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三篇】
蒂希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学习演唱歌曲《数*》,激发学习兴趣,准确把握和表达歌曲的意境。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地演唱儿歌《数字*》,为歌曲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能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大方的表达自己,也愿意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二、教学重点:
1,能以轻松愉快的声音唱出童谣《数*》。
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圆点的节奏和连续十六分音符的使用,以及发音的清晰和灵巧。
四、教具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带。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过程:
(一)教学组织
老师和学生互相问好
(2)进口:
老师:同学们,我给你们读一首小诗。请猜猜这首诗描述了什么动物。
“独坐池塘如虎,乘凉树下养神。如果春天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子敢不吭声?”
(青蛙)
老师:这是*13岁写的诗,名字叫《念佛蛙》。我们一起来读吧。
问题:谁知道青蛙叫什么名字?(*)
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有趣的关于*的歌曲。你想学吗?
那我先考考你。仔细听着:
请认真听,老师有问题要考你。
想一想,算一算,看谁最敏感。
一个人有几张嘴?多少只眼睛和腿?
老师:答案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来听这首歌。(展示题目)
(3)学会唱《数*》这首歌
1,听范唱:
问题:歌曲的意境?
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四川民歌蜀*。
2.阅读音乐(显示音乐)
(1)老师和学生一起数杠。
(2)观察乐谱中的彩色部分。
问题:哪两个条应该是相同的(绿色,*,蓝色)?
(3)乐谱中有一句话没有重复。是哪句话?(老师用它唱歌)
(3)师生唱曲。
3.阅读单词:
(1)教师模本阅读
(2)后续行动
说:你觉得哪里有点难读?
(3)用点线和十六分音符教阅读节奏。
(4)一起读
(5)老师解释歌词:
问题:这首歌的歌词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解释:*荷花李在太平年不喝水浮在水面上)(创设情境)提示:开心点,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4.歌词:
(1)师生合唱
要求:老师带色唱,学生不带色唱。
(2)老师再唱一遍。
注:唱出跳跃的感觉。
发声法(不要露齿而笑:应该像青蛙的叫声一样响亮,但不要像青蛙的呱呱声一样露齿而笑)
(4)学生齐声歌唱。
(5)指名道姓地唱。
(4)歌词的延续
两个*...
三个*...
总结:
同学们,大家应该知道*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你猜怎么着一只普通的昆虫一天能抓70多只害虫,一个月大约2000只。一年大约可以消灭15000只害虫。但是他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看到他们受到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他们)。
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做最好的。保护环境靠每个人。
全唱:要求:带着对青蛙的爱唱。
展开:
老师:因为大家都很喜欢青蛙,所以有很多唱青蛙的民谣。我们来听一首山东民歌《花*》。问题:歌曲的意境?(开朗活泼,幽默)
(播放“花*”视频)
偏激
教学目标1感受《大头娃娃》这首歌欢快的情绪。
2.一首歌的四个乐句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3.知道停顿要短而轻快;歌曲设计与演唱中的动态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首先,老师让几个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老师,用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兴趣。
(2)大头娃娃老师简介:感受《大头娃娃》这首歌欢快的意境。
学习唱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一首歌的四个乐句。
(1)听歌,感受愉悦的心情。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和第二个短语的异同。这两个短语基本相同,除了结尾的两个音。跟老师仿照歌曲的前两个乐句,注意用八分音符的节奏演唱。通过无附点和有附点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唱出有附点的八分音符;也可以唱的力度再大一点。
(2)带点唱八分音符对学生也有帮助。用视唱练耳唱第三个乐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乐谱,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虚线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唱出旋律,最后知道停顿的唱法。正确唱出第三个音程并不容易,老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个乐句与哪个乐句相同,然后让学生自己唱第四个乐句。
3.知道停顿要短而轻快;歌曲设计与演唱中的动态变化
学唱歌词
(1)唱歌词前,老师先引导学生区分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每个乐句的结尾要呼吸。
(2)第三个乐句要能唱出“连”和“敦”的对比。
(3)用表情完成歌唱。
(4)让几个学生唱歌,其他学生认真听,认真评价。
(5)唱歌,用动作表达四个短语。可以提出,因为第二个和第四个短语完全一样,所以动作应该是一样的。
展示歌曲
(1)老师让几个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跟着舞台上的歌一起表演,其他同学唱歌。同学们互相评价对方的唱功和表演。
(2)最后老师边唱歌边表演。注意唱功。
提索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和音乐的欢快意境。
教学难点:
在《林中铁匠》中感受两种不同的情绪。
教学工具:
课件,打击乐器,录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进口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教师操作:播放音乐的录音。
学生活动:完整欣赏整首歌。
第二,第一次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意境
阶段目标:完成初步听音,理解音乐的基本情绪。
学生回答:这首曲子前面部分的速度慢一些,后面部分的速度快一些。
过渡:回答得好。这段音乐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但是故事的内容要你们自己去听。你干菜说音乐前面部分速度慢,那我们来听听这部分。听完后,请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教师操作:播放音乐的第一段录音。
第三,分段欣赏音乐
阶段目标: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容,感受音乐的意境。
1,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学生活动:听旋律的第一部分。生:时间是早上,地点是在森林里。老师:怀念森林的风景是怎样的?生1:很安静。生2,很漂亮,有树,有草,还有各种各样的花。有美丽的花,蘑菇和很多雾。过渡: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音乐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清晨大森林的美景,新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所描述的场景。黎明破晓,沉睡的森林醒来。
老师操作:弹奏旋律的第一部分。
学生活动:再次欣赏旋律的第一部分,跟着旋律走。
过渡:刚才,我们仔细欣赏了第一首曲子的第一部分。作曲家以缓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展现了大森林美丽的晨景。
2.欣赏音乐的第二部分。
过渡:现在让我们欣赏音乐的第二部分。请听第二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的区别。这部分音乐在速度、节奏、力度、情绪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老师操作:播放第二段录音。
学生活动:欣赏音乐的第二部分。生:速度较快,力度较强,节奏鲜明,旋律跳跃,情绪开朗热情。过渡:学生们说得很好。这首曲子告诉我们主人公的职业。让我们听一听,听听你能听到什么声音。老师操作:再放一遍第二段音乐。生1:有三角铁的声音。生2:有敲东西的声音。我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看来是趁热打铁了。老师:请说出音乐的名称。生:森林的早晨,快乐的一天,神奇的铁匠。小结:这首曲子叫《森林的铁匠》,也叫《铁匠波尔卡》,是德国作曲家米利斯创作的一首描述性作品。音乐描绘了清晨森林的宁静气氛和铁匠打铁时欢快的心情。这种音乐非常生动,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老师:你知道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生:小提琴,长笛。概要:这是一首管弦乐。
第四,完全享受音乐
阶段目标:完全享受音乐。
过渡:现在让我们充分欣赏音乐《森林中的铁匠》。请跟着音乐做动作。
老师操作:播放课件,看课件,听音乐,和学生一起做节奏。
老师的问题:今天我们欣赏了音乐《森林铁匠》。欣赏过后你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1:工作愉快。
学生回答2:劳动光荣。
摘要:今天我们欣赏了德国作曲家梅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森林中的铁匠》。通过欣赏,我们明白了劳动的光荣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