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童年的记忆

文/初漪

现在很多人提起二人转,就会心生不屑:切,什么玩意,低俗不堪,那根本就不叫艺术,登不了大雅之堂!

但相对于那些高雅的戏曲来讲,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似乎还是偏重于喜欢东北的二人转。

我印象的中的二人转,应该属于传统戏剧,可能和很多人现在看到的不大一样,二人转后来究竟被谁唱坏了,我不知道,但童年里的二人转,依然余音绕梁。

那时,家家户户都安了一个小广播,一个长方形的蓝色盒子,只要一拉开开关,广播里就会传出来播放的二人转。

这是著名的曲目《回杯记》里,王二姐(王兰英)出场时的感叹!

那时听韩子平、郑淑云两位老师的演唱,常常会被带到其中的故事情节中去:

张全木匠一家从洪桐县逃难到苏州城,正好为王府要做木匠活,在监工张三老的撺掇下,王员外认王家张廷秀为义子,后将二小姐需配给他,供其读书后一起和王家大女婿一起赵囊进京赶考,后赵囊心生歹意将张廷秀推落大江,夺走了王兰英送给他的定情之物白玉盅,献宝获得官职,张廷秀被人救后当了八府巡按,假装乞丐私访王二姐,探得王二姐苦等他六年,不离不弃,最后善恶有报,张廷秀抱得美人归……

整个曲目通过两人对唱,曲调自如切换,把整个故事演绎得跌宕起伏,如身临其境,现在我还会哼上几句:

《马前泼水》也是当年常听的,讲的是朱买臣休妻的故事;《包公断后》讲的是包公斩了自己的侄儿,向抚养他长大的嫂嫂赔罪的场景;《西厢记》讲张生和崔莺莺,拉场戏《楼台会》讲的是梁祝、还有单出头《红月娥做梦》……

这些应该是属于正戏,其实正戏前面还有“小帽”,演员边唱边扭,扇子翻飞,手绢飞舞,多以欢快活泼为主,把人的精神头一下就吸引过去了。

那时,除了广播放,到了农闲的时候,就会有村子里搭台唱戏,一连唱上三天三夜。

像我这样八九岁大小的孩子,往往拿了黄瓜、柿子、瓜子,甜秆一类的小食物,三里五里不知疲倦地跑去看,家境殷实一点的家里会带个小板凳,一般家庭的大人孩子都席地而坐。

到了晚上戏台子上挂上几个大的白炽灯泡,一群飞蛾绕着灯转来转去,台上的演员也转来转去。

记得一次晚上,唱的是《楼台会》(讲的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哭坟那一段,祝英台身着白色孝衣,哭得天崩地裂,纵身跳入梁山伯的墓中……虽然知道台上靠的是唱词,根本没有什么墓,但当时真就被骇住了,不敢说话和喘息,终于,梁山伯和祝英台缓缓化蝶出来……

那时还听过看过很多,诸如诙谐幽默的《猪八戒拱地》,宣扬社会正气的《周老六卖牛》等等,每一出戏里都有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小时候的东北的二人转,虽然中间会有几句逗口,但也都是蜻蜓点水,没有什么伤风败俗,挑逗露骨的东西。

作为乡野的文化,茶余饭后的娱乐,二人转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大人孩子哪怕五音不全多多少少都会哼上两句。“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句流传的的话,也表达出平民百姓对二人转的喜爱了。

二人转留给我的不止是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还有淳朴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