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音乐课教案
在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和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学前音乐课的教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学前音乐课教案,希望你喜欢!
学前音乐班精选教案1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我的妈妈是中国》。
2.使用地图集,孩子们可以自己学习和记忆歌词。
3.我可以用语言表达我对母亲的爱。
教学准备:
1,绘有花,星星,儿童图集,三红爱情。
2、音乐磁带、录音机。
3.孩子有“祖国母亲”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过程:
1,对话导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母亲。谁愿意把他的母亲介绍给我们?
请一个孩子与你分享一些关于他母亲的信息。
2.学习歌词。
刚才有小朋友给我们介绍他妈妈,很好。我一直有一个不明白的问题。希望你今天能给我一个答复。
(1)展示上面有“花”的图集并提问:
谁是花的母亲?
孩子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孩子一下子说不出答案,引导他们思考“花”。他们在谁的怀抱中长大?)
②幼儿自己总结答案:“花的母亲是大地。”
老师在原始地图上画出了地球。
(2)展示标有“星星”的地图集,并提出问题:
有时候明星的妈妈是谁?
老师给了一些指导,孩子们总结出了答案:“星星的母亲就是天空。”
老师根据星图画天空。
(3)向儿童展示地图集,并提出问题:
下面这个问题最难。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你的和我的。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吗?谁知道答案?
②孩子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③老师总结:听了小伙伴的话,我突然明白了,我们真的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她就是中国!
(4)我们看图,谈谈你刚刚创作的歌词。
3.听旋律,自学歌曲。
(1)播放磁带上录制的音乐。
老师低声说:“别说话。现在只要静静地听,听听磁带上的孩子们是怎么唱这首歌的。”(2次)
(2)第三遍,孩子可以跟着旋律轻轻哼唱。
(3)第四部戏,孩子可以放开嗓子唱了。
(2)老师弹钢琴,孩子随着琴声唱歌。
4.学习第二段中的歌曲。
(1)把红色爱情贴在三张图上,在前面的基础上学习第二段的歌词。
(2)唱第二段的歌。
5.结束活动。
唱完这首歌,我特别想对妈妈说一句话。我想先听听你想对我妈说什么。
(孩子可以自由地对“祖国母亲”说出自己的心理话。)
学前音乐课教案精选2活动目标:
1.学会用快而跳跃和慢而连贯两种不同的方式演唱,从而表达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2.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为歌曲作曲第四段的歌词,并尝试创造出不同于他人的深情动作。
3.学会在歌唱活动中体验创作、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要求中班的孩子,在不同的角色中,学会带着表情表演歌曲。
活动流程:
1,谜语。
老师让孩子们猜灯谜:“我胖胖胖,每天吃饭睡觉,摇着小尾巴走路,嘴里在唱歌。”猜一个动物的名字。
2.欣赏歌曲表演
(1)老师让一些小朋友带着表情表演歌曲中不同角色(猪、小羊、兔子、猪妈妈)的1~3段,并组织其他小朋友欣赏和认识歌曲中的人物和事件。
(2)让孩子再次欣赏歌曲表演,并要求他们在读有节奏的对话时表现出厌恶。“脏,走开!”
3.学习唱歌
老师带领孩子学习唱新歌1~3,在间奏和尾声中提醒孩子等待。
4、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激发孩子唱歌,教师提问:
(1)当猪小弟去拜访他的朋友时,他的心情如何?(开心)
猪小弟哭着回家时发生了什么事?(悲伤)
(3)想想开心的时候怎么唱。(略快且跳跃)
(4)想想难过的时候怎么唱。(缓慢而连贯)
5.创造第四段歌词和后记的亲密动作。
(1)老师的问题: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现在猪洗完了,他的朋友们会怎么对待他?请孩子们一起讨论。
(2)教师鼓励幼儿创作第四段歌词,填入歌曲中。
6.以不同的角色表演歌曲。
(1)老师让孩子们再次欣赏角色歌曲的表演,并引导孩子们观察当演员的孩子们的表情。
(2)教师要求幼儿自由结伴(四人一组),分配角色自行表演歌曲,并在尾声尽量想出不同于他人的亲密动作,并情绪化地表演。
学前音乐第三课教案精选I .教材分析
现代生活充满了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刮刀、一次性钢笔、一次性相机...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暂时的便利,却让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它们加速了地球资源的枯竭,也给地球带来了灾难。最近班里过生日的孩子很多。在他们带来蛋糕和孩子们分享后,我们发现还剩下很多蛋糕盘。为什么不用它们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呢?所以,我根据这个班小朋友喜欢自己动手的年龄特点,创作了这个手工活动“动物音乐会”,让小朋友们用废旧的材料蛋糕纸盘子,自己动手剪切、粘贴、绘画,做出漂亮的动物头像。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明白废旧物资在操作中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让孩子们明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道理。
