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音乐:特征、风格与发展

浪漫主义是文艺创作的一种基本方式,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从整体上看,音乐的浪漫主义时代是一个以音乐风格为基础的松散划分的时代,尤其是18年末到20世纪初的时期(1940s可视为一个参考下限)。

浪漫主义音乐有几个很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个性、情感、自由、欲望、爱情。人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人有独立的思想和感情,人有一种天然的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的需求。这些个人情感的表达最终指向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欲望——对于浪漫主义来说,最重要的欲望之一就是爱。

浪漫主义音乐有两大主题:怀旧和幻想——他们非常热爱历史;而幻想是从自由到欲望的必经之路。这些幻想包括英雄(理想人物)、童趣(自由单纯)、野性(天马行空、孤独寂寞)、田园(宁静平和的归宿)。

说到浪漫主义,就不能不回顾一下古典主义的风格和特点。浪漫主义追随古典主义,两者在风格上有相当大的差异。古典主义崇尚结构感、平衡感和稳定感(或永恒感),以达到人们对整个过去,尤其是基督教之前的希腊历史文化的怀念。它的主题是对古典文化和精神的崇敬、信仰和理解。因为文艺复兴的信念是我们的文学理想在希腊时代。18年末到19年初,新古典主义的核心虽然不再是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再现,但依然是以严峻的主题为基础。而浪漫主义则崇尚个体、自由、未来,希望解构和失衡。它更个人化——你怎么想,你怎么做,你怎么决定你的感觉。它强调个人的精神价值和对外部世界的独立批判和思考。这种表达方式非常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两位画家的代表作品——雅克·达维特和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直观地反映出两种创作理念的差异。

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画家,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

霍勒斯是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与邻近的古利茨人作战。除了战争带来的伤害,更难的是——双方一直有通婚关系。为避免大规模战斗,双方领导人达成协议,双方各选三名勇士出战,罗马和阿尔伯特的最高主权由胜负决定。霍勒斯兄弟被挑选出来与敌人战斗。画面描绘了老贺拉斯给三兄弟分发武器,三兄弟伸出右手,对着剑发誓。画面构图严谨,背后的建筑渲染出古罗马的肃穆。三兄弟和老霍勒斯占据了画面的主要空间,而右下方勇士的母亲和姐妹们则伤心欲绝,泣不成声。这个故事和这幅画的主题是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玛拉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是雅各宾派的主席。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只有每天泡在洒了药的浴缸里,才能缓解病痛。浴室成了他最常去的办公场所。1973七月13被反对雅各宾党的保皇派暗杀。玛拉的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愤怒,震惊了达威特。他以极其写实的风格描绘了玛拉死亡的真相,画面充满了悲剧气息。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1774-1840)是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画家。

与雅克·达维特的作品相比,弗里德里希的画更加个人化,天马行空,没有一点深刻的历史和文明的痕迹。观者的第一印象不是赞叹,而是很容易把自己代入画中的人物——他在想什么?他看到了什么?他是什么心情?充满不确定性。而他的画更多指向的是当下而不是历史,而是人物在这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与古典主义相比,浪漫主义没有太多的典故和当下的政治根源。浪漫主义更贴近个人的内心,也可以从其绘画构图和形象轮廓的角度去理解。相对于构图严谨、意象丰富而立体的古典风格,弗里德里希更喜欢不那么写实的画面和孤独的意象,在景观中较少使用华丽庄重的建筑和家具。仿佛在孤独和荒野中,我们可以思考周围一切的意义,包括这一刻和生命。这更接近我们大脑的识别模式。大脑记住的不是照片那样严谨细致的画面,而是模糊的色彩和轮廓,所以更接近人的灵魂。

但需要注意的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不是完全不同的,只是反映了人们对艺术和文化的不同视角和思考。它们共同构成了时代的变革。

音乐是纯音的艺术,人类选择的是自然的声音。你只能理解和感受,却很难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因此,音乐与情感,尤其是内心生活高度相关。

浪漫主义标榜的是个人*,在这样的氛围中独立思考和建构,形成了一个充满幻想的广阔视野——在浪漫主义者眼中,音乐不过是这样一个艺术理想的巅峰。黑格尔曾在《美学》一书中提到,音乐是高度形而上学的,但只属于精神层面,无私而无限。音乐与人心的这种无限接近,使音乐成为整个浪漫主义时期都渴望的艺术理想。这一时期音乐发展极快,也正是通过这一点,音乐才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其实浪漫主义也被标榜为“精英风格”。真正主导浪漫主义时期的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伟大作曲家的作品,而是流传在大街小巷的轻音乐,而轻音乐也被当时很多主流作曲家所诟病。所以官方的浪漫主义不是大众宣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