆迁的人被称为钉子户。
河南郑州就有那么一户人家,面对开发商给出的88亿高价不为所动被称为最强钉子户。
“钉子户”何时包含贬义
2007年初,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一栋二层小楼孤零零地立在一个深坑正中心,周围一圈都被挖出了10米深的大坑。周围是新建好的高楼大厦,与这栋破破烂烂的小楼形成鲜明对比,网友将其命名为“史上最牛钉子户”。“钉子户”一词也随着我国深入进行城市规划而让人熟知。
由于刚开始进行城市规划时经验不足,再加上各地地方风俗差异巨大导致发布出来的拆迁方案有些许漏洞,部分居民不满,自然不愿意搬迁。久而久之各类钉子户的新闻层出不穷,面对拆迁钱款的巨大诱惑,总有人会被金钱蒙蔽双眼。
通过不法途径打听计划拆迁地区,私自加盖加建增加房屋面积,在拆迁时坐地起价,为了不义之财阻挠正常拆迁工作的进行。“钉子户”一词也从原来略中性的词转变为含有贬义意味的词。而“钉子户”也成了为了钱财毫无道德底线的代名词。
郑州最强钉子户
河南郑州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进行拆迁工作时,有这么一位“钉子户”。不同的是,即使面对开发商给出的88亿天价赔偿款,房屋主人仍然拒绝签署搬迁协议,并且坚决抵制开发商对房屋进行拆迁工作,这可愁死了相关工作人员。随着拖延时间越来越久,这件事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不少记者争相对房主任先生进行采访。
采访得知该房屋历史悠久,充满了对故人的回忆,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据房主任先生讲述,该座老宅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得以保存完好至今,花费了很多心血。
到任先生一代,前后已有4代人在这座古宅内为美好生活艰苦奋斗,这种精神已深深扎根于这座老宅,承载了后代们对先辈的尊重和回忆。
再加上建造这所房屋时使用的材料并不差,在生活期间几代人也对老宅进行了修缮,老宅本身就很坚固。所以任先生不愿看着老宅被夷为平地,坚决拒绝对老宅进行拆迁。
在记者进入老宅对任先生进行采访时,门口的一块匾额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辅翼国政”这四个字被高高挂在门头,庄严肃穆。后经专家考察,这是清朝时皇帝所赐的匾额,任先生的祖辈应是清朝的贵族,身份显贵。
这个消息引来了更多的历史专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座老宅虽只是清朝建造可做工却极其精良,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应当保护起来拆不得。
而这让任先生不愿拆迁的心更强烈了,但即使现在能够拒绝,日后也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对他进行思想工作。为此,任先生打算用要求天价补偿款来换得清净。
“破旧小楼”真的不能与高楼大厦并存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天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和发展速度是过去远远不能相比的,物质生活改变趋势越来越大,文明脚步快速奔驰。
根据相关专家调查,过去的短短30几年间,我们人类积累的科技发展成果超过了几千年人类文明的总和。这代表着在从前那个车马慢,什么都慢的时代留下的智慧结晶已被现代科技远远甩在后面,传统事物也渐渐被冷落,直至消失。
难道这些看似落后的智慧真的就只能被淘汰?并不是。就拿我们引以为傲的科技进步来说,如果没有古人多年知识的沉淀,我们如何发展的这么迅速,只是继承古人的能力提高现在的能力而已。
一个人能力的发挥优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周边条件,现代人拥有的这一切是古代人远远不能比拟的。在这个极度不平等的天平两端,我们如何对古人的智慧不屑一顾呢?
在一切都讲求新颖、刺激、速度与功利的时代,对于传统与现代两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座古宅看似已被时代发展的洪流落下,但作为前人智慧的结晶,其内涵是流水线下生产出来的栋栋高楼不能比的。
其实只要深入了解,尊重这段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可以融合得很好。上海外滩建筑群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也给予了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一个新的思路。只有尊重一段历史,才可以获得好的发展,过去的落后不是我们不尊重历史的借口。
天价古宅最终归宿
其实任先生的本意并不是为了钱财,只不过是为了守住这几代人的回忆。即使后代不再在此居住,也希望留住这栋建筑。日前,这座老宅获得批准,作为郑州首座私人博物馆“郑州天祥博物馆”免费向往来游人开放。
当地政府为了能准确地进行保护邀请了相关专家对这座老宅进行更深一步的鉴定,结果出来令所有人大吃一惊。这座老宅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进行保护都来不及怎么能拆除呢。
最终老宅被相关部门认可,作为国家级保护文物被改造成一处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经过这一段长时间的不断努力,老宅终于被保住,任先生可算是把心放到肚子里了。
任先生家的这座宅子不仅是世代居住的地方,其中更蕴含了前人在落后科技的情况下超出时代的高超智慧,也是这段历史文化的传承。
当节奏缓慢的传统文化,碰到兼具五彩十色与时髦感十足的现代风尚,通常只有退居幕后的命运,进而逐渐失去长久以来所积累的荣耀。
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树起保护文物的意识,并为之努力,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略这沉淀着厚重历史的化身。保护历史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