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礼仪和服饰信息。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满族祖先生活在白山和黑水之间。为了适应长期寒冷的气候,他们选择了保暖性好的长袍作为日常服装。明代中期,满族吸收了中原汉族的大衣式服饰,并改良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旗服”,又称“旗袍”。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推行,旗装风靡全国,但很快与汉族传统服饰融为一体。到了民国时期,又加入了西方现代时尚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旗袍。20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传统服饰已经非常罕见。满族祖先是游猎者。在理发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为了适应长期的游猎生活,满族男性选择编发作为发型。它的做法是先把额头的毛剃掉,避免挡住视线,方便射箭或打斗。后面的头发是编的,而不是编的,以适应骑行颠簸。这种发型曾经是清朝统治者用政治手段在全国强制推行的。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袍,腰间系腰带,或穿袍加双排扣上衣,夏天戴凉帽,冬天戴邋遢皮帽。衣服以蓝色、蓝色、棕色的棉、丝、绸、缎等材料制成,裤腿有蓝色的腿带,脚上穿棉靴或皮靴,冬天穿皮乌拉。顶部编辫子,剃掉周围的头发。

满族服饰

20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传统服饰已经非常罕见。但是,从电影、电视剧、博物馆里,我们常常可以领略到老国旗服饰的优雅。其中,宽长、扇状、冠状的女子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达拉赤”,是世界各地满族妇女所特有的,因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引人注目。

以前满族女性年轻时要像男孩子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也和男孩子差不多。他们剃光了头顶周围的头发,只留下一部分头发编成两条少女辫子,一直垂在太阳穴上,直到16岁成年。婚后开始戴大盆头,架子头,两个一等包子,其中两个头比较典型。两头是把头顶的头发扎起来,分成两绺,每绺做一个发髻,然后后面剩下的头发做一个“燕尾”长扁发髻。通常在发髻中横插一根长20-30厘米,宽23厘米的发夹。当庆祝吉日或接待贵宾时,你应该戴一顶多拉帽。

岐头

“旗头”在满语中称为“达拉赤”,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戴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框,以绿缎、绿绒或绿纱为面,包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的扇形头饰。穿的时候可以固定在发髻上。常绣有图案,镶嵌珠宝或用各种花卉装饰,用长流苏装饰。这种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普通妇女在婚礼、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才使用。戴上这个又宽又长的饰品,限制了脖子的扭曲,让它们变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档的旗鞋,她们走路的步伐很精致,显得特别稳重优雅。

马蹄铁鞋

除了“旗袍”和“达拉赤”,满族女性的“旗鞋”也很有特色。在旧社会,满族妇女和汉族妇女不一样。他们崇尚大脚,爬山骑马,拒绝缠足的陋习,以大脚为美。于是,在鞋袜的装饰上获得了充分的创作空间,“旗鞋”应运而生。这种精心绣制的旗鞋,以木头为底,鞋根从中间升起。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高帮鞋”。“高帮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叫“花盆底”鞋;另一种叫做“马蹄底”鞋。其木跟一般在5-10 cm左右,有的可达14-16 cm,最高可达25 cm左右。

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嵌在脚底中间。由于鞋跟的形状不同,通常区分为两种样式:一种是上开下收,鞋跟呈椭圆形,倒梯形,远看像花盆;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形状和着地痕迹都像倒置的马蹄形印痕。“花盆底”、“马蹄底”由此得名,也统称为“高帮鞋”。除了鞋面上绣有蝉蝶之类的花纹或装饰件外,木材不能随地面的部位,往往还会用刺绣、金银或佛珠装饰。有些鞋尖还装饰有绒球或丝线制成的耳朵,耳朵可以最长时间到达地面。这种鞋的高跟木质鞋底极其坚固,往往鞋面断裂,而鞋底还完好无损,可以重复使用。高跟旗鞋多为16岁以上的满族青年和中年妇女在礼仪场合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扁木制成,称为“平底鞋”,前端略切,方便行走。官僚贵族中,青年、中年或老年女性都可以穿高跟鞋。在现代社会,除了戏剧演出,平时不穿这种鞋。

