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李斯:大秦帝国的奠基者与陪葬人
近日电视剧《大秦赋》正在热播,抽空瞅了两眼,暂且不说这部剧如何,这里只聊一聊秦国 历史 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李斯。
没有李斯,就不会有后来的秦帝国。他不仅助秦始皇统一中国,还奠定了中华帝国长达两千年的政治模式,至今仍发挥着影响。
然而,后世对李斯的评价并不高。司马迁如是说: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
意思是:李斯在老皇帝死后,不考虑如何治理好国家,只想着保住权位,与赵高同流合污,助纣为虐,自己也沦为了王朝的陪葬品。
汉朝以后的知识分子多为儒家信徒,他们对李斯的评价,总体上继承了司马迁的口径,肯定他的才华,诟病他的为人。除此之外,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那笔旧账,李斯身为谋划之人,自然也免不了大伙儿的口诛笔伐。
李斯才华盖世,前半生堪称小人物逆袭的典范,晚年的命运却急转直下。其悲剧所揭示的,是集权政治一个残酷的逻辑。
1/6 出身微贱
李斯是楚国人,年轻时是楚国上蔡县的一名小吏。身为基层公务员,李斯过着安稳日子。
据说,改变他命运的,是一群老鼠。
有一次李斯上厕所,把一群老鼠给吓跑了。看着它们四下逃窜,李斯的内心不免惆怅。
他见过米仓里的老鼠,它们吃饱喝足,又懒又肥,根本不把人放眼里。在李斯看来,这是环境不同所导致的结果。如果你是个穷人,你一辈子都会过得胆战心惊,不时为各种琐事发愁。相反,如果身处富贵之中,就能远离痛苦和烦恼。
所以,贫穷是世间最可怕的事,唯有赚足够多的钱,掌握足够大的权力,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然而,想要咸鱼翻身,留在上蔡县是不会有前途的,必须去一个能够施展长才的地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个人发展得依托大的平台。
如同今天的小镇青年想去北上广发展一样,战国末期,小镇青年们心中的“北上广”,就是秦国首都咸阳。在当时,秦国实力位居七国之首,土地最广,人口最多,也吸引着各国的文化精英。
但在此之前,李斯先得用知识武装自己。于是他投入荀子的门下,并与荀子的另一位高徒韩非结识。一晃七年过去,学成后的李斯今非昔比。
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个特点,他们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大争之世,各国求贤若渴,如同今天的企业招聘,虽说是金子就会发光。但在万千士子中,真正能得到君王赏识,并授予高位的,其实寥寥无几。
李斯的野心,是辅助君王统一天下,他甚至不甘心做个高官,他要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早就看出了天下统一的趋势,而秦国是唯一有资格完成这项大业的国家。不去秦国,就是辱没了他的才华。
但秦国高手云集,李斯一个无名小卒,如何脱颖而出?经人介绍,他投靠了相国吕不韦,成为了吕不韦门下的一位舍人。
当时吕不韦手下有三千多个“舍人”,李斯在他们中间毫无存在感。那么,李斯是如何获得吕不韦赏识的呢?史书上并无详细的记载。
后人猜测,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就是在李斯的鼓动下编纂的。当然,具体如何已难以考证。不管怎么说,借着吕不韦这层关系,李斯得以面见秦王嬴政。正是这次见面,让李斯的仕途从此高歌猛进。
2/6 与嬴政见面
出身平民的李斯,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他曾对嬴政说:“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意思是说,平庸的人只会等待机会,成大事者则懂得抓住时机并下狠心。
李斯初见嬴政时,秦王尚未亲政,还是个少年,年纪跟现在的初中生差不多,李斯比他大了近二十岁。嬴政很欣赏李斯的才华,这位少年君主何尝没有一统天下之志,然而,摆在他面前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何时才能掌权。
当时,秦国政治主要由吕不韦为首的客卿,以及嬴政的母亲赵太后把持。所谓客卿,就是来秦国做官的外国人。吕不韦是韩国人,他本人很有才干,还蓄养了众多门客,在咸阳城的势力盘根错节。
赵太后与吕不韦是老相好,这在朝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当年,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在赵国为人质时,曾得到过吕不韦的资助与保护,作为回报,吕不韦得相国之位,还被嬴政尊为仲父,凌驾于在公卿百僚之上。
为了取悦赵太后,吕不韦向太后觐献了嫪毐,后者很快得到了太后的宠信,甚至还让太后为他生了孩子。这就让朝廷难堪了,堂堂大秦太后,竟公然给先王带绿帽子,你让列祖列宗的脸往哪儿搁?
