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音乐学院教务处电话
二。Xi安音乐学院简介Xi安音乐学院是一所培养音乐艺术专业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全国11独立音乐学院之一,西北地区唯一的独立高等院校,隶属于陕西省教育厅。
学校位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Xi安,东临大雁塔,西接丝绸之路起点,北靠长安古城南门,南临大兴善寺。学校创建于1949+00年6月,与共和国同龄。前身为贺龙元帅在晋绥边区创办的“西北军政大学音乐系”,是为适应解放西北战略,培养文艺干部而产生的。1950更名为“西北艺术学院”;1953,改组为“西北艺术学院”;1956分别成立音乐、美术两个系,音乐系转制为“Xi安音乐学院”;1957,学院迁至Xi市南郊雁塔区长安中路现址;1960年正式命名为Xi安音乐学院,改革开放前更名为陕西艺术学院。1980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成立Xi安音乐学院。
这所学校经历了漫长的艰辛和曲折的过程。在68年的发展中,学校秉承“德育为先,音乐为美”的校训和“和而不同,出类拔萃”的办学理念,同时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动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学校总占地面积89547.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8.9万平方米。教职工527人,全日制学生4542人。学校现有12个教学单位,包括音乐教育学院、现代音乐学院、音乐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系、管弦乐系、民乐系、声乐系、钢琴系、舞蹈系、视唱练耳教研室、基础系、艺术理论研究室。此外,还设有研究生部、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信息中心及附属中学、图书馆、陕西爱乐乐团等直属单位。还有交响乐团、交响管乐团、民族乐团、合唱团、Xi安鼓艺术团、秦征艺术团等大学生艺术实践团体。“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是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现拥有艺术理论、音乐舞蹈两个一级学科,均为省级优势学科,其中“音乐舞蹈”下辖的“长安音乐学校研究”为省级特色学科。10本科专业中,有5个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两个学科12个硕士授权点,覆盖学校全部57个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2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陕西省专家1人,艺术人才1人,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三五人才”5人,省级名师8人。其中两人入选教育部音乐舞蹈学科、艺术理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有16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有254人。
学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金奖;意大利中提琴比赛大奖;国际双簧管乐器协会比赛一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金奖、合唱金奖;中国文华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音乐金唱片奖;央视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金奖、合唱银奖;中央电视台钢琴小提琴比赛钢琴金奖;中央电视台电视舞蹈大奖赛铜奖;文化部中国民族器乐演奏一、二等奖。五年来,通过学校参加社会业余音乐培训考试的人数达654.38+0.2万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高度重视艺术实践和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交响》杂志创刊于1982,是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音乐学术季刊,现列为《中国核心期刊概览(第6版)》。
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依法办学示范学校”、“省级文明校园”。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陕西、服务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和发展道路。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和谐,坚持特色发展、高地建设、国际视野,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形成了以周秦汉唐音乐文化、陕北红色音乐文化、西北地域音乐文化、秦派音乐文化为代表的办学传统。一是以历史文化研究为基础,在Xi安鼓乐、汉唐音乐史、丝绸之路音乐文化、陕北音乐文化研究、唐代乐舞、中国秦雪等领域培养了一批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和高水平的专家。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在安鼓乐、陕北民歌、秦民间音乐等方面培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和创造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力量。二是基于地域文化交流,在音乐创作和演奏方面成立了赵继平音乐工作室和乔建中音乐地理和中国音乐地理研究工作室。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一带一路”音乐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