满族人自古就有“砍柴做鞋”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帮鞋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了防止虫咬,他们在鞋底绑上木块,后来制作出日益精良的鞋子,并发展成高帮鞋。还有一个传说,满清的祖先为了渡过一个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市,学了白鹤的样子,在鞋子上绑了高高的树枝,最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复仇和发展的目的。为了不忘记那些悲惨的日子,也为了纪念高跷木鞋的贡献,女人们穿上这种鞋,代代相传,变得越来越精致漂亮,后来就成了这样。

清朝

历史上,满族男性喜欢穿蓝色和长时装,这与过去满族女性的穿着有很大不同。

满族服饰在清代曾经风靡全国,现在和汉族一样。满族女子不缠足,鞋上绣有美丽的花朵,鞋底中央垫有高度为10 cm的木跟。满族女人走路可以昂首挺胸,腰肢摇曳。满族女性的发型变化很大。当她们还是女孩的时候,她们只是简单地把头发拉到脑后。结婚不久,就要把头发编成辫子,扎成单发髻。婚后的发型有很多种,双髻,单髻。双发髻发型将头发从头顶梳成两部分。前发髻梳成平顶以便戴皇冠,颈部后发髻梳成燕尾形,在胫后散开,使颈部始终保持挺直。所以满族女性走路的时候更加高贵端庄。

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的服装。裁剪简单,圆领,前后宽,袖子窄,四片裁剪,缝长,上下马方便。窄袖便于射箭。因袖口附有马蹄形袖,故又称马蹄袖。满族逐渐摆脱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为装饰品,放下马蹄袖仍是满族向年长者和德高望重者致敬的礼仪。女式旗袍比男式旗袍更具装饰性。衣领、前襟和袖口饰有刺绣。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的款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件套裁剪系统也改成了两件套裁剪系统。旗袍能很好的展现女性的身材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穿旗袍外套时穿的背心。绣有精美的图案。穿着旗袍在宫廷里跳舞的满族妇女。穿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箭袖长袍和背心,以及满族男子的帽子。

满族男女非常注重头饰,尤其是女子头饰。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会有小圆面包。发髻样式为架头、叉头、两把,饰以金银钗及各种花卉。满族妇女每天都戴平顶帽,用丝绒或皮革制成,绣有云纹,帽檐后面有大飘带;年轻女性喜欢扇形皇冠,它是黑色的,由蓝色天鹅绒、素色缎子或纱线制成。他们也被称为“旗头”。满族男子平日戴小礼帽、毡帽:小礼帽,又称便帽,俗称“瓜皮帽”。它们是由六瓣黑色缎子制成的,帽子的顶部用一个结或珠子装饰。六瓣缝合在一起,象征六合一,有吉祥之意。[编辑此段]在满族人的房子里,以前一般的院子里都有一面影壁,有一根供神灵用的“索伦杆”。满族传统房屋一般为西、中、东三室,大门朝南,西室在西边叫上房,中室叫正房,东室在东边叫下房。西上院南、西、北三面均设有炕。

满族人的房子也很独特。过去,他们都住在一个有草顶土墙的“袖珍房子”里。"这座房子有十多英尺高,是唯一的东南门."东端的一个房间朝南,是外屋;西端的两三间是卧室,叫后房。这种“独特的东南叶”结构,如口袋形状,便于保暖。满族人也喜欢睡在炕上。每家每户都是南北大炕,房子西面沿山墙有一条窄炕,连接南北炕,俗称“万子炕”。

他们敬西康,南康大,北康小。南康居长辈,北康居晚辈;西康是祠堂,墙上有祖宗牌位,炕上有香案。一般不会住人,年轻人和女人最忌讳。只有老人和亲戚才能坐。满族民居的北、南、西三面都有“大窗户”,分上下两层。窗沿呈万字或工字形,窗外贴纸,开关向外,“怕夜里老虎来,容易破门而入”。房间里没有落地桌,只有一张炕桌,用来吃饭写字。此外,房梁上还常挂着婴儿车,用桦树皮(木卫)做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出生的婴儿就睡在里面,母亲一边散步一边哼着摇篮曲。所以有一首民谣说“东北三怪:窗纸糊在外面,大姑娘拿着烟袋,生了孩子就挂。”【编辑本段】满族的很多传统节日和汉族的一样。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传统体育活动,如珍珠球,跳马,骆驼跳跃和滑冰,一般在节日期间举行。

