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

“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有关于教育孩子的名言。几千年的传承,导致了之前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孩子就是家长的附庸品,老子说什么,孩子就要听什么。孩子的反抗就被视为叛逆,过多的体现了孩子对父母的不尊敬,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忽略了家长对孩子的不尊重。导致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创伤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却浑然不知。读樊登老师的《陪孩子终身成长》这一章节里,又一次让作为家长的我们得到了深刻的反思。

点击阅读:让孩子变得更好的要素是什么?家长给予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你这里有错,你哪里有错。你不应该这么做,你不应该那么做。你就不能不这样吗?”

无论我们是孩子的时候,还是我们有孩子后,我们经常会被用到,或者用到类似的语句。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或许脑海里面头认为家长,老师就是一个监督者,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躲避,家长还有老师来挑我们的毛病。似乎我们身上有数不尽的毛病被家长看不顺眼。而似乎这种传统的火眼金睛的技能又被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了下来。

点击阅读:是溺爱还是真爱?帮助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是父母的责任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可能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一个致命的缺陷,或许所有做家长的都有这样的通病。究其原因,因为无论是当时我们的父母还是现在身为父母的我们,对于孩子保有的期望都是超出实际的,不切实际的,不实事求是的。一个孩子未出生,你就对他的未来充满了你自以为是的规划,希望他成为科学家,成为商界精英,成为各种精英。于是乎,你就要求他在学校一定要学习好,各种好的。

我们可能都忘记了,我们的家长在我们小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对我们满怀期待可又没有实现呢?是的,一定是这样的。当初的那些所谓的期待,都实现了吗?都是一出出《伤仲永》的悲剧,当然我们根本就不是仲永,最起码仲永在小地时候还是被人公认的神童。我们呢?我们只有父母认为我们是神童而已。

点击阅读: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优秀的原因是什么?陪孩子终身成长的心态

孩子是最单纯的一类人群,一个轻微的鼓励,或者认可,孩子立刻就能生龙活虎起来,忘记之前的所有烦恼。这一点我在陪伴我的孩子过程中深有体会。每次他遇到不会的拼音,或者汉字,他都不愿意去读,我每次都会拿一些他非常熟悉的汉字开始让他来读,然后对他进行一通表扬和赞扬。告诉他,这些对于他来说和容易,学习另外几个汉字也不难,而且读会了之后还能收到大家的仰视,大家的赞扬,大家的夸奖。于是,孩子就在这种被烘托出来的气氛下,主动开始了学习。

点击阅读:对孩子的爱的真正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就是不附加任何条件去爱

我们要主动的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焰,为孩子助燃。而不是一直在挑剔,在讽刺,在使用“激将法”这种已经非常落后的手段。“激将法”只能打击孩子的自信,浇灭孩子内心的火种。我个人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为我小的时候经常被这样用到,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家长一定要用这种讽刺孩子,打击孩子的心理战术来激励孩子呢?他们就不怕孩子破罐子破摔,直接逆反你吗?

当然,物质奖励这种方法也是一直以来,包括现在,还都在使用的方法。就和马戏团里面驯兽师一样,每完成一个动作就给一颗食物一样。想想真的可怜。孩子久而久之也会为了要某样东西去完成家长的任务,当孩子没有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是不是就不再去做了呢?这么一想的话,这种物质激励的做法确实是不妥当的。

点击阅读:教育孩子这个典型的复杂体系,进化的过程却有着简单的内核

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炫耀,炫耀自己的知识,炫耀自己的经历。还美其名曰说是给孩子传授经验。还有很多父母因为自己的学历,地位的原因,总居高临下的对孩子说他的厉害之处,然后指责孩子的不作为。

孩子总是生活在这样的“压迫”之中。每天都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无法超越,致使最后孩子自暴自弃的也不在少数。

点击阅读:斯德哥尔摩效应?难道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会发生吗?值得反思

越是受到刺激多的孩子就越显得叛逆,这确实也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回想一下我们当初,是不是就是这样呢?每当被人指责说你不如他的时候,实际上能有几个孩子是奋发图强,潜能一下子被激发,任督二脉被打通的呢?我们最多的反应就是,真烦啊,又来了。

点击阅读:让孩子终身感到恐惧的冷暴力如何避免?无条件的爱,足够的耐心

激将法的错误使用,往往是造成孩子迅速堕落的主因之一。孩子是需要鼓励的,是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孩子才能更加茁壮的成长。孩子来到这个世间,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未知的,你可以引导他,心心向阳,也可以让他变得黑暗。

我们都讨厌那种,每天就知道挑你毛病,每天就知道指责你,每天就像一个检察官一样的人在你的身边。让我们不知所措。试想,当我们刚学会开车的时候,旁边做一个经验老道的司机,一直在指挥你开车,一直在骂你,你的心里面会好受吗?能开好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