幸运的是,这个嫪毐实在是不自量力。倘若他只是搞搞女人也就罢了,他居然发动政变,这就是找死了。
事实证明,他严重低估了嬴政的实力,政变被迅速镇压,嫪毐被杀,赵太后被幽禁,吕不韦也遭到牵连,被夺去相国之位,并于不久后自杀。
嫪毐之乱的平定,为嬴政铲除了执政的两个最大障碍——吕不韦和赵太后。随着吕不韦的去世,另一桩惊天阴谋也被公之于众。
韩王曾派间谍郑国来秦国修建水渠,美其名曰发展水利,实则是为了拖垮秦国的财政。计划败露后,鉴于吕不韦和郑国的教训,嬴政下了逐客令,驱逐所有在秦国工作的外国官员,李斯作为楚国人,自然也在被驱逐的名单中。
后来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李斯写了千古名文《谏逐客书》,这篇文章已经被收进中学的语文课本。文中,李斯向嬴政总结了秦国的 历史 ,以及大秦帝国的强盛之源——广纳人才,不拘一格。
这篇文章让嬴政取消了逐客令,但我们没必要高估它的政治价值。秦国对外国人才的吸纳,有着百余年的传统。嬴政下逐客令,固然是出于安全需要,但更有可能是出于一时的愤怒,并非长远之策。
更重要的是,以李斯为代表的客卿集团,在秦国早已树大根深,并掌握了大量机密。此时若贸然将他们赶走,等于给敌人送大礼,即便想杀,也杀不过来。何况如此一来,优秀人才以后就再也不敢来秦国了。以嬴政之英明,应该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3/6 善于把握“用户视角”
取消逐客令后,李斯被任命为廷尉,也就是秦国的司法部长。要知道,大秦可是以法立国,这个职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同时,这也有利于李斯开展制度改革。往后,在李斯的辅佐下,嬴政成就了统一大业。
说到这,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李斯的成长轨迹。
前面说过,李斯极度渴望出人头地。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战国人才市场,光有野心是不够的。李斯能取得成功,除了过人的才智,更在于他善于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巧妙地与自身利益相结合。用今天的话讲,李斯有意识地采用了“用户视角”。
相传,当年李斯在吕不韦门下时,曾向吕不韦提出过一个大胆的建议:把所有门客统统驱逐。
这个建议看似疯狂,实则有很深的政治考量。李斯早就看出,吕不韦养了那么多门客,等于向朝廷彰显自己的实力,容易授人以柄。
为打消人们的顾虑,李斯建议吕不韦写书,也就是后来的《吕氏春秋》,一方面可让门客有事做,另一方面则通过著书立说,为自己博取一个好名声。
李斯明白,吕不韦身为商人,必须向对方晓以利害,权衡利弊,给他一个有助于名利双收的建议,方能取得对方的信任。若一上来就大谈治国理政,堂堂相国,哪会把你放眼里?
当然,以上仅仅是学者的猜测,并无确凿证据。毕竟,《吕氏春秋》体现的是杂家思想,而李斯是法家的忠实践行者。很难看出此书在内容上与李斯有何关联。然而,李斯在嬴政面前的言行,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
面见少年嬴政时,李斯很懂得年轻人的心思,你有理想,我给你打鸡血;你有愿景,我给你画蓝图;你需要鼓励,我给你拍马屁:“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扫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就这么三下五除二,小秦王的心被俘获了。
当秦王下了逐客令时,李斯换了个角度,他不说客卿被驱逐后对秦国产生的影响,而是先给嬴政讲了一大堆故事,秦国何以强大?你看看秦国 历史 上那些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多半来自外国啊。国家正值用人之际,现在你把客卿们统统赶跑,后果如何,不用我多说了吧。
做广告的人都知道,打动人心的广告,无非两种。一种是制造焦虑,向你揭示一个烦恼或隐患,引发消费者的恐慌,然后花钱买单解决问题。一种是创造愿景,想要更美的相貌吗?想要更酷的体验吗?想要更好的人生吗?掏钱吧,我们保你美梦成真!