黄金节:是满族“国庆”的日子。1635农历+10年3月3日,皇太极颁布上谕,正式将民族名称“女真”改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 10,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研讨会上,一年一度的12.3被正式定为“黄金节”。全国各地的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举行纪念活动,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中使用的名称不同,如“命名日”、“诞生日”或“纪念日”。

上元节: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满族和汉族一样,也有挂灯笼、吃元宵的习俗。

远离一切疾病:满族女性的节日。通常在第一个月的第十六天。那一夜,三五成群的女子远行,或走沙卷冰,或寻欢作乐,被称为“百病同行”。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户户讲究煮粘粘的高粱米,放在仓库里,用稻草棒编织成小马,插在饭盆里,寓意马驮粮食回家,丰衣足食。第一天加新米,连续加了三次。也有人用高粱秆做两个锄头,插在他们的饭里。这个节日一直保留在中国东北的农村地区。

2月2日: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早晨,满族人将厨房骨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招龙”。然后在院子里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会吃“龙须面”和“龙麟饼”。这一天女人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天,易作虫灾。居住在辽宁岫岩、凤城等地的满族人,习惯在六月初六去虫王庙祭拜,杀猪祭祀,希望能避祸,确保田地丰收。现在没有虫王祭扫的活动,但是家家户户都要在这一天晒衣服,防止虫子吃。

中秋节:满族人以7月15日为中秋节,也被视为给死者翻身的“鬼节”。届时,全国各地的寺庙都会设置道场,燃灯念经,举行各种超度仪式。庭院西侧东面有木屏风,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莲藕等。挂在屏幕上给月兔看。屏幕前有一张方桌,上面放着一个大月饼。祭祀时,女先拜,男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在每年中秋节后,或农历九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采集草药以求丰收的祈福活动。以前东北的满族村落,每年都要面向长白山祈福祈福,感谢山神对采药人的丰厚馈赠,这一时期采集的人参也要供奉在自己的神龛里。

腊八节:满族人在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煮“腊八肉”。除了全家人的食物,还要分给亲戚朋友。

小年:满族人有和汉族人一样的小年习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那时,家家户户都会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神”

满族:挂国旗过年

满语分为八旗:红、镶红、黄、镶黄、蓝、镶蓝、白、镶白。春节期间,每个旗手都把自己的国旗挂在门上。这些旗帜图案精美,颜色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始。【编辑本段】满族文化在文化方面,满族对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清代圣祖叶璇编纂的《音韵释义》、《数理精要》、《历象考》、《故宫全景图》等书籍,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早期的满文著作中,有大量学习满文所必需的书籍,如《满清启蒙》、《满清经典》、《满清指南》等。《文清鉴》经过多次修订,编成五部不同民族语言的满文字典——《御五式文清鉴》,是满、汉、蒙、藏、维吾尔等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资料。书籍的翻译也很常见。大多数主要的中国典籍都有满文译本。除了官方书籍,《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民间故事都有满文翻译。其中扎克丹翻译的《聊斋志异》最好,文笔水平很高。与此同时,涌现出一批满族作家。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早期创作的《边帽集》、《饮水集》,清新婉约,传神自然,堪与当时词坛著名汉人朱彝尊、媲美,并称“三大词人”。乾隆中期,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成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老舍先生,满族,不仅是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也是杰出的曲艺艺术家。他的作品很多,很有名。不愧为当代“人民艺术家”。

满族崇尚理学,满族儒生将《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等书籍翻译成满语传授旗手,书法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皇帝、王子到普通满族文人,大量的人对绘画产生了感情,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城镇,乡村,乡村,乡村,乡村,乡村,乡村,乡村,乡村,乡村,乡村,乡村,乡村。《我在赤北的谈话》评价他的小景,“笔墨轻,可除经书,文人虽无蹄。”沈骏县的王运喜,他“作山水花,能集石谷与南天为一手,居本朝之首”。此外,道士华钥、唐岱、布延图、林清之妻都是当时著名的画家。铁保、李咏是满族著名的书法家,与翁方纲、柳永齐名,并称为四大家。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书法,至今为书法家所称道。当代书法家启功也是满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溥杰的书法风格独特。

