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的两个层次是什么?
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情感的直接体验。当我们听到一段音乐时,它所表达的情感,伴随着欣赏者的情感思维,自然产生了一种体验。突然而又极其强烈的声音会让人大吃一惊;细、弱、慢、滑的声音会让人产生放松、稳定、失望、叹息等倾向;一连串快速、昂扬、逐渐高亢的声音,会使人感到紧张、热烈、兴奋、昂扬、愉快、充满希望等;一两个很长很弱的长音会让人情绪稳定,情绪紧张;反之,如果这种长音逐渐很强,就会让人产生向往和向往的感觉。当我们听到一段快速活泼的音乐时,我们会从该乐器所演奏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愉悦、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当我们听到一个缓慢的、哭泣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伤的、苍凉的感觉就会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涌动。广泛的音乐让人感觉舒服;无拘无束的节奏给人一种开放的心态;细心的歌词让人沉思;忧郁的曲调让人回首往事...这些伴随音乐感知而来的情感体验,我们称之为感知直接体验。
“情感是美育的过程和归宿”。没有情感的音乐只是一堆杂乱的音响,没有情感的表演者和欣赏者就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在欣赏过程中,如果欣赏者只有对音乐作品的直接情感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音乐的基本感受,但往往会局限于对情感的情感类型的体验,而不能更深刻地体验到音乐感受的内在含义。也不能达到体验欣赏过程,提高欣赏水平、能力和审美水平的目的。因此,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进一步要求是要有理解和领悟的参与。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理解音乐情感的内在含义,即超越感性去欣赏音乐。
二,理性欣赏音乐的体验
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历史等相关内容。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对欣赏音乐会大有裨益。比如在欣赏长征交响曲《飞越泸定桥》第三乐章时,让观众回顾红军长征飞越泸定桥的历史片段,了解红军是如何攻占泸定桥的。(泸定桥被攻占的背景是什么?红军能否顺利渡过大渡河,关键在于夺取泸定桥的控制权。泸定桥的关键作用在于它是唯一跨越天险大渡河的桥梁。历史上太平天国的石达开最后在泸定桥附近的安顺场被清军消灭。蒋介石也梦想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粉碎敌人包围前后部的阴谋,红军必须迅速夺取泸定桥。正是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左路军前卫红四团迅速接受了夺取泸定桥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有了对这一背景的了解,我们在欣赏音乐时就能更好地想象作品的情节和音乐形象,从而理解作品。再比如《如歌的行板》的欣赏,这几乎是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有时候人们简直忘了作者还写过别的作品。《行板如歌》是一部复杂的三部曲。1869年夏天,柴可夫斯基在乌克兰姐姐的庄园度假。有一天,我听到石匠在窗外唱一首古老的民歌。他被这首歌深深打动,录了下来。这首民谣是Vanya坐在沙发上。从歌词来看,显然是一首枯燥而悠闲的小曲,但柴可夫斯基以其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从这首歌的旋律中感受到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于是在行板中将其作为这首乐章的主旋律。演奏这首曲子时,弦乐器都配有静音,沉闷而内敛,是精神痛苦的表现。当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1876听这首曲子的时候,不禁流下了眼泪,钦佩地说:“我已经触及到了遭受巨大苦难的人们的灵魂深处。”通过这种介绍,观者可以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