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奕网站

最近,申请阿维塔门店的几个经销商有点“小担忧”。

不同于传统汽车品牌在渠道端与4S店的合作,阿维塔招募的是只负责建店和销售,不需要买断车型、承担库存的代理服务商。

经销商们担忧的是,新模式使他们失去了最重要的销售议价权和售后,盈利只剩下佣金,而佣金往往是厂家销售政策单方面决定的,结果就是话语权彻底没了。

他们认为风险高得吓人。

但尽管对风险一清二楚,还是有不少经销商带着挣扎的心理选择加入新模式。毕竟,随着销售路径越来越短,市场越来越透明,经销商免不了要面对转型这个大话题。

远在7000公里外的德国,汽车经销商也摆出了一副“拼命挣扎”的姿势。7月14日,在大众、奥迪、斯柯达和西亚特经销商协会的大会上,超过800多名与会者一致翻红牌拒绝建立代理商模式。

其实,转型代理制,确实对消费者和主机厂有不少好处。

?消费者将能够享受一个无缝连接、连续一致的购车旅程;主机厂则将受益于分销成本的大幅降低,而数字化也将提高主机厂对客户需求的理解。

只是,它唯独对经销商不那么友好。

在中国市场上已采用代理制模式的几个汽车品牌渠道中,陆续出现了经销商难以回本、佣金过低等问题。这个模式似乎既没有转移掉代理商的销售压力,也没有带来更可观的盈利。

?可以想象,在代理制的转型潮里,主机厂和经销商即将要展开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NO.1

[? 代理制不是新鲜事 ]

代理制在汽车行业发展进程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汽车销售的历史进程中,代理制就曾接替直营模式出现过。

在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汽车买卖都是公务行为,采用的是直营方式。随着汽车的品类逐渐增多,购车需求增大,厂家的直营网点无法支撑,于是先出现了汽车联营公司,然后又出现了佣金代理制销售模式。

直到1999年广本第一家4S店开业,佣金代理制才被“彻底买断的”代理制(即授权模式)取代。

如今,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新品牌又开始尝试佣金代理制,其中包括长安深蓝、南北大众的ID.、奔驰和吉利携手打造的smart品牌等。

佣金代理制之所以被重新唤醒,最核心的原因是新一批消费者的行为和期望发生了变化。围绕“价格博弈”、围绕“用户运营”,所有的品牌都开始重新思考:新品牌、新能源的车该怎么卖?是仍然交给传统体系4S店经销,还是自建渠道搞APP直营?

自建渠道吧,历史似乎已经演变过一次,随着规模扩大,主机厂的直营网点不可能支撑到底。

交给传统4S店吧,新能源产品未必比燃油车热度高,放到4S店里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政策,销售大多将热情放在燃油主力车上,对新产品积极性不高。主机厂也看到了并网销售的诸多困难,但是抛弃原有网络全部重建,又是个漫长的过程。

而代理制,既可以避开直营的成本压力与管理效率,同时还能调动已经构建多年的传统经销商渠道网络。更重要的是,理想状态下,经销商可以将以往与消费者价格博弈的精力转移到客户服务层面。经销商从关注价格回归到关注服务,这也符合新一批消费者的需求。

有业内人表示,特斯拉和其他推崇直营模式的品牌虽未尝试代理制,但随着规模扩大,体验中心这类重资产项目带来的成本风险和压力越来越高,

他们大概率也会朝着代理制选择一定程度的转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市场启用代理制之前,在欧洲市场已经刮起了转型代理制的风潮。

大众是最早明确宣布实施代理模式的老牌厂家。目前大众与德国的汽车经销商都签订了两个合同,即授权经销商和代理商合同。代理商合同销售的车辆范围只是大众ID系列车型。

梅赛德斯-奔驰计划至2023年底,在整个欧洲50%的新乘用车和商用车将以代理模式售出。为了推进代理制的施行,奔驰采取的方式是“胁迫”:经销商必须在2021年9月之前签署新协议,否则奔驰将不会向他们提供产品与授权。

Stellantis集团完成旗下品牌重新整合后,在2021年5月就终止了授权经销商合同,然后向原来合作的经销商发出了一份代理商合作意向书。

不过,尽管几个集团都表现出态度坚决的一面,但他们无一例外都面临市场批评。比如奔驰,虽然最后有52家授权经销商在截止日期前签署了协议,

但大多数奔驰经销商还是选择了抗议。

奔驰的经销商认为,转向代理制将使预期利润率减少近一半,且很多时候业绩还取决于经销商是否能够完成其他一系列指标,因此无法保证收入。

NO.2

[ 统一价格是个伪概念 ]