满族文化非常发达。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内核和一般展现。既有口口相传,也有经文记载。根据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①起源神话。包括人类的起源,万物的起源,文化事物的起源等等。(2)宇宙关系的神话。在萨满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嘈杂的多层立体世界,即所谓“云攀天,九九层,每层住几个神”。每层都有人和动物,有植物,有妖魔,有善神,各层互相交流。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和自然神话,有图腾崇拜的痕迹。

满文旧档:清朝皇太极时期用满文写成的中国官方史书(档案)。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共180卷。主要描述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宫廷生活、风俗习惯、天文地理等。满文旧档史料翔实,记载广泛,内容丰富,对《清实录》等书的修订和补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清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以及满族语言文字的演变史提供了系统详实的资料。

八旗通志:鄂尔泰等人写的。雍正五年(1727),鄂尔泰等人奉命编纂《八旗通志》第一集,共250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铁保等人被赦免继续求学。完成于嘉庆四年(1799),历时12年。全书分八记、八表、八列,记述了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清世宗时期八旗、社会军事组织、人物传记等的沿革。这对研究八旗制度很有价值。

《御五式文清简》:清代官员用满、藏、蒙、汉、维五种语言编纂的字典。写于乾隆末年。内容丰富,是中国少数民族辞书中的杰作。

尼山萨满:史诗尼山萨满也叫印江萨满人。满族著名史诗。流传于黑龙江流域。讲述了一个女萨满历经千辛万苦,从冥界救出少年灵魂的故事。流传的手稿有很多种。

满族剪纸:十二生肖满族剪纸艺术剪纸:满族喜欢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出各种鸟兽花卉,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还有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纸条,或者挂钱。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用五色纸剪出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的纸块。中间部分雕有云纹字画,如“丰”、“寿”、“福”等字样,下部切割成犬牙尖刺,挂在门窗、室内横梁等处的条幅上。它们色彩斑斓,喜气洋洋。最早的挂钞是祖居地的装饰品,一般都是单数。传闻自己宗族的祖先来自长白山的几条沟。黑龙江宁安、海伦等地的剪纸艺术在全国艺术界享有盛誉。

满族刺绣:满族民间工艺。或者叫“钉子户”,主要流行于东北农村。由自制面料和棉线裁剪缝制而成,以黑白为主调,偶尔有其他颜色。装饰图案主要是吉祥图案,如刘凯、玉、葫芦盘长、福寿长春、八宝等。,经常绣在枕头套、钱包、窗帘和靠垫上。【编辑此段】跳舞满族人能歌善舞。其前身朱棕人的舞蹈具有战斗风格。女真的习俗,“在女与事之年,在路上唱。”他的歌也是自我叙事,女人的作品,还有色彩,为了延伸情侣的意义。"(《大金国志》卷三十九)明朝女真人心血来潮跳舞,琵琶伴奏,众人拍手歌唱,尤其是节日酒席上,主客轮番起舞,节奏和谐,一人领唱,众人大呼:"空齐"和谐。进入辽、沈后,更多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形式。长期居住在中国东北的满族人经常举行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曾在北京盛行并流传到东北的“子弟书”,是由八旗子弟创立的,是满族人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晚清以来,涌现出许多满族曲艺艺人。著名艺术家有、双后平、金万昌、谢锐志、品正三、常竹田、程书堂、容、常、连阔如、侯、关学曾等。这些曲艺表演者的表演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

龙兴舞和十八式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舞蹈。舞蹈的特点大多是由狩猎和战斗动作演变而来。如龙兴舞,要选一些身强力壮的人,穿豹皮唱满族歌,配以箫和鼓。舞者一半装扮成老虎、豹子等猛兽,一半骑着假马追逐射击,被称为“隆庆舞”。喜庆宴席上,主客轮流跳舞,一只袖子挽在额头上,另一只袖子挽在背后,前后盘旋,一人唱,众人齐喊“空齐”。10折和18折,姿势复杂多样,有钓鱼姿势、穿针织网姿势、欢庆姿势、独自驰骋姿势、狩猎姿势;双飞奔出门的姿势;大小龙戏水的姿势,怪蟒出洞的姿势,龙爬行的姿势。十八式,也就是十八个舞步。

