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北琛的人物经历

三十多岁的尹北琛,从小学习舞蹈,并考入省艺校专攻表演,毕业后进入省话剧院。十年间,尹北琛勤学苦练,排演了《丢手机》、《母亲》等重头剧目,先后获得湖北省首届新人新作优秀表演奖、全国“七艺节”表演奖等大奖。忆往昔,尹北琛感慨万千:“我父母都是学理工科的,他们起初并不同意我搞文艺。后来,爸爸跟我说,如果坚持走这条路,必须要有真本事,‘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尹北琛半开玩笑地说:“我的资质很一般:不是出身文艺世家,没有很俏丽的外表——属于‘先天不良’!要想有成绩,只有靠勤奋了!”

考艺校时,为了练好小曲表演,尹北琛将自己关在排练厅,一练就是一下午,终于顺利通过考试;排演《丢手机》时,尹北琛饰演单身妈妈,为了找“感觉”,她每天买零食逗院子里的小朋友叫她“妈妈”;排演《母亲》时,尹北琛饰演向警予,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她一头钻进图书馆,研究史料;刚到《都市茶座》时,“湘妹子”尹北琛的武汉话还不太溜,她便经常到老汉口走走,用武汉话练习顺口溜“老刘坐66路到六渡桥,买了一堆绿豆糕”……一路走来,尹北琛凭着勤奋笑到最后,毫无争议地成为汉味小品大军中的“花木兰”。 2001年,尹北琛调入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开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生涯。

“这学期,每周上三天课,***18节,我跟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说起学生,教语言课的尹北琛立即眉飞色舞起来,成功溢于言表的喜悦,甚至超过她当演员取得的成绩。因为语言课非常枯燥,尹北琛便寓教于乐,把学生们觉得厌烦的段落编成小品、故事,让学生们自己演,感受语言的表达。

有一次,一名学生上台讲故事,讲着讲着竟激动得哭了。原来,尹北琛无意中改编的故事,恰恰与他的经历非常相似。下课后,这个一向都很倔强的男孩向尹北琛敞开心扉,解开了多年的心结。

任教多年,尹北琛交了不少“学生朋友”。课堂上,尹北琛教学严格,是严肃的尹老师;课堂下,尹北琛变成了大家的好朋友,大一点的孩子干脆直呼她“北琛姐姐”。找工作、谈朋友,学生们都愿意找尹北琛讲讲,“每当给了他们真诚的建议,帮助他们找准了人生的坐标,我突然会从心底生出一种像在舞台上成功表演了小品时的那种成就感!”

当然,尹北琛也很感激这些孩子,“他们青春的笑脸、富有激情的表现,时时刻刻感染着我。”她认为,只要跟这群可爱的学生们在一起,她就能永葆青春。而她最大的梦想,正是希冀着“桃李满天下”! 尹北琛的父亲是汽车工程师,母亲是会计师,对她的教育很民主、宽松。

尹北琛自称小时候特别内向,看见熟人不敢说话,低头就跑。母亲除鼓励外,一有空闲就带她到同事、邻居家串门,平时见到熟人,老远就热情地问好,给她做榜样。渐渐地,她也开始主动和人打招呼了。

尹北琛说,小时候,父母从不陪她做作业,只从门缝里看一下,知道在用功就可以了。考试考砸了,也不会打骂,只会帮着分析和总结经验。 尹北琛的儿子,在武汉外校读高二。

儿子3岁时,学会了玩电脑游戏,尹北琛不反对,只是事先规定好时间。让她开心的是,因为玩游戏,儿子无师自通学会认字,“他要不认识游戏人物的名字,就不能玩了”。

“孩子不能太依赖父母,我就要儿子自己拿主意。”到了上学年龄,家门口有几所小学,质量都不错,尹北琛就带儿子到每所小学参观,并把学校的教育理念讲给孩子听。最后,儿子自己选择了其中一所。

上小学时,儿子都是自己清理书包。有一天,儿子忘拿卷子,给尹北琛打电话,央求送过来,她拒绝了。“要让他感到事情的严重,学会自己安排生活”。儿子受到惩罚,受到震动,不再要父母提醒,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完成。 学艺要让孩子张扬个性

“表演讲究天性解放”,可看到一些学艺的孩子,被家长强迫着来,被家长压制,“这样孩子的天性就会被束缚,表演还能有激情和张力吗?”尹北琛建议家长多给孩子一点空间,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

很多家长喜欢把老师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记录下来,然后指点孩子,其实表演没有约定俗成,你越指点,孩子越紧张,反而不容易正常发挥了。 让孩子走自己的路,拿自己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