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巅峰的一首诗

《登高》是唐代杜甫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田园诗,也是他艺术成就最巅峰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风物、抒发个人情感,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思想和雄浑的艺术风格。

杜甫以短句起篇,写出了壮丽的山势:“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简洁而富有力量,交融了风、天、猿、啸等多种自然元素,气势磅礴,给人一种宏大的视觉冲击。

接着,他通过描绘阳光下的田园风光,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里的“无边落木”和“长江滚滚”形象鲜明地表现出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以广阔无垠和流动不息的感觉。

然而,杜甫并没有止步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他通过与自然相对照,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追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诗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的无奈和痛苦,以及他孤独才思和挣扎求存的志向。

《登高》一诗,从山势到田园,再到个人情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图景。它通过对壮丽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追求相呼应,展示了杜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这首诗是杜甫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也体现了他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原文

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

注释

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猿啸哀:猿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像浓霜一样的鬓发。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重阳登高,按惯例应当喝酒。可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赏析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