满族秧歌秧歌:又称“鞑靼秧歌”。超过昨晚的表现。有几十个或者几十个舞者。表演者每人手持一把尺子和两根长圆木,边打边舞。经常有三四个人扮成女人,三四个人扮成士兵和伞灯笼,卖膏药的就是领导。伴着锣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是化妆的歌舞表演。有徒步和高跷之分。如果两支秧歌队在路上相遇,会互相敬礼。

大胆的舞蹈:清代中国宫宴会上表演的满族舞蹈。愚蠢分为男性愚蠢和女性愚蠢。在肆无忌惮地跳舞的时候,一定要有唱和。一人领唱,大家配合“空气感”的声音,加强节奏。所以有人称之为莽撞空气舞。舞蹈粗犷有力,动作幅度大,多为骑士步,与满族先民的武艺有关。

满族民间舞蹈。由几个腰间挂着铜铃的男人表演。演奏时打响板,扭腰铃,使响板和铃相协调。源于满族早期的骑射生活。

青龙舞:青龙舞是丰收年和庆典仪式中的一种情景舞蹈。是清代宫廷舞蹈中最具满族特色的舞蹈,留下了深深的民间舞蹈痕迹。青龙舞喜舞劲舞,源于野舞。它以乾隆命名。用于元旦、万寿节、除夕、皇帝大婚等宫廷举行的盛大宴会,常由王公大臣与舞蹈演员一起表演。舞蹈的规模相当大,包括多达100人的乐器伴奏。

大五奎舞:又称“五奎舞”,是满族民间的一种庆祝舞蹈。它起源于早期满族的狩猎生活,多于丰收狩猎归来时的表现。舞蹈由五个人戴着虎、豹、熊、鹿、狍子的面具组成,活泼有趣。

单鼓腰铃:单鼓腰铃是艺人的口头称呼,又称“打单鼓”或“打腰铃”。它是一种祭祀舞蹈,腰上缠着许多小铃铛,随着“单鼓”(或“抢鼓”)起舞。满族信奉萨满教,崇拜“鹰神”、“蟒神”、“鸦神”。逢年过节,先在祭祖日请“佛头母”即位,然后茶马开始跳舞。他们头戴礼帽,腰系铃铛,手捧大鼓,边唱神歌边跳舞。他们先在房子里跳,然后在院子外面跳。祭祖的内容是悼念祖先的功德,祝福世界和平,祝愿风调雨顺,祈求疾病和灾难的消除。【编辑此段】满族乐器八角鼓:八角鼓用蟒皮包裹,七面各有铜环,另一面下系一根长钉,可作为演唱的伴奏乐器演奏、摩擦、摇动。

满剧:满剧。又称“八角鼓戏”。由满族民间艺术八角鼓发展而来。满族先民闲暇时围着篝火,边说边唱边跳,敲击自制的八角鼓娱乐情绪,逐渐形成了说唱跳结合的艺术形式。清兵入关后,八角鼓配合扬琴、琵琶、四弦琴和锣鼓,吸收了全国各地的各种宫调、杂剧和民歌小调,形成了品牌剧种。多唱历史和民间故事。

尔弦:满族弹拨乐器。木制的,琴的头饰有一个龙头,左边一个弦轴,右边一个弦轴,音箱呈长方形,底部有孔,音箱上盖着双手,框着龙的图案。清廷是用来打宴席的。

三弦:满族弹拨乐器。檀香,方槽,头上刻大顶花,尾端刻花纹,茎前有指板,尾端护弦露出兽皮。他左手拿着钢琴,右手拇指和食指穿骨钉拨弦。他有打、挑、分、扫、砸、搓等技能。在清廷用于演宴,用于伴鼓、书、弹弦等。【编辑本段】满族民歌满族民歌内容丰富。与汉族民歌相比,渔猎牧歌、八旗士兵出征、思念亲人的歌曲较多。它的歌词通俗活泼,旋律简洁凝练。农村满族民歌的这一特点更为明显。满族人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唱歌。活泼而富有感情的歌唱几乎涉及了满族人的全部生活习俗,唱出了他们的愿望和心声。从出生开始听《摇车》,有些年纪大的学会唱《小板凳》《河边》,童年的《放牧联欢晚会》,青年的牧歌,青年的情歌,婚礼的歌,打仗的战歌,打猎的猎歌,丰收节,祝寿,凯旋庆典,悲欢离合都有歌,音乐风格各不相同。

