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大猩猩》:你以为的可能真的不是事实
《看不见的大猩猩》这本书源于一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实验,以下是这个心理学实验的视频网址
/v_show/id_XMjg4ODU5NjA0NA==.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title
你注意到了吗?
这是一本既严谨又好玩的心理学书。说它严谨,本书的两位作者克里斯托弗·查布利斯、丹尼尔·西蒙斯都是心理学专业的博士,也是美国知名大学的心理学系老师,所以非常注重通过实验的方式对现象进行解释;说它好玩,不光是因为他们二人因为"看不见的大猩猩"这个实验获得2004年"搞笑诺贝尔奖",还因为这本书中有很多其他好玩的实验或者是一些有趣的现象,阅读起来比较有趣味性。
这是一本知识书。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的那些现象,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让我们学会从另一个视角看待我们熟知的世界。
· 注意错觉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大街上迎面而来看到你的同事,正想和Ta打招呼,对方直直地从你身边走过,你还不爽了很久......
其实,这就是注意错觉。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事物时,很容易忽略不需要看到的东西,虽然有时候那些不需要看到的东西如此明显,就像在视频里的大猩猩一样。这背后的原因是:大脑接收信息与加工处理信息的区域不一样,所以看到不等于看见。再加上大脑在短时间内能处理的信息有限,所以如果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容易出现无意视盲。这就是为什么开车时不能接听电话的重要原因。
与注意错觉类似的,是无意失聪。约夏·贝尔,是全世界最知名的音乐家之一,2007年他在华盛顿某地铁用高昂价值的小提琴演奏了45分钟,结果行色匆匆的路人们,竟无人听出这是伟大的音乐作品也没人认出这位音乐大师来。
· 记忆错觉
有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明明记得某些东西,但就是想不起来。记忆错觉告诉我们,记忆与回忆完全不同。人们的记忆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普通人的即时记忆数约为7个,记忆质量也会受到个体情绪的影响。但是,大脑进行回忆时,信息会重新加工组合,所以容易出现记忆错觉。
与记忆错觉类似的会出现记忆源错误,比如经过若干次重复后容易把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记忆,这就是记忆源错误。从心理学角度看,确实存在这种问题:听的旋律多了,当自己再作曲时,会灵光一现出现某些灵感,结果这些灵感是别人的,而自己并不知道。
还有一种现象是变化视盲,就是很难成功觉察事物在短时期内的变化。关于这个现象,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影视作品中的穿帮镜头,其实在电影或电视拍摄过程中有一位工作人员叫脚本管理员,专门负责检查穿帮镜头的,但是变化视盲还是无法完全避免,就连好莱坞经典电影《教父》中就有40多处穿帮镜头呢。
· 自信错觉
你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怎么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很多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准确的评价。支持这一现象的是达尔文理论,低能力的人容易表现的比高能力的人高估自己的实力。更为严重的是,因为自信错觉的存在,我们更容易相信那些自信的人,而非真正能力强的人。
若干年前,我的英语口语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被诊断为得了绝症,你接下来的第一件事情是做什么?我清晰的记得全班同学都在说治疗或放弃治疗之类的,只有老师说换一家医院做二次检查。今天在写这篇文章时,突然想到了这件事情,也是提醒自己:自信不等于能力强,我们要时刻想一想,你相信对方的专业还是他自信的答案呢?
·知识错觉
你现在能拿出一张纸画出一辆自行车吗?
我想很多人能画出两个车轮、车座还有把手,但比较少能画出自行车链吧?这就是知识错觉现象,我们觉得自己掌握了某个知识,其实不尽然。
知识错觉的现象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比如销售人员需要大量知识与客户交流,往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知皮毛,不能深入交谈。就连一个众所知周的社会现象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我们会用自己的经验来揣测事件本身,结果只能是被打脸。
·因果错觉
在心理学中有一条基本认识:证实事务之间的相关关系容易,但要证实事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很多时候,分不清巧合还是因果,甚至本能的愿意将事物的发生套用到自己的认知模式里,然后为其赋予一套解释,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各大公众号的标题党。我们在看到各种变形的因果论断后,急切的点开标题,失望而归。
· 潜能错觉
在这本书中说的潜能错觉,主要披露的是:过去我们所听到的那些说,我们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使用了百分之几,还有非常大的开发空间可能是有问题的。包括直觉这类东西在科学实验中并没有数据支持。
这就意味着现在市场上火爆的那些关于强大的潜意识课程,可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强有力的证据。
看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从心理学视角看我们这个世界,竟然有如此大的不同。所以,每个人都该学点心理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