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上有哪些普通人不了解的奇闻逸事?
1. 闭店效应(Closing-time Effect):“酒吧打烊前的女孩最好看”
研究者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在酒吧临近打烊时觉得异性更有吸引力,而这一现象与酒精浓度的变化无关,)。他们分析说,这可能和稀缺原则有关。当某件事物非常稀缺、难以获得的时候,人们会觉得这件事物更有价值,更想要获得它。而随着酒吧快要打烊,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他人也会因此而显得格外具有吸引力。
2. 多比效应(Dobby Effect)——我们会因为内疚而自我惩罚
内疚是一种以获得他人的谅解为目的的情感,当这个目的无法实现的时候,人们有时就会代替(想象中的)受害者进行自裁。昆士兰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在拒绝他人之后,心怀内疚的人愿意把手在极冷的冰桶中放更长的时间,并且会在事后表示,自己的内疚感因疼痛而得到了缓解(Bastian,Jetten, & Fasoli, 2011)。这种用自我惩罚的形式来减轻内疚的行为又称作多比效应,来源于哈利波特中因内疚而不断伤害自己的小精灵。
3. 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越愚蠢的人越不容易发现自己是愚蠢的
这个效应是由两位研究者的名字命名的。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表现为“对自己无知这件事本身的无知”。他们因而沉浸于虚幻的优越感中,以为自己比大多数人都优秀。康奈尔大学的Kruger和David Dunning曾经分别测试了人们的幽默感、逻辑推理能力和语法水平,发现:那些表现最差的人,评价自己能力的准确性也最差。就算给他们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他们还是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在之后的研究中,就算研究者公布了答案,最差的参与者还是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中最差的。Kruger 和Dunning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能力高低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具备了某种能力,真正了解这项能力是什么,才有办法对自己是否掌握这种能力做出精确的评估。不具备该能力的人,因为不了解这个能力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更遑论认识到自己的欠缺。
4.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电梯的关门按钮有时候真的不管用
你有没有想过,电梯里的“关闭按钮”是不是真的能加快关门速度?斑马线上的行人按钮到底有没有减少红灯时长?写字楼里的空调调控器,有没有真的在调整制冷温度?其实,这些按钮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实质上的作用,那些不能真的帮助电梯门更快关闭的关门按钮唯一的作用,是给我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控制感。心理学家们认为“安慰剂效应”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可能是因为:当人们相信这个东西/这件事情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大脑中就会自动分泌类鸦片活性肽和多巴胺等物质,使得我们感觉更好(Wager & Atlas, 2015),换句话说,这些按钮/控制器,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改变了客观的温度,而是改变了我们的主观感受——你不那么焦虑/烦躁了。
5. 曼德拉效应(Mandela Effect)——人们可以被集体植入虚假记忆
Fiona Broome发现,自己不是唯一一个认为曼德拉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死在监狱里的人。2010年(这个时候曼德拉还活着),她甚至表示她还记得,自己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曼德拉葬礼和之后所发生暴乱的报道。而所谓曼德拉效应,指的就是人们集体相信一个虚假的历史事件真实存在的现象。其中的很多人甚至能够清楚的描绘出当时事件发生时的情况,他们自己在做些什么(McPherson, 2016)。人们之所以会集体产生这样的虚假记忆(对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的记忆)与几个因素有关。首先,与大脑“存储”和“提取”记忆的方式有关。记忆专家表示,这是一种记忆的混合现象。一段记忆的细节信息分散地储存在大脑里,当我们回忆时,我们会用自认为合理的方式,重新组合细节信息,形成一段记忆叙事(narrative)。如果一些细节模糊了,大脑甚至会将其他记忆中的细节拿过来,填补这段记忆的空缺(Vance,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