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中的色彩感知技巧
一、色彩变化的“节奏”
颜色的变化可以体现“节奏”。节奏是艺术的重要元素,朱光潜先生曾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西方绘画艺术中色彩的节奏是通过色彩的强弱感、明暗关系、冷暖关系来体现的。
色彩的强弱感体现了节奏。人看到高纯度的颜色会有强烈的感觉,低纯度的颜色会有微弱的感觉:色系有强烈的感觉,无彩色色系有微弱的感觉:对比度大的有强烈的感觉,对比度小的有微弱的感觉。正是这种强弱感,使得西方的彩画比中国的水墨画更具视觉冲击力。而这种感觉就像音乐中强弱节奏的体验。比如音乐是2/4拍,会给人“力度”的感觉;3/4拍节奏会有一种“力度弱”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色彩和音乐的强弱分别是视觉和听觉感受。但在人们接受的强弱感上是相似的。
颜色的明暗关系表现出节奏。西方绘画色彩中的明暗关系能让人感受到光线的变化。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秩序感,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使图像在光影的变化中清晰。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首先使用了“明暗对比法”,这是一种巧妙利用自然光来创造立体画面的方法。这种对比方法在他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在他的作品中,他将窗户的光线引入室内,作为整体的主线,进一步拉长了画面的空间距离,给人以视觉上的纵深感。可以说,达芬奇对光的巧妙运用是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不仅使画面有了明暗对比,而且营造了画面的立体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逼真、自然。17世纪荷兰著名艺术家伦勃朗将“明暗对比”发扬光大,并使之成为他的标志性技法。在伦勃朗的许多作品中。大部分是深色背景。自由而巧妙地用强光突出画面的主体形象,让次要部分在黑暗中融化。在这种明暗关系的对比下,整个画面融为一体。显示整体节奏。比如伦勃朗最著名的作品《夜巡》,就在画面中运用了光线的效果,让画面的主体——国民自卫军队长(弗朗斯·班宁·科克饰)在画面的中心和最亮的位置凸显出来,而作为次要部分的建筑,则隐约被埋没在黑暗中。
西方绘画中这种明暗层次的对比,类似于音乐中强弱节拍的组合。就像音乐中强拍和弱拍的组合使得音乐呈现出多种姿态。从而突出了歌曲的主题,使得安松有机统一。
冷色和暖色的关系体现了节奏。冷色调和暖色调在绘画中的应用类似于节奏在音乐中的应用。在绘画中,如果整个画面的暖色比较大,会给人一种跳跃、欢快、欢庆的感觉;否则。冷色面积比较大的时候,会给人一种沉稳理性的感觉。这就好比在音乐中,有很多快板节奏,会给人一种愉悦、跳动、欢庆的感觉;更多的慢板节奏会给人舒缓、悠长、抒情的感觉。
绘画讲究画面中冷暖色的搭配,也讲究音乐中快慢节奏的结合。比如鲁本斯的《鲁西普的女儿们》,就神奇地将背景的冷色与人物和马匹的暖色融合成一个自然的整体。
同样,在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最著名的《来自新大陆的交响曲》中,序言中使用了大量的慢板节奏,而说到引子。几个快板节奏的运用成为了歌曲的一大亮点。从而统一第一乐章中的快慢对比。这说明。冷色调和暖色调在绘画中的应用和节奏在音乐中的应用非常相似。
通过以上对西方绘画中色彩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证明音乐的节奏反映在颜色的变化上。
二、色彩构成的“旋律”
色彩构图能体现“旋律”。绘画中的色彩构成与音乐中的旋律构成在强调对比、和谐搭配、表现力等方面有着非常相似的共性。
色彩与和弦在强调对比效果上是一致的。色彩对比和和弦对比在色彩构成和旋律线构成中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表现程度有强有弱。
在色彩构成上,强调色调、明度、纯度的对比。反差越大,效果越明显。如果颜色中的色调差异很小。色彩的对比效果会比较弱,这样的配色会让整个画面显得沉闷、单调、缺乏变化。影响了画面的表达效果;如果色彩上的明暗对比较弱,物体图像的轮廓就会模糊,画面就会混乱。缺乏层次。再者,如果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相等,那么整个画面就会显得不聚焦,没有主次,没有对比。比如梵高在1887年写的《向日葵》,整幅画是明黄色与暗浅蓝色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呈现出虚幻不真实的美。
此外,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黑、白、灰为基调,体现了极大的色彩反差,突出了充满动感和刺激的夸张扭曲的画面,使画面效果突出、生动、有力。
此外,莫奈创作于1873的《阿荣堆的罂粟园》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值得注意的是。莫奈把一小块红色放在深绿色的背景上,增强了色彩的对比效果,而正是那一小块红色给整个画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同样,在音乐中,旋律线的作曲强调“和弦要反过来斜着进行,避免平行结构”。还强调了对比效果。避免单调重复的旋律。只有和弦反转斜放,旋律才会跌宕起伏,充满变化,从而使旋律跌宕起伏。强弱,从而增强音乐的新鲜感和表现力。避免旋律的单调乏味。在旋律线的作曲上,也要避免和弦进行中无变化、无对比而造成的音乐中无主题、无速度、无高潮的现象。
