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山东省的说唱艺术形式,它以快板、说唱、打击乐器等表演形式为主要特征。
这种艺术形式因其特有的说唱技巧和高度的艺术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山东快书的表演形式主要包括唱念做打四个板块,其中唱指的是主唱者在舞台上用喉咙发出的悠扬婉转的歌声;念则是讲述故事情节的语言;做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人物行为和情感;打则涉及演奏乐器,如锣、鼓、梆子等。
山东快书没有过于繁杂的乐器,常是一个或几个演员,用极简单的道具进行演唱,仅凭一人一板便能开始演出,乐器多为快板或者鸳鸯板。演唱者通常一手(也有用双手的)持竹板或铜板说唱。持竹板者,又称竹板快书。
发展
清道光六年(1826),一些落第举子在临清,编成数回武松故事的唱词,由茌平李长清带回,交其表侄傅汉章。傅借用梨花片伴奏,在老牛大捽缰调基础上创造出特有的韵诵体唱法,于道光十九年(1839),首演于曲阜林门会,以其形式新颖受到欢迎,曾被召进孔府演唱。
清末民初,山东快书艺人队伍扩大,主体书目《武松传》等渐趋完善。20世纪初,出现了荤口表演,对其发展产生过不利影响。三十年代,高元钧、杨立德、傅永昌倡导摈弃“荤口”,增强了曲种活力,扩大了观众面,使其得以在本省及京津、南京、上海等城市流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东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