在中国市场上,代理制的推行也面临重重困难。在诸多挑战中,最难克服的或许就是价格透明度问题。

通常,引入代理制的品牌会声称,他们的渠道将跟特斯拉那种直营门店一样价格统一。统一这个字眼表示以往存在各地车价不一致,伤害了部分消费者的利益。但要让代理商配合达成,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金阳光集团(汽车经销商集团)董事长刘昕分析说:“因为代理模式还有目标考核,达不成目标就拿不到考核奖励。”

所以,从表面上看,代理制要做到价格统一有路可循,因为它把在展厅发生的事情转移到了由主机厂管理的网站上。但事实却是经销商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压库,最终只在主机厂网站上输入一个销售价格,

然后真实的交易是在线下进行。

大众是一个典型案例。大众的ID系列原本意图用代理制模式帮消费者避免比价议价的烦扰,但如今在不少城市都出现了经销商比价的行为。北京和上海基本每家大众4S店都给出1.2万至1.8万元优惠,并送出2万ID豆。

出现优惠,说明经销商开始备库存,而库存的存在也多少象征着大众代理制模式的瓦解。

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汽车经销商集团)董事长杨奕表示:“所谓的价格统一是个伪概念。大众最近还要主动让我们建一些库存,虽然说是代理制,但是本质上,

只是一个开在商超店的传统大众店而已。”

与大众相仿,还有许多传统品牌将新能源产品放到专属的电动车销售网络,有的直接让经销商代理,有的则采用主机厂团队托管的代理方式。但主机厂团队来运营就能维持价格透明吗?一位在汽车渠道端“浸泡”多年的业内人士认为不然。

“它们在哪提车?有的在兄弟品牌的4S店,有的在经销商开设的交付中心。只要不是主机厂直营,经销商可操作的地方就很多,比如让你等一年半载才交付,你还是加价了,你用自己的时间去加价。”

这位渠道人士还指出,主机厂没必要打着价格透明的旗帜做代理制。

“没有计划做价格统一的,即使有直营渠道也不会统一。”

他拿最近讨论度较高的问界举例。“华为问界的渠道虽说是直营店,但华为采用批售的方式。有批售就有库存,我经常收到10台起批,5台起批这样的订单信息,说明华为经销商之间的价格斗争也是免不了的。”

“有计划做价格统一的,授权4S店也一样可以办到。”

目前老牌车企中统一价格比较成功的是比亚迪。比亚迪开设了部分直营店,但传统渠道没有进行渠道创新,一直在原有燃油车网络销售,且各经销商间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产品力问题,供不应求的状态下经销商自然愿意维持价格统一。” 此外,他认为,厂家管控极为严格也是一个原因,比如比亚迪为了维持价格统一,实施了百万级的重罚制度。NO.3

[ 代理制值得坚持探索 ]

尽管代理制尚未发散出该有的“味道”来,但我们仍看到了大量的品牌经销商选择了用脚投票,把自己的店改成了新能源代理门店(当然,关店潮之下,转型代理商也是另一种活路)。

任何转变在开始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困难,但是只要转变的最终结果能够让所有参与方受益,且行业能可持续发展,就值得坚持探索。

普华永道子公司Strategy&的行业专家也表示,当前汽车零售行业面临的困境有三种可选择的方案,而代理模式是能够广泛应用于现有汽车品牌的最佳解决方案。

只是,主机厂以及经销商该如何做出最适当的调整?

华宏汽车集团运营总监孙崃荃认为,主机厂在代理制上应给经销商赋更多的能量,

投入更大的精力、财力。

他指出,“传统批售模式除了赚单车利润,年终还有返点,相较之下,代理模式从佣金的返佣点数来讲是非常低的。如果没有保持稳定的利润空间,覆盖掉整体的高额运营成本,其实是很难的。”

正是因为利润过低,使得代理制的施行成为了主机厂与经销商之间一场漫长的博弈。

前段时间德国超过50%的经销商拒绝代理制,原因就是厂商财力支持不足,其中又分几种情况:一种是原本给经销商做代理制的启动补贴取消了;第二个是佣金太低,经销商认为4%-6%的佣金并不足够;第三个,配合厂家代理制的需要,对一个店头、形象做的改动装修成本收不回来。

另外一名经销商人士则对汽车产经表示:“整个代理模式在传统经销商的运营下能不能持续发展,不仅仅在于经销商,很关键还在于上游主机厂有没有定力。但现阶段看,他们的定力发生了变化。”

大众是定力不足的代表。最近<a class="hidden" href="/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