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案精选
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课前认真准备教案是很有必要的。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教案精选。欢迎咨询他们。
幼儿园音乐教案精选精选文章1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情境中自然地学习童谣,感受童谣有趣的特点。
2.理解儿歌的内容,在小组面前大胆大声地背诵儿歌。
3.感受和同龄人一起玩的乐趣。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童谣内容,通过学、做、说等活动学习童谣。
2.难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大方表演和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PPT演示
儿童读物第6页
儿童作业材料星星糊纸
活动流程:
首先,开始部分:
播放动画《小星星》。在音乐中,老师和孩子一起拍手或转动手腕,引导孩子按顺序坐好,稳定情绪。
二、基础部分:
1,老师演示(1),邀请孩子看图,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问题: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星星在哪里?
2.教师演示(2)请幼儿欣赏音乐,背诵数星星,让幼儿初步感受儿歌的意境。
老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我们再听一遍。
要求孩子在第二次欣赏后尝试背诵,让孩子对儿歌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3.老师通过启发式提问的方式,逐句帮助孩子理解童谣。
天上的星星呢?
洋娃娃在眼冒金星时会做什么?
娃娃怎么数星星?
你数了多少颗星星?
为什么星星多了?
4.教孩子用不同形式的分句背诵。
采用完整教学和分句教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儿歌的内容。
通过个人和小组表演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5.儿童操作活动。
老师:孩子们,你们想成为小明星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小星星吧。
播放(演示3)教师引导孩子在温暖的背景音乐中操作。
在提供给孩子的教材中,鼓励配套操作材料小星贴纸,让孩子自己撕小星贴在额头上。
第三,结语部分
引导幼儿模仿星星的动作,配合歌曲《数星星》的音乐做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园音乐教案精选2活动目标
1.能够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演唱方法。
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唱法,在活动中控制好自己的唱法。
3.能够大胆地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幽默特征。
要准备的活动
歌曲《老鼠画猫》音乐及图集。
活动过程
一,引入谈话
1.老师:小朋友见过老鼠吗?老鼠长什么样?见过猫吗?猫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听听歌曲中的猫。
2.老师唱歌有完整的伴奏。
第二,学会唱歌
1.展示图集,帮助理解歌词。
老师:老鼠画的是什么猫?
2.引导孩子看图集,唱歌。
3.孩子们听音乐寻找歌曲中的滑音,用马克笔在地图上标出滑音的位置,并学习唱滑音。
4.显示重复标记,用钢琴伴奏演唱。
第三,以歌曲表演的形式表达歌曲的幽默风格。
老师:我们也来做一只小老鼠,边唱边跳起来,这样就能边唱边表现出小老鼠得意、快乐的样子,好吗?
四、活动结束
一边听音乐,一边走出活动室,一边表演。
幼儿园音乐教案评选评选3活动目标
感受优美舒缓的催眠曲。
试着用连贯的声音和轻柔的动作唱一首歌。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软枕的意境。
通过听、唱、玩、跳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要准备的活动
体验准备:幼儿已经会唱《小枕头》这首歌了
材料准备:活动挂图、音乐CD、枕头、围巾。
活动过程
1,故事指导
(1)展示图片,让孩子观察,说出图片上是什么,发生了什么。
(2)老师总结:正当大家玩得开心的时候,门外传来了妈妈的脚步声,宝宝赶紧上床睡觉了。这时,母亲来了,唱着轻柔悦耳的摇篮曲。(稳定情绪)
2.不同摇篮曲欣赏
(1)问题:孩子知道什么是摇篮曲吗?
(2)老师和孩子一起欣赏2-3首经典摇篮曲,并随之摇摆身体。(与孩子产生共鸣,知道这样的歌是摇篮曲,初步感受到优美舒缓的摇篮曲)
(3)孩子听过哪些摇篮曲?(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拓展孩子对摇篮曲的理解)
(4)老师示范表演,唱摇篮曲,动作粗暴,声音洪亮。问题:宝宝这样唱摇篮曲能睡着吗?(总结摇篮曲的特点,旋律轻柔平和)
3.情境体验
(1)抱着你的枕头,轻轻摇一摇,轻声唱《小枕头》这首歌。
(2)男女生轮流扮演妈妈和宝宝的角色。
妈妈:拍拍宝宝的背,唱个小枕头当摇篮曲。
宝宝:用围巾盖住被子,让它听起来像睡着了。
4.游戏:带宝宝去公园散步。
(1)问题:天气这么好,带着带枕头的宝宝去公园玩。宝宝饿了怎么办?遇到朋友和朋友的孩子怎么办?怎么把宝宝取出来?需要注意什么?用行动表现出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肢体动作,可以示范幼儿模仿,或者幼儿示范,老师和幼儿一起模仿,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边唱边演,演2-3遍。表扬大胆、连贯、温柔的孩子,鼓励孩子参与活动。
5.结束活动
“我们一起把小枕头带回家吧。”把枕头放回你的床上。
幼儿园音乐教案精选4 I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欢快的情绪和节奏特征。
2.能够有控制地用肢体动作和乐器表达音乐的节奏和内容。
二、活动准备
打字机的图片和视频,清脆的铃声,在键盘上跳舞的CD,节奏图集。
三、活动过程
1.通过对两首不同性质的音乐作品的比较欣赏,可以初步感知这首乐曲《打字机》欢快活泼的风格。
2、完整欣赏,通过自己打字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孩子了解打字员的工作场景,理解音乐的内容。
3.尽量用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情绪和节奏。
(1)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打字员的动作,并尝试通过拍手来表现“叮”的声音,从而初步感知音乐的难点。
(2)展示节奏谱,借助文字准确感知和读出节奏。如:哒哒哒哒哒。
(3)边看图集边听音乐,用拍手拍腿的动作准确表达音乐节奏。如:拍拍腿,拍拍腿,拍拍手,反复练习。
4.尽量用乐器有控制地表达音乐。
(1)展示铃铛,引导幼儿控制乐器的音色,展示“叮”的节奏。
(2)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看节奏谱,试图用敲钟的短音来表达音乐中的“丁”。试着有控制地演奏一种乐器。
(3)加入键盘,幼儿练习扮演不同的角色:一组打铃,另一组用键盘表现打字节奏。可以交替播放。
展示鸟的图片,引导孩子把“鸟”送回家。老师和孩子们会一起把树上的鸟画贴在一起。
幼儿园音乐教案评选5活动目标
1,通过视听、律动、绘画、游戏、情境表演、节奏打击乐等形式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2.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音乐之美。
3.鼓励孩子尝试改编和创造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
要准备的活动
经验:员工基本知识。
材料:录音机、磁带、乐谱。
活动过程
首先,复习歌曲。
1,一起唱歌。
2.拍手唱星谱。
3.拍手唱五线谱。在活动中再次熟悉音乐的主题。
二、音乐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片段。
1,认识音乐家——莫扎特。
2.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意境。
老师引导孩子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三、师生共同打造“小星星的梦”。
1,老师示范创作,孩子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变化。
2.儿童改编音乐主题或转换形式进行创作。
当一部分孩子创作时,老师一边踱步,一边引导其余孩子感受音乐的变化。
启发孩子将之前美术活动中“自制星娃”的体验转移到音乐创作活动中。教师为孩子的创作活动提供支持性服务,如提供音乐软件、准备小型乐器等,方便孩子即兴创作。
第四,总结。
鼓励孩子大胆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大胆评价同龄人创作的优点,互相学习。
思维延伸点:
能通过对音乐的感知和想象,尝试改编和创造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