满族民歌有摇篮曲、儿歌、情歌、劳动歌、民歌、小调、快乐歌、战歌、叙事歌等。,形式多样,几乎涵盖了他们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音乐也有自己的特点。

摇篮曲,又叫“闲适调”。在满族人中最受欢迎,几乎每一个满族孩子都是在这种优雅稳定的曲调中长大的。现在流传的“摇篮曲”是满汉两种语言,或者最多是满汉两种语言。

劳动歌,满族先民渔猎时,常以牛角或海螺为角,敲锣打鼓,声势浩大。打猎之后,我们在野外载歌载舞,有节奏的劳动歌曲发展成了流畅的劳动歌曲,容纳了广阔的生活场景。

民歌,满族人用激昂的民歌表达对家乡和劳动的热爱,有的是劳动歌曲。其中赞美富庶壮阔的河山的民歌叫“跨山调”,满族民歌巴音波罗唱丰收,就属于这种民歌。另一种叫“爬山调”,放牧时经常唱。这种民歌往往是回应对方的话而唱的,俗称“拉锯”、“搬运”。歌词都是即兴创作的,大部分都是现场一触即唱。节奏自由有力,曲调高亢开放,情感奔放酣畅。《靠山调》、《爬山调》等曲调被八角鼓、丹仙广泛吸收。

满族民歌也很有特色。比如婚宴途中的“官吹”,婚礼仪式中唱的喜歌《拉从起》,葬礼仪式中的哀悼和大量祭祀歌曲,都非常感人。满族民歌大部分是五声音阶,结构简练,旋律流畅,感情真挚。

有反映东北广大农村满族劳动、祭祀、游戏、探险和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的民歌和儿歌。其中有渔歌《奔跑的南海》、民谣《开山》、牧歌《滑鞭》、《挖人参》、《蚕姨》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巴音波罗、轮式冰、快乐歌等。爱情体现在《伊尔哈姆克》、《红羊毛》、《烟袋》、《十二月》等。游戏歌曲有《抓嘎啦哈》《拍手歌》;远征的内容有《远征之歌》、《八角鼓敲》;反映女性生活的丹沙拉米、酸枣;儿歌有《金刀干草堆》《风来了》。【编辑此段】礼仪满族入辽沈之前,善骑射。7岁左右的孩子练习用木制弓箭射鳜鱼,女人和男人一样拿着鞭子。满族服饰,男子剃掉周围的头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穿马蹄袖,两边开叉,扎在腰间,方便骑射。这个女人头上扎着发髻,戴着耳环,穿着宽大的直筒旗袍和高跟鞋。入关后,满汉服饰逐渐趋于一致。曾经有一段时间,到处都很流行女人穿旗袍。以前满族人家一般的院子里都有影壁墙,有供神仙用的“独杆”。一般一间房子有两间正房,门朝南,外屋有灶,后屋的北、西、南各有炕。

满族重视礼仪。以前一般会看到长辈表演“千锤百炼”的仪式。那人弯下右膝,右手顺着膝盖下垂。女人蹲下,手放在膝盖上。同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满清之西为上,室内西康不准随便坐,堆放杂物。主要禁忌是不打不杀狗,不吃狗肉,不使用狗皮制品;避免客人戴狗皮帽或狗皮袖。据说主要是因为狗在满族先民长期的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的作用,人们不忍心吃它的肉,用它的皮,所以逐渐形成了这种习俗。

清朝以来的300多年里,满族和汉族长期杂居,关中的满族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没有区别。风俗各地居住的满族人只是在满族人聚居的偏远村落,部分满族居民还在使用满语,以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风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能找到满族习俗的一些元素,但满族人模仿汉族习俗的次数多于汉族人。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造的民族,为弘扬祖国文化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