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别了,斯拉夫女人》详解

《新进行曲》第一次公开演出是在1912年秋,在唐伯复(省),当时作曲家阿加普金所属的第七西部骑兵团的阅兵仪式上。

进行曲(斯拉夫告别曲)最初是为铜管乐队写的,没有歌词。后来所有版本的歌词都来了。进行曲的旋律融合了对未来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征途上不可避免的牺牲的痛苦意识。行军的名字表达了最沉重的经历,这是所有战争中所有女人的经历——她们告别丈夫,踏上征程,相信他会回来。

1915年夏天,基辅“экстраон”唱片公司录制了一张包含这首进行曲的唱片,随即,迅速走红,在俄国获得了知名度。伴随着这次行军,一个又一个队伍奔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很快,进行曲的旋律为全世界所知:来自保加利亚、德国、奥地利、挪威、罗马尼亚、法国、瑞典、南斯拉夫和其他几个国家的军乐队开始演奏进行曲。

1917十月革命后,斯拉夫送别歌依然流行,尤其是在白军阵营。一战时的歌曲《生我们的是你,养我们的也是你》(вспоиливынасив)另一个版本叫《西伯利亚进行曲》(сибирскиймарш),属于西伯利亚“人民军”,也就是后来的科尔察克军;第三个版本的歌词与德罗兹多夫斯基有关。(译者注:米哈伊尔·德罗兹多夫斯基дроздский[1881-1919]。炮兵军官维克多·拉里奥诺夫(Victor Larionov)在回忆录《弗朗日将军的俄军/古巴人与北塔夫罗亚战役》(译者注:塔夫罗亚·таврия,中世纪克里米亚半岛的通称)中写道:“在...并演唱了一首在克里米亚编的新团歌:“在这段话之前,炮兵上尉拉里奥诺夫还提到,所谓的“第一团,第一连”在举着他的传统(俄罗斯)安德烈旗的时候,唱起了斯拉夫女人(告别歌)。可以推断,这个版本的斯拉夫送别曲(德罗兹多夫斯基正常版)不仅存在于1920年5月,甚至(有可能吗?!——作者原注)还是德罗兹多夫斯基师第一团的团歌。

在1941,11的红场阅兵上,指挥复合军乐队的是瓦西里·伊万诺维奇·阿加普金。阅兵场上是否演奏过斯拉夫告别曲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混编军乐队的演奏人员在与军乐指挥系的学生交谈时,肯定了有这首曲子。см.budyonny在回忆录中也肯定了这一点。斯拉夫告别曲弗拉基米尔·索科洛夫владимирсоколов(<прощаниеславянки>;,苏联作曲家出版社,1987版)描述了它在阅兵中是如何演奏的(41):”...从头到尾完全被同一个想法占据。音乐的旋律必须渗透到士兵的灵魂深处,这样士兵的力量才能得到支撑,正义的复仇才能提前到来。混合乐队演奏了《斯拉夫告别》。进行曲的爱国旋律与战士们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当每个士兵离开红场时,他内心深处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热情都印在他的脑海里...士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后面有一些文字,描述了关于瓦西里·伊万诺维奇(阿加普金)的脚被冻僵(在阅兵中)的故事,这在其他很多文献中也有记载。但是,在制作著名的1941大阅兵纪录片时,并没有用到这个进行曲。必须指出的是,在剪辑这部电影时,许多革命前的游行被剪掉了。

今天,斯拉夫告别歌的旋律常常伴随着我们的旅途:伏尔加河上的汽船,特快列车“唐伯夫”(唐伯夫-莫斯科),特快列车“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特快列车“库马尔”(彼尔姆-莫斯科),特快列车“维亚特卡号”(基洛夫-莫斯科)。“Ital Mas”特快列车(始发于伊热夫斯克)、别尔哥罗德-莫斯科特快列车、莫斯科-北京国际特快列车(原注:赤塔外贝加尔边境站)、“尼古拉·科纳罗夫”特快列车(哈尔科夫-莫斯科)(译者注:铁路专家николайкоарёв)辛菲罗波尔站的每一趟列车也在这进行曲的欢送下离开。运行在叶卡捷琳堡小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铁路上的特快列车“年轻的乌拉尔”也在斯拉夫告别曲的音乐声中出发了。此外,满载新兵开往服役地的军用列车,出站时也伴随着这支进行曲。唐波夫将斯拉夫送别歌定为国歌。上世纪90年代,苹果党曾试图让它成为俄罗斯国歌,但失败了。

最后,众所周知,在拍摄《72米》(译者注:72 метра,以库尔斯克号潜艇爆炸沉没为背景)的过程中,有一个暂定的片名:斯拉夫女人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