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十三农民的个人经历

2008年,河北唐山玉田县13位农民兄弟,感动了13多亿中国人。

隆冬时节, 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袭击我国南方,13位农民兄弟在除夕之夜悄悄踏上千里驰援灾区之路。当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冰雪中的孤城湖南郴州时,全中国人的视线都被他们吸引,全中国人的心都被他们的义举感动。

几个月后,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刚刚洗去抗冰抢险征尘的他们,又出现在北川抗震救灾第一线。与此同时,全国约有20万名志愿者赶往灾区。有人指出,这次大地震引发的新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志愿者行动,与年初以宋志永为代表的“十三义士”赴湘救灾的志愿行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年多过去了,再次走近这13位农民兄弟,我们重温的不仅仅是感动…… 来到东八里铺村时,宋志永正带着王金龙在“宋志永农民专业合作社”忙活。如今,宋志永是东八里铺村的村主任。

“除了几个外出打工的,小分队成员和家属都在这个合作社做事。”宋志永说,这是他们创下的第一份产业,等有了收益,他们会加大投入去做爱心事业。

看着大片的土地,20岁的王金龙满眼憧憬。13人中,他年龄最小,变化却最大。他说,以前作为农民,他的“理想”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可现在不一样了,两次救灾经历不但锻炼了意志,也开阔了眼界。“其实咱农民也能干点啥!”他说自己现在的人生定位是“做一个新时期的高素质农民”。“金龙的素质的确提高了很多。”宋志永告诉记者,四川抗震救灾归来,他们从灾区带回的246名失学孩子平时的生活就由王金龙照顾。“跑前跑后半年多,不要一分钱报酬,还常自己垫钱给孩子们买东西。”

和年轻人不同,年龄最大的王加祥则表现出一份老人特有的淡定。“外界说我们得到了多少荣誉,出了多大名,可那些表扬、那些荣誉,说到底与一个农民有多大关系?我们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该干啥活计干啥活计。”63岁的老王告诉记者,当初从灾区回来时,村里人一见戴着大红花的他们,马上拍着膀子招呼“大兄弟回来了”,然后一起去喝酒。这就是村里人最朴素的欢迎仪式。

不过老王也告诉我们,灾区之行让他多了个“孙女”。那是去年5月30日晚上,他们在四川电视台做完赈灾节目到一家饭店吃饭,一个17岁的当地小姑娘见到他就抱着他哭,不停地说:“王爷爷,你们真好!”之后,他便和小姑娘成了“亲戚”。逢年过节,小姑娘都会给他发来祝福短信。“还是当好人好啊!”老王说,经历两次救灾,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体味到了“当好人”的乐趣。

“我们还是原来的我们。”宋志永说,无论获得多少荣誉,见过多大世面,大伙儿的农民本色没有变;如果说思想上有了变化,那就是做人的境界提高了。“现在不论13个人在干啥,只要一说是去做好事,没有一个掉队的!” 13农民的义举感动了国人,荣誉也随之纷至沓来:河北省“爱心使者”、中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然而,一些非议之声也随之出现——— 有人说他们的义举有“作秀”之嫌。

“啥叫‘作秀’?”每当有人提到这个词,宋志永都脸涨得通红:“说实在的,我们这些农民心目中就不存在‘作秀’这样一个词儿,更不明白是啥意思了。”

他说,最早有报纸就他们的事情做了一整版,题目就叫“做事还是作秀”,队里的兄弟杨国民看后,哭得跟泪人似的。“为啥?委屈!”

宋志永说,当初去湖南救灾,他们没有受到任何人的策划和指令,完全是 一种自觉自愿和自发的 行为,他们甚至为自己这种行为忐忑不安,担心没人接待,担心找不到活儿干。出门的时候也只是在村里开了一封介绍信,然后悄悄动身,就如同邻里乡亲谁家修房盖屋一样,去帮助和一锹泥、搬一块砖……“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只要埋头干就行了。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分得清好歹。”说到这些,宋志永抑制不住有些激动:“有一点,我非常想说,要是我们这是作秀,那么中国13亿人全来作秀就好了。”

成名后的苦恼还不止这些。13位朴实的农民兄弟大多表示,现在明显感到压力越来越大,这压力很大一方面来自更多求助者的要求和期待。

宋志永提起一件小事。抗震过后,有个人慕名到玉田求他帮忙,可他正巧去了北京,说第二天会回来,谁知道第二天北京的事情没有结束,没能回玉田,结果他收到这位求助者发来的一条短信。短信内容大概是宋志永你不是一个真正的爱心人士,你就是为了扬名。宋志永说,虽然后来这个人在村里深入了解情况后,向他道了歉,但想起这事,他仍会感到委屈。

像这样被误解被苛求的事很多。下雪了,大街上没人打扫,网络上的贴吧里马上就有人抱怨:13个农民跑哪儿去了?为什么不扫雪?村外的道路坑洼不平,也有人说,13个人为什么不去修路?