对于吕不韦和嬴政,李斯巧妙运用了这两种方法,他从不说:“我要如何如何····”,而是说:“你想要XXX吗?就得如何如何·····”,正是通过“用户视角”,李斯得以一步步接近大人物,从无名小吏,成长为天下最强帝国的头号权臣。
4/6 天作之合
历经变故,李斯总算在秦国站稳了脚跟。之后的几十年里,他成了嬴政创业的最佳拍档。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天下一统。这一年,嬴政三十九岁,而李斯已接近六十。君臣用十二年时间统一了中国,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的王朝。
对李斯而言,这是一座更大的舞台,只有在这片统一的疆域上,他才能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实现。
他首先做的,是废除分封制,改为郡县制。通俗的讲,前者是加盟店,只需定时向中央交租,战时提供兵源,平时自负盈亏。后者是直营店,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管理,财政、军事、人事任免都归于中央,还要对官员定期进行绩效考核。
李斯很清楚,分封制虽然能讨好王侯与功臣,却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周朝的命运就是前车之鉴。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就在国内实行了郡县制,李斯把它推广到全国,并为之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这是李斯对中国政治最大的贡献,而剩下的那些,比如统一文字与度量衡,焚毁各家经典,以及由中央垄断货币的铸造权等等,都对 历史 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在中学时都读过,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通常,我们把秦朝建立后对全国采取的统一措施,归在秦始皇的名下。这固然没错,然而,李斯才是帝国的实际操盘手。不仅如此,他还是秦朝制度的总设计师,是中国两千年集权政治的奠基者。正是嬴政的野心,为他搭建了这个平台,让自己名垂史册。
晚年的嬴政越来越乖戾,脾气也变得暴虐起来。他把更多的精力用来追求长生不老。尽管成了天下人的皇帝,但他活得并不快乐,疆域前所未有的扩张,到处有虎视眈眈的眼睛盯着自己,想置他于死地。所以,这位始皇帝疑心病很重,动辄滥杀无辜,其名声也是从这时候被搞臭的。
有意思的是,他与李斯却相处地安然无恙。直到嬴政去世,李斯仍是他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这一方面与李斯的小心谨慎有关,他吸取了吕不韦的教训,恪尽职守,不让自己的势力过度膨胀。另一方面,他与嬴政也堪称天作之合,嬴政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他也堪称嬴政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嬴政的性格坚毅而冷酷,杀伐决断不在话下。李斯心思缜密,有大局意识,也不乏心机与谋略。大争之世,尤其在国家狂飙突进之时,始皇的胆略与李斯的缜密相得益彰。
而随着秦始皇的逝世,属于嬴政和李斯的时代也宣告结束。
5/5 悲惨下场
公元前210年,嬴政在巡游途中驾崩。临终前,他决定传位于长子扶苏。但扶苏此时在边关,决定帝国命运的轮盘,转到了李斯和赵高的手中。
扶苏以贤德著称,但无论李斯还是赵高,他们都不希望扶苏继位。因为扶苏的背后,是支持他的军队,俗话说,枪杆子里出政权,两人明白,若扶苏登基,他们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赵高已经下定决心,不能让扶苏活着,因为他得罪过蒙恬,而蒙恬是扶苏最信任的将领。
而李斯却在犹豫,他与扶苏无冤无仇,若此刻与赵高结盟,风险肯定是有的。更何况,赵高要违背秦始皇的意愿,立小儿子胡亥为皇帝,这是对先帝的背叛,李斯良心上有些过意不去。
但最终,对权力的贪恋蒙蔽了李斯的双眼。赵高让他相信,一旦扶苏上台,他这个丞相的位置就得拱手让人。经过一番深思之后,李斯选择与赵高站在一起,逼死了扶苏与蒙恬,也为大秦帝国开启了死亡倒计时。
胡亥胸无大志,完全受控于赵高。李斯痛苦地发现,自己很快就被边缘化了。更可怕的是,赵高还不断在皇帝耳边吹风,意思是李斯年纪大了,该让老人家退休了。
这就加剧了李斯与赵高之间的矛盾,李斯原本就看不起赵高,如今看到皇帝被这个太监玩弄于鼓掌,李斯更是恨得牙痒痒。他屡次进谏,却把胡亥搞得越来越不耐烦。君臣间的沟壑,从一开始就无法填补。
