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对耳朵有什么危害?

MP3可提前30年导致耳聋。MP3是新一代年轻人的新宠。在街头和公交车上总能看到沉迷于音乐世界的“粉丝”。然而,最近英国和美国的研究指出,耳鸣和听力下降的人越来越多,长时间高音量听MP3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能导致年轻人比上一代人早30年失聪。英国听力研究团体“耳聋研究”对1000名年龄在16岁至34岁之间的MP3用户进行了听力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一半的受访者每天听MP3音乐播放器的时间为1小时或以上,14%的人平均每周听MP3的时间超过28小时。调查还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耳鸣,说明听力受损。此外,近40%的受访者指出,他们不知道长时间大声听MP3会对听力造成很大伤害。经过长期研究,有专家提出,青少年长时间高音量听MP3,可能在40岁就丧失了听力,比上一代早了30年。据美国《新科学家》网站18报道,研究证明,目前作为许多随身听标配的内耳耳塞会增加人们听力受损的风险。一旦音量超过最大音量的80%,听音乐的时间要缩短到90分钟以内。“如果音量只是偶尔超过这个标准,或者听众不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那么患耳部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听力学矫正专家布莱恩·弗里奇(Brian Friege)说,他是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听力障碍是指那些每天插耳机,把音量开得很大的人。”研究人员对65,438+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那些质量差、无法有效阻挡噪音的耳机通常会让人无意中调高音量,从而对听力产生长期影响。如果耳机质量好,音量保持在最大音量的10%至15%,即使长时间听音乐,听力也不会受到严重损害。研究还表明,对于听众来说,内耳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的音量比耳垫式耳机高5.5分贝。Friege博士认为,听力丧失的过程非常缓慢,大约需要65,438+00年才会出现。“我很担心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通常把音量开得很大。他们可能已经有耳疾却不自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听力会越来越差。”他说。近日,笔者采访了广州几家三甲医院的耳鼻喉科,越来越多的门诊量证实了MP3使用不当导致的听力损伤。医生提醒,“早聋30年”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潮人”不宜长时间高分贝听音乐。案例一:一个30岁的音乐迷,听力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一个60岁的医生差不多。崔永曾经治疗过一个30岁的女病人。她喜欢听音乐。三年多来,她到处都带着MP3耳塞,尤其是在逛街、坐公交等嘈杂的场合。直到在家看电视,音量震耳欲聋,她才察觉,家人催她去医院检查。经诊断,她的鼓膜完好,中耳没有感染。经过听力测试,她被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这位女性患者在六七十岁时听力下降到相当于老年听力障碍的水平。案例二:睡觉听音乐引起的头晕、耳痛。据南大一附院耳鼻喉科的李辉医生介绍,现在类似的病例已经从前几年的每周1-2例增加到每天2-3例,而且数量还在增加。前来就诊的大学生小源说,她在学校时通常会带着MP3出去听,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戴上耳机听一会儿音乐。通常,MP3还在播放音乐,但她已经睡着了。没过多久,她发现自己的耳朵开始嗡嗡作响,经常听不清楚,不得不重复很多遍。后来发展到全身的神经系统出现了异常症状,经常头晕头痛,耳朵一碰就疼得受不了,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经过医生的音叉检查和纯音测试,发现她的听力比常人下降了40分贝。专家建议,要适当使用MP3。对于年轻人来说,现代社会意味着更多的诱惑,更多的喧嚣。但是,并没有长期的研究来分析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听力习惯与听力疾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之前,正确选择和使用MP3是减少其负面影响的最佳途径。建议一:买高质量的耳机。哥大东医学中心听力科主任润·克林建议,选购时不妨选择能阻隔外界噪音的耳机,以减少随身听因环境噪音而提高音量的几率。另外,头戴式和耳垫式耳机比耳塞式耳机好。美国西北大学交流与障碍科学系教授格特鲁德认为,耳塞发出的声波直达内耳,音量比头戴式耳机高6-9分贝,对听力有害。建议二: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下听音乐。专家认为,一旦外界环境变得嘈杂,耳机的输出效果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在安静的环境下,几款耳机的输出音效都差不多。建议三:最好调低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美国健康杂志建议,如果随身听最大音量是30,最多只能听18。当别人听到你耳机里的音乐,或者你戴上耳机后听不到周围的声音,说明你的音量太大了。建议四:减少听音乐的时间。一般每天听音乐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听一会儿后,摘下耳机,轻轻摩擦,放松耳朵。而且,不要戴着耳机睡觉,不然睡着后耳朵会继续受到刺激,绒毛细胞会在不知不觉中受损很多。综合报道,MP3的最高音量相当于MP3播放器的最高音量和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在130 dB。100 dB气压钻声90 dB bar环境声75 dB人耳舒适极限70 dB街道环境声50 dB正常交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