我在这次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引入法:让孩子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这次活动,调动孩子游戏的积极性,让孩子积极参与到这次游戏活动中来。在活动中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观察发现法;通过观察各种小动物的特点,让孩子大胆地用文字说出自己的发现。操作方法:让孩子根据动物的特点,通过操作大胆尝试制作自己喜欢的纸托盘动物,充分发挥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根据我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就近区的发展目标,我把这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小朋友大胆尝试,用纸盘子想象各种动物特征,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动物造型。
巩固剪刀的使用方法,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伤到自己和他人。
能够耐心开展活动,体验用废旧材料创作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这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为:孩子们可以通过想象各种动物特征,大胆尝试用纸盘子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动物造型。本次活动准备的材料有:纸盘、纸板、双面胶、剪刀、记号笔等。
第三,说说活动流程
1情景故事引入法,通过展示动物音乐会的PPT,激发孩子的兴趣。这个环节是为了引起孩子对这个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的操作欲望。
范例欣赏,将教师的作品展示给幼儿欣赏,目的是让幼儿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并在观察的同时大胆的进行备注,通过对动物特征的了解,设计出自己想要设计的动物造型。(实现1的目标),
3注意事项说明: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作息,巩固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目标2)
4操作活动:孩子通过大胆尝试操作,探索如何根据动物的特点制作自己喜欢的纸托盘动物,充分发挥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达到1,2,3的目标)5分享和延伸活动。
学前音乐课4教案精选教学目标:
1,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学习唱歌,感受和掌握歌曲中节奏和力度的变化。
2.自主合作学习:学生根据听觉感受和生活中的相关经验,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歌曲二次创作能力。
3.其他与音乐相关的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新年的欢乐和喜悦,体验和表达新年的喜悦,师生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出《过年》这首歌,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从歌曲和活动中体验新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准确演唱歌曲,掌握节奏的变化。
教具准备:
鼓,钹,春联,窗花,祝福,灯笼。
教学过程:
(1)导入:
1,玩《小年夜》
老师:这首歌是关于什么节日的?歌曲中的孩子们在春节期间有什么活动?
2.老师:那你怎么庆祝新年呢?
(二)营造环境,营造节日气氛,“龙洞腔”音乐
1,老师:(老师赠送介绍节日的东西,中国结,对联,窗花,灯笼等。)“是啊,过年的时候真热闹。我们舞龙灯,放鞭炮,挂灯笼,剪窗花,吃春节酒,贴对联。我们非常开心。今天老师也给你带了很多新年礼物。你看,这是中国结,也叫如意结,象征着吉祥如意。这就是春联,给春节带来温暖和欢乐。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是-。(根据节奏朗读)这是——北方人喜欢在新年来临的时候在窗户上贴窗花。它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这里还有很多,老师。你愿意亲自装饰我们的教室,让我们提前感受一下新年的气氛吗?那我们做点什么吧!”
2、师生配合布置教室(放“新年快乐”音乐。
(三)宋学
1,老师:“哇!你的手真巧,把我们的教室装点得喜气洋洋,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春节期间,我们不仅可以放鞭炮,挂灯笼,吃年夜饭,还可以看春节联欢晚会。老师准备了参加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让我给你看看!
2.老师根据节奏朗读歌词。
3.老师:老师觉得一个人表演太单调。我想邀请孩子们和我一起去。你愿意吗?然后跟我学这首儿歌。
4.师生一起读儿歌,老师批改。
5.老师:孩子学的真的很快,但是我觉得这样读不活泼,观众肯定不喜欢看。你能帮我想些办法让这个节目更精彩吗?小组可以温和地讨论。
6.小组讨论并回答。
生1:一起表演可以让节目更生动。
生2:也可以一起拍手。
生3:也可以跺脚拍腿。
生4:还可以加上鞭炮声。
生5:还可以加锣鼓。
7.老师:我们边读边给儿歌伴奏吧。我们可以拍手拍腿。我还会邀请一些小朋友模仿鞭炮的声音和敲锣打鼓的动作。
8.老师:刚才有个小朋友说,这首儿歌要配上旋律,才能成为动人的歌曲。这是个好主意。老师这里有一篇整理好的《新年快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9.性能。
10.今天,孩子们都表现得很好,他们都是骄傲的小音乐家和歌手,但没有歌曲和舞蹈就没有气氛。让我们邀请一些朋友来陪我们。谁愿意?