胡亥上台后没多久,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了,暴动很快蔓延全国,赵高解决不力,却把屎盆子扣在李斯头上。他对皇帝说,李斯的儿子李由,在三川郡做郡守,叛军路过三川郡的时候,李由没有开门迎敌,明显是心怀鬼胎,望皇上火速查办。
赵高想置李斯于死地,因为李斯是他假传圣旨的***谋者。李斯死了,天下除了赵高和胡亥,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一阴谋。
另外,李斯对他的权力也构成了实质威胁。李斯的背后是功臣集团,他们都痛恨赵高弄权,这些人犹如一枚定时炸弹,随时随地可能爆炸。
遗憾的是,李斯居然没意识到这一点。在官场上搏杀了那么久,他终究看错了人。胡亥绝非明主,至于赵高,则远比他想象的要恐怖。
最后,李斯被捕入狱,理由是参与谋反。在受尽折磨之后,李斯屈打成招,直到最后,他仍寄希望胡亥能回心转意,但这一天他再也等不到了。
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腰斩于咸阳,临终前,他对儿子说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肺腑之言:“我想和你再去上蔡东门打猎逐兔,还有这个可能吗?”
6/6 总结
若非死到临头,李斯绝不会对儿子说出那样的话。这似乎不符合他的人生哲学,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李斯一路狂奔,不曾疲倦。即便昏君在位,他也毫不松懈,尽职尽责。他的一生,都在为自己,为大秦帝国而奔忙。
李斯有经天纬地之才,论治国理政,从战国末期到秦汉之交,恐怕没有人的成就能超越他。此外,李斯也很有政治手段,无论对他的上级,还是竞争对手,李斯都极懂得洞察人心,通过赢取信任为自己铺路。
李斯是个狠角色,对威胁自己权力的人,他毫不留情。当年,他的师兄韩非入秦,韩非能言善辩,嬴政即刻被他的才华所倾倒。这对李斯可不是啥好事,何况韩非与他政见不合。于是,李斯痛下杀手,逼韩非在狱中自尽了。
李斯能一步步爬到丞相的位置,是才智与权谋相辅相成的结果。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竟然晚节不保,原因何在?
表面看,是李斯贪恋权力,为保住丞相之位,与赵高勾结,最终玩火自焚,赔上了身家性命。
往深层次看,李斯的悲剧,却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李斯本质上是个君子,他的理想是治国安邦。他成长的年代,尽管兵连祸结,但多少残存了周朝的遗风。
春秋战国,统治阶层多为贵族,无论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虽有尔虞我诈,但仍旧崇尚独立人格,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在那个年代里,以贵族为代表的士大夫,即便相互竞争,彼此之间还是得讲究礼仪,把你当做值得尊敬的对手。
大家都是君子,那就以君子的方式办事,遵循君子的 游戏 规则。从吕不韦到韩非,甚至早期的秦王嬴政,他们不是君子,就是准君子。李斯面对这样的上司和对手,不必用下三滥的手段,践踏做人的底线。
但胡亥与赵高这一代就不同了,他们是秦帝国建立时成长起来的。前者生于深宫之中,不曾受过战争的洗礼。后者则早早地混迹于权力中心,习得了一套察言观色之术。
在赵高眼里,成功是阴谋诡诈的代名词,根本不需要讲什么君子礼仪。为达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用尽一切办法搞垮对手。像“指鹿为马”这种事,只有赵高做得出来。李斯之所以斗不过赵高,原因很简单,李斯不是无赖,而赵高却是。
后来的中国 历史 ,类似赵高这样的角色层出不穷。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贵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自秦以后,中国开启了漫长的集权统治时代,打那时候起,贵族逐渐凋零。
春秋战国的政治,乃君主与士大夫***治。但自秦始皇以后, 社会 精英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践上,都只是皇帝的奴才。贵族在身份上被降格,手段上也趋近小人,中国政治生态里的“酱缸”文化,慢慢成形并发酵。
在一个权力不受约束的体系中,君子不可能如鱼得水。当权力不需要底线时,那些放弃底线以讨好权力的人,反而会活得更好。李斯的悲剧,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