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主题是什么?

音乐主题是一首乐曲(段落)中最重要的思想,即音乐的核心。它是音乐思维的“种子”,多以歌唱性较强的旋律形式出现,具有个性鲜明、表现力强、音义概括相对完整等特点。优秀的音乐主题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主题这个词有话题、作文、讨论的意思。它最早是在16世纪由意大利音乐理论家佐利诺用在音乐中的。他指的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与变奏相关的旋律。后来,在赋格和主音音乐中,主题常常被表示为全曲的开始。

一般的规律是,音乐的主题出现在音乐的开头(或引子之后)。在微型音乐作品中,主体往往是音乐本身,如陕北传统民歌《蓝花》。小型作品一般只有一个主题,由两个以上乐句组成,如以“没有* * *(曹火星歌词)就没有新中国”为开头的八小节两乐句。还有很多其他情况。在大中型作品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代表不同的音乐人物,引起对比,多以段落的形式出现。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何、陈刚曲)的呈现,由一个主主题和一个次主题组成;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有十六节“欢乐颂”主题。

音乐主题的典型特征主要取决于主题的节奏、音调和风格,分为抒情型、幽默型、欢快型和戏剧性型,每种类型都突出地表现出“共性中的个性”,给听者留下深刻印象。记忆音乐主题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欣赏者必须首先掌握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