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乡迷了路作文
我在家乡迷了路
春节前的一个日落时分,我竟然在家乡县城迷了路。幸亏东南西北的方位千古不变,孩子他妈的叮嘱明确具体:某街某酒店。安步当车,绕县城半个圈子,终于与孩子他妈会合,参加了她的朋友我的熟人的聚餐会。席间闲聊中,我的迷路成了大家的笑谈。
按说我出生在这座县城,并且在其中居住了四十多年,是地道的老县城人;何况孩子他妈反复叮嘱:出门后乘2路公交车向西行,并可以随时打的等等。老县城遇到新问题,令人尴尬且值得一笑。所幸,迷路后尚有路可走且可以走路,走到了餐桌前。
出门后,在2路公交车站牌下站了近二十分钟,不见2路车及的哥身影,满街灰尘中有我很2的身影。终于来了一辆又一辆出租车,回应我的热情招手,是的哥的冷漠及麻木,或置之不理或摆手说是要交班。在县城领略到省城的哥风范,不知道是欣慰还是无奈,仅知道我很尴尬。
这件事说明:县城变化日新月异;公众服务不咋的。几条不宽不窄的新街道,不大不小形状各异的广告招牌,貌似城市繁荣模样,让我想起曾经在省城迷路的尴尬;县城的哥的省城的哥风范,更让我体味到在省城被拒载的尴尬。禁不住,怀念前几年那随处可见、招手即来的三轮麻木车。确定的是,麻木司机没有的哥的冷漠及麻木。
看来,县城人要享有省城人的公众服务,还得付代价(比如我的迷路及尴尬)。当然,在省城我也曾有迷路且被拒载的尴尬。记得在合肥的一次例似经历中,我曾拨通市长热线,值班者很热情并且表扬我:拨市长热线者,是个好市民。其实,我很想到县长热线的表扬,没有争表扬的原因是担心,倘若县长热线象的哥样冷漠、麻木,我会更尴尬。因为,生活提示我,没有尴尬只有更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