11.唱出名字。
(4)课后总结《龙洞腔》的音乐,学生走出教室。
课程总结:
任务:
黑板设计:
1,幼儿园学前音乐粗心小画家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能以自然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地演唱《粗心的小画家》这首歌;
2、能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表演“小虾变成小罗国”;
3.积极参加演出活动,能够自信、有表现力地在公共场合表演歌曲。
教学重点:可以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地演唱《粗心的小画家》。
教学难点: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表演“小虾变成小罗国”
教学工具: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授课时间:三个小时。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
学前音乐课5教案精选教学目标:
1.学会用各种形式表现2/4歌曲的节奏,即兴发挥和做游戏,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开发孩子的创造力。
2.培养孩子关心同伴、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和同伴一起感受欢快愉悦的氛围,体验和他们一起玩耍的乐趣。
教学准备:
有几个游戏地图的形象,两个平衡木和一批鸡和小鸭头饰。
教学重点:
在学习基本节奏模式的基础上,再换节奏来玩游戏。懂得用肢体表达节奏打游戏。
教学过程:
1.孩子们听着《小鸡过溪》的音乐,和老师一起编简单的节奏进入活动室,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提示:“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在森林里做游戏。
2.欣赏情景表演《小鸡过溪》,初步了解游戏玩法,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
3.集体熟悉歌曲的旋律,学习唱歌,玩节奏训练游戏。讲解形象图,帮助孩子记忆。(小鸡部分:先练手部动作,再玩上楼梯的游戏;小鸭部分:拍手变节奏的基础练习)
4.出示节奏图,老师再介绍一下节奏。小朋友分组(小鸡小鸭)练习节奏,老师从旁指导,启发小朋友即兴发挥,做游戏。
5.孩子们创作有节奏(或动作)的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6、孩子整体创意表现和分角色表现几次,老师点评。
7.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时间安排,孩子可以变换角色进行练习和游戏创作。
8.边唱歌边离开活动室。
提示:“时候不早了,小鸭小鸡,我们回家吃饭吧”!
学前音乐课6教案精选教学目标:
1,懂歌词,有“侍奉长辈”的欲望,唤起“尊老”的情感。
2.感受衬字“哟”给歌曲带来的亲切感,学会带着感情演唱歌曲。活动准备:歌曲伴奏的教学过程;
一、敬老节的由来
1.下周一是敬老节。你知道今天是谁的节日吗?
2.为什么重阳节又叫敬老节?
3.总结: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老人年轻的时候照顾我们,辛苦了很多年。现在他们老了,我们也长大了,可以和父母一起关心照顾他们了。
4.你将如何为你的祖父母庆祝节日?
第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欣赏后提问:
1.这首歌的名字叫《我是个好宝宝》。你觉得歌里的孩子是好宝宝吗?为什么?
2.“不撒娇,不废话”是什么意思?
3.好宝宝做什么让爷爷奶奶觉得舒服?请用歌词回答我。
4.什么声音?(用动作打节奏——出拳)带着问题欣赏第二遍:请认真听。歌词里有什么特别好听的吗?
老师以身作则,孩子们感受到了衬布带来的亲切感。第三,学唱歌,配合音乐练习语言节奏,个别孩子唱夹层。别的孩子区分哪个唱的好,为什么?
学前音乐第七课教学目标精选教案:
1.在视听中认识各种歌唱形式,体验各种歌唱效果。
2.萌发对唱歌的热爱。
教学准备:《茉莉花》,音块钢琴。
教学过程:
首先,孩子们,欢迎来到视听天堂。我们精彩的音乐视听之旅即将开始。
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些小演员,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节目。采用什么样的表演形式?你知道他们演奏的作品吗?
1.欣赏二胡《茉莉花》和小提琴独奏《茉莉花》的儿童演奏。
2.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是的,茉莉花是中国著名的民歌。
第二,这首歌本来就是一首歌。因为它非常受欢迎,许多作曲家都将其改编成器乐作品。你想听茉莉花这首歌吗?
1,欣赏女独唱《茉莉花》
今天我们将介绍各种形式的歌唱。一个人唱的形式叫独唱。演唱时,一般有一种或几种乐器为其伴奏,也有乐队为其伴奏或其他人合唱或合唱。
2.欣赏儿童演唱《茉莉花》
孩子们唱的歌叫童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手一起唱同一个旋律,叫合唱。
请孩子们观看并跟着唱。
3.让我们看另一首《茉莉花》的演唱。(二声对唱:,盛)①和刚才有什么不同?两个人的对唱叫对唱,根据声线不同可分为女对唱、男对唱、男对唱等,也有两组演唱者的对唱。
歌唱有不同的形式。一人独唱,两人二重唱。他们仍然唱两部曲。
你想唱二重唱吗?(分两组)(配电子琴)1。看着歌词唱:多美的茉莉花,多美的茉莉花,香而美,香而被白衣人赞美。(一组唱一句)2。改编歌词对唱:茉莉在什么季节盛开?现在是什么季节?哪些花在冬天开花?让我们唱歌吧!多漂亮的一个-
游戏:歌唱冬天的花朵。滚动大屏幕。
4.合唱形式简介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歌唱形式叫做合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按照每组的曲调同时演唱同一首乐曲,称为“合唱”。
(1)声部合作演唱。
②游戏:三声部唱do、so,感受合唱的形式。
今天,我们音乐幼儿园中班合唱团正式成立。让我们试着唱歌吧!和茉莉唱两部分。欣赏儿童合唱《茉莉花》
④注重引导孩子多听多声。
第三,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一些唱法。
今天我们欣赏了茉莉花不同的演唱形式,包括独唱、二重唱、合唱和合唱。每种演唱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带给我们不同的视听感受。愿动听的歌声陪伴大家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