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西方古典音乐和19世纪的西方浪漫音乐各有什么特点?
18世纪下半叶,“启蒙运动”传遍欧洲,成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自由”、“平等”、“理性”成为这场运动的思想核心,成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旗帜。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其音乐风格反映了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因此,人们在音乐史上常把18世纪下半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古典乐派”的音乐风格可以概括为简单亲切的音乐语言;清晰对称的结构形式;音乐中不断强化和深化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与民间音乐的密切联系。这种音乐风格基本代表了这一时期欧洲音乐的总体特征。另一方面,“维也纳古典乐派”在交响音乐和歌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了这一时期欧洲音乐的最高成就。因此,18世纪后半叶是“古典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流派是继维也纳古典音乐流派之后的一个新流派,产生于19世纪初。在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创作表现出对主观感情的推崇,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想和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区别在于,它继承了古典作曲家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比如,它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之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主张一门综合的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的表达,作品往往带有自传色彩;作品充满幻想,描写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自然是平静的,没有矛盾,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关注戏剧,研究民族民间音乐文学,从中汲取营养,作品有民族特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继承了古典乐派,但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夸张的手法也大量使用。在音乐形式上,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有很多乐章主题单一的器乐,以器乐小品为主,如即兴、夜曲、练习曲、叙事、幻想曲、前奏曲、歌词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华尔兹、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作品中,钢琴曲居多。声乐作品中有大量的艺术歌曲,许多声乐作品串联起来形成组曲,如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就是浪漫乐派的创新艺术主题。和声是表达浪漫色彩的重要工具。不协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七、九和弦及半音、转调在音乐中的频繁出现,扩大了和声的范围和表现,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作了多乐章标题交响曲和单乐章标题交响曲,它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形式。浪漫的关注音乐以其独特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音乐严谨、优雅、端庄的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电影或版画,那么浪漫的音乐作品就像水彩画和彩色油画。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一种是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