由此可见,色彩构图中的色彩和旋律线中的和弦,在构图原则和强调对比效果上,效果是一样的。
色彩构图和旋律一致,避免不和谐。和谐是最常见和可接受的审美形式。在绘画中,要尽量使整个画面呈现出稳定和谐的完美组合,避免不和谐。比如色调上要避免互补色的交叉;纯净是灰色和肮脏的...虽然这种不和谐的搭配有时会被用来表达恐惧、恐怖和兴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强调的是整个画面的和谐与协调。和谐的画面容易让人的审美接受,符合人们平时的审美习惯。比如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蒙德里安在1912创作的《灰树》,整个画面以中性灰和黑色为主,虽然这幅画在造型上非常吸引人。但这样的画面并不容易被普通大众欣赏和接受。
同样,在旋律线的作曲中,也需要避免和弦的交叉。再者,可以避免旋律中杂乱刺耳的不和谐因素,从而维持整个旋律的秩序,使旋律的表达更加流畅。
色彩上的线条和音乐的旋律线条在表现力上是一致的。线条是绘画构图的基础,旋律也是音乐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线是以不同音高位置的“音符”为画笔的旋律;旋律是以“颜色”为灵感,在不同作曲位置画出的线条。所以在绘画中,画面以暖色为主时,线条多是动态的,向上上扬的。
比如梵高1888的《花瓶里的十四朵向日葵》。以黄色调为主,配以青色和绿色。它构成了一首交响诗和一幅黄色和绿色的画。看起来生机勃勃。在如此生动的画面中,梵高使用的线条大多是向上向上的。
同样,在音乐中,当旋律多为明亮的大小调和弦或大小调和弦或大小调和弦占优势时,那么旋律线多为向上。当画面的色彩产生冷暖平衡的效果时,线条多是柔和的:如果旋律是为了表达平静、柔和、朦胧的情感。旋律线倾向于“水平”方向,比较舒缓。同理。如果画面以冷色调为主,线条通常会向下移动:如果要用旋律来表达悲伤、难过、无奈,旋律线条通常会向下滑动。比如梵高在1890写的《暴风雨的天空》和《麦田》。这期间,梵高心事重重,忧心忡忡。所以画面以蓝绿冷色调为主,蕴含着深沉的宁静感,画面中的线条多为横向运动。
可见,无论是台词还是旋律线,在表达情感上都有着突出的相似性。可以说色彩中的线条进一步强化了色彩的音乐效果。
三、色彩体验的“和弦”
在绘画中,人们对色彩的体验和对音乐的体验在接受效果上是相似的。
色彩体验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比如人一般都能体验到冷色和暖色的区别,但是。所谓冷暖色的区别,是人赋予的,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反应。红色和黄色之所以被称为暖色,是因为人们在色彩体验中将红色和黄色与太阳、火炉、火等相似的视觉特征联系在一起,所以感觉温暖、温暖、明亮。同样,我们将蓝色与冰山、湖泊和流水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会感到寒冷和冻结。
比如上面提到的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给人一种痛苦、恐惧、恐怖的感觉。此外,奥古斯特·雷诺阿在游艇上的工作午宴。以暖色为主,给人以温暖温和、闲散舒适的感觉。
音乐和弦中不同的情感色彩也有差异。一般来说,大调三和弦会让人想起行军的部队和战斗的场景...所以,感觉光明,坚强,顽强。小调和弦让人想起宁静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所以感觉暗淡,柔和,没有强烈的感觉,内敛,不张扬。
此外,在19世纪后期,以惠斯勒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画家形成了色调学派,他们的作品大多属于中性色或冷色,也有一些是暖色。不同的色调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比如惠斯勒的白色交响曲系列1、2、3都是以白色为主色调,而白色作为中性色给人清新、沉稳、优雅的感觉,就像听轻音乐一样舒缓、流畅、宁静。
相比之下,可以说绘画中色调的运用和音乐中和弦的运用在心理接受效果上有着相似的特点。
四。结论
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和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虽然在艺术范畴上属于不同的学科,但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共性。本文从绘画艺术的角度,从色彩变化的节奏、色彩构成的旋律、色彩体验的和弦三个方面来探讨西方绘画色彩中的音乐美。这些典型的音乐因素在绘画中的存在,使得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相互融合,形成有机的联系,从而在艺术表现领域开辟了新的境界。为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的长远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