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赵凤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畜象

只有译文

赵凤,幽州人,年轻时以儒学出名。燕王刘守光时,在燕人脸上刻字涂墨作记号让他们当兵,赵凤畏惧,于是剃去头发做和尚,依附燕王的弟弟刘守奇藏了起来。刘守奇逃奔梁,梁任刘守奇为博州刺史,赵凤做他的判官。刘守奇死后,赵凤离开任郓州节度判官。晋攻取郓州,唐庄宗听说过赵凤的名声,得到他很高兴,任命为扈銮学士,唐庄宗即位,拜赵凤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唐庄宗和刘皇后到河南尹张全义家,酒酣耳热,命皇后拜张全义为父亲。第二天,派宦官让学士写笺给张全义,像对父亲般对待他,赵凤上书极力主张不能这样。张全义的养子郝继孙犯法当死,宦官、伶人希望得到他的钱财,坚决请求登记没收他的财产,赵凤又上书说:“郝继孙是张全义的养子,不应有另外登记在册的财产,就法令上看他的罪还不到应登记没收财产的程度,执法的人贪财,不能够给天下的人作榜样。”这时候,皇后和众多小人当权,赵凤的话都没有被采纳。唐明宗是个武臣出身的君主,不熟悉文字,各地的奏章常常让安重诲读给他听。安重诲也是个不读书的人,读奏章常常不合皇帝的意旨。孔循让安重诲找儒生带在身边,但他们两都不知道唐的旧例,于是设置端明殿学士,让冯道和赵凤担任。

赵凤喜欢说直话和性格刚强,素来和任圜相处很好,自从任圜担任宰相后,多次推荐提拔他。当初端明殿学士班位在翰林学士之下,而署衔又署在官名下。第二年赵凤升任礼部侍郎,于是有人暗示把学士署衔提升到官名上。又下诏令班位在翰林学士之上。任圜被安重诲杀害,而诬告他谋反。这时安重诲正当权,即使唐明宗也不能责问他。惟独赵凤大哭呼叫安重诲:“任圜是天下的义士,难道会谋反!而你杀了他,拿什么向天下人解释?”安重诲羞愧不能回答。……

后来安重诲被边彦温等人诬告发动兵变,唐明宗召边彦温等人到朝廷责问,都伏罪承认自己欺诈,立即杀掉了他们。几天后,赵凤在中兴殿上奏事情,说:“我听说有诬告安重诲的坏人。”唐明宗说:“这是小事,我已经处理了,你可以不过问了。”赵凤说:“我听说的事情,关系国家的利害,陛下不能认为无关紧要。”于是指着殿屋说:“这个殿之所以尊严宏伟,是由于有栋梁柱石的支撑,如果折掉一根栋梁,去掉一块柱石,就会垮掉。大臣是国家的栋梁柱石,况且安重诲出身微贱,经历了艰难危险,才使陛下成为中兴的君主,怎么能让坏人动摇他呢?”唐明宗改变脸色道歉说:“你说得对啊!”于是将边彦温等三家灭族。

后来,安重诲获罪,臣子们没有敢说话的。只有赵凤多次说安重诲竭忠尽智。唐明宗认为赵凤是同党,贬他为安国军节度使。赵凤把在任上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分给将校宾客们。唐废帝登位,召为太子太保,因脚病住在家中,病得严重,自己用蓍草占卜,扔下蓍草叹息说:“我家世代没有活过五十岁的人,又都很贫穷低贱,我现在年龄超过五十而且富贵,还有什么要求呢?”清泰二年死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