委屈归委屈,而事实上,他们一直在力所能及地做着。今年4月底,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即将开园,得知后期保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13位农民兄弟立即分头召集家人和亲朋好友,最后组成了一支60人左右的农民志愿者队伍,由玉田赶往南湖工地参加奋战,在他们的感召下,这支志愿者队伍很快扩大到200多人。 “当初去湖南救灾,我们只是用农民最朴实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心情;而现在,帮助别人、奉献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终生追求的事业。”宋志永说,两次救灾经历,不仅让13个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更让他们有了一个***同的目标。

他告诉记者,从灾区回来后,市里、县里对他们很重视,不仅把他们村列为“科学发展示范村”,还先后投资300多万元,为村里修了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基于对他们的信任,村民又选举宋志永担任村主任。

“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做大村里的产业园。”宋志永说,搞产业园是以绿色环保理念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主要是给村民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用科技来带动村民***同致富。目前产业园面积186亩,万头养猪场、苗木区等已初具规模。“总想帮很多人,但自己的实力有限,等产业园有了收益,我们就可以去帮扶更多的人。”

一年多的时间里,宋志永和他的小分队创办了“爱心网站”,通过网络帮扶困难群体;在玉田县特教中心设立了“爱心扶助基金”,帮助残疾儿童解决生活困难。今年4月,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又捐资12万元,在唐山市慈善总会设立了“宋志永爱心志愿服务基金”,专门为唐山市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支持。宋志永说,建爱心基金的初衷,是让更多的人理解、关心志愿者,同时也带动更多的人发挥光热,奉献爱心。

从去年9月5日开始,每周星期五晚上,唐山市民总能从当地电视台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在主持节目,他就是宋志永。

宋志永告诉记者,唐山电视台去年8月筹备公益电视节目《情暖唐山》时,负责人专门找到他,希望他担任节目主持人,他考虑到自己是农民身份且文化水平不高,委婉地拒绝了。后来这位负责人一再给他做工作,说明这档公益节目是为弱势群体服务的,他只好答应先试试看。没想到一试镜,大家对他的评价不错,宋志永就这样干上了。同时他还和其他爱心人士***同演唱了该节目的主题曲———《因为有情,所以温暖》。如今,他还把这首歌教给了身边许多人。

眼下,宋志永正在策划一个全国范围的“爱心传递公益大行动”,希望以“播撒志愿种子,传递爱心接力,弘扬民族精神,展现和谐中国”为主题,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13位唐山的农民兄弟组成的“唐山青年志愿者突击队”让13亿人都为之震撼。于是,13亿人的力量有多大,这13个人的力量就有多大。

他叫宋志永,32年前他是地震中的受害者,32年后他是地震中的志愿者。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的当晚,宋志永从电视上看到震区的惨烈景象再也坐不住了。32年前,3岁的宋志永遭遇唐山地震,是上海的医疗队挽救了他的生命。32年后,千里之外的震痛让他一遍遍想起老父亲临终前嘱咐他的话:“咱要还人家的情,别的地方有困难一定要帮。”

就在12日晚上,宋志永不顾一切地出发了。从唐山到北京、郑州、西安、成都,宋志永的救灾之路辗转但从没反复。他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地震灾区。

14日凌晨5点,宋志永在绵阳下了车,并决定到最需要人手的北川去。15日,唐山的其他12名农民兄弟组织了一批捐款赶到北川与宋志永会合,穿梭于北川重灾区的废墟中。在北川灾后最关键的3天时间里,这支突击队***救出25名幸存者,挖掘出遇难者遗体60多具。

5月21日,晓坝镇上200多名灾区孩子要转到云南去上学了,宋志永和志愿者们凑了1万多元交给校长,临走时和孩子们一起唱起了国歌,这位黝黑粗壮的唐山汉子终于忍不住放声哭了一阵。

宋志永说:“跟着我干的这些兄弟都不容易,许多人家里都欠了好几万外债,我现在家里还在租房子住,就靠老婆的工资养活孩子,兄弟们的家属有意见我们只能不做声,可在这,我一说为孩子们捐款,一下又凑了1万多元,我的心直颤哪。”是什么让宋志永和他的弟兄们这样义无反顾?“图啥?图个心里踏实。一条生命值多少钱?几万元换得回一条生命吗?账不能这样算。”宋志永曾这样说。

他们是中国13个最普通的农民兄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是中国13个最坚强的农民兄弟,在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伤痛之后,自强不息努力发展;他们更是中国13个最懂得知恩图报的农民兄弟,在5·12地震之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千里赈灾路。

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巧合,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固执地认为,这不是巧合,而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