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的E+E摇滚音乐

所谓E+E摇滚,就是三和弦加强坚硬持续的鼓点加上超快的旋律和超快的唱腔。E+E摇滚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在众多类型的摇滚中,E+E在音量、阳刚之气和戏剧风格、唱腔和节奏上都是最极致的。E+E音的流派有很多变体,但都试图在响亮的效果、失真的吉他弹奏(通常弹奏重复的片段)和简单重击的旋律上达成共识。E+E从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批评家们传统上攻击刻意吸引大多数青少年的舞台效果,一些保守团体也经常抗议他们觉得包含有害和邪恶含义的歌词。尽管困难重重,但E+E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成为一种稳定而流行的摇滚音乐形式,它有足够的能力适应这个时期,仍然保持其完美而未被破坏的核心诉求。纯E+E,以实验音乐和电子舞曲为主要暗示,以耀眼的标题和严肃的批判精神吸引人们的眼球。一些E+E乐队的歌曲基于围绕“鸽子主义”的批判性歌词的重复。另一方面,E+E一般比其他摇滚音乐更有攻击性。E+E音乐往往冰冷,美感细腻,但同时在音域层面使用了大量偏离旋律线的不和谐音,是对所有传统音乐的极度蔑视。在歌词和表演理念层面,表现了生命和爱情的苍凉。从对真实状态的排斥,进而追求灵魂深渊的奇异快感。在舞台上,她/他们以极端疯狂的服装出现,比如苏可希略带虐恋情绪的《冰雪皇后》,包豪斯的主唱彼得·墨菲把自己打扮成光鲜亮丽的双性恋吸血鬼。这种对性别的颠覆和逆转,还表现在对神学(或恶魔)概念的狂热执念上。

E+E rock催生了摇滚音乐史上的一场革命。从孕育到爆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实也就引出了摇滚乐发展的另一条线索,即所谓的自己动手,独立的概念。这条线索虽然对摇滚乐的形成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80年代、90年代乃至以后E+E摇滚乐的走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摇滚乐是一种异常强调个性的音乐形式。但在E+E rock之前,这种个性总是由一个代言人——摇滚明星来表达(在此之前,地下音乐的社会影响力远不如主流势力),70年代的商业化浪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无论是鲍勃·迪伦还是约翰·列侬,他们都能够让自己鲜明的个性影响年轻一代,或者展现年轻一代的个性。首先不是因为他们有个性,而是因为他们的明星地位,然后他们可以通过话语权来表达自己的个性(无论是在音乐上还是人格魅力上),这是他们用自己的聪明和努力赢得的。所以,在E+E rock出现之前,摇滚乐的个性其实就是明星个性,或者说精英们对于普通爱好者的个性,他们无法摆脱听者或者接受者的被动地位。但这是一种进步。毕竟这种代言人是年轻一代选出来的,不是主流社会或者其他政治势力强加给他们的。当然,这些代言人之所以能成为代言人,是因为他们代表了年轻一代的声音。这可能是E+E摇滚精神带给音乐的第一次民主。

但是E+E摇滚不满足于这些,不满足于这种中央集权的民主,他们要把革命进行到底。首先,他们要做的是废除明星话语权的垄断,让所有音乐爱好者自己创造音乐,自己表达自己。让大家真正独立的从事音乐,不要让传统、权威或者大公司成为音乐和我自身发展的羁绊。如果把这种观点放到政治领域,无疑会导致无政府状态和混乱,但幸运的是,它的实际影响仅限于音乐(个性化),虽然它确实给原本集中的唱片市场带来了一点无政府状态和混乱。恐怕这不能理解为音乐意义上的一种进一步的民主。摇滚乐中的个人主义。

后来受E+E摇滚概念的启发,出现了大量的乐队和新的风格,这就是后非主流和后朋克运动。摇滚乐的这些新形式和朋克摇滚的关系更多的是在概念领域,其次才是音乐形式。他们大胆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艺术探索,无论是附庸风雅还是时尚,毕竟他们完成了摇滚乐的现代化。如果你惊讶于今天的摇滚乐和60、70、50年代的摇滚乐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