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意味着什么?

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指的就是南音。

南音至少有800年的历史。是目前所能考证的最接近原貌的音乐表演形式。保留了汉晋唐宋时期中原古乐的遗风,被专家誉为“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20世纪80年代,华盛顿大学国家音乐学院收集了世界各地的民间音乐,并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论是:“中国的音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国的音乐中,南音是最古老的。”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泉州乃至中国最重要、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发源于福建泉州,在闽南语中传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汉晋唐宋时期中原移民将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神韵的文化表达。

南音起源于唐代,形成于宋代。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代以前传统而古老的民族唱法,演唱者和表演者的二度创作非常随意,而南关的演奏也保持了唐宋时期的特点。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我国古代音乐体系丰富完整的一大类音乐。

歌唱形式

泉州南音以右琵琶、三弦、左孔笛、两弦的形式演奏和演唱,中间为拍板,演唱,符合汉代“丝竹更和谐,节日表演者唱”的和声歌曲表达。其宫池记谱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谱法的遗存。卧琵琶、十目九段笛、二三弦拍板等。

他们还遵循古代乐器的遗产。南音的器乐、和声音乐有2000多首,既有晋、清时期的商业音乐,也有唐代的大曲、法曲、燕乐、佛教音乐,还有宋、元、明以来的抒情音乐、戏曲音乐。南音是用标准的泉州方言古语唱的,发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的音韵。唱的时候注意咬字吐字,回韵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