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乞丐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做工挣钱,还在乞讨?

走在街上,我们会常常遇到乞丐。

有年幼的,有白发苍苍的,有残疾的,也有油腔滑调的。。。

记得作家毕淑敏曾经搞了篇随笔,《坦然走过乞丐》。“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

这一幕,城市中生活的你有没有目睹过?

你的心灵曾为此震撼过嘛?

有这样的骗子吗?这样沧桑的一只手伸出来,你如何忍心让她空着收回?

在我们无法判断对方是否骗子的时候,能否有“宁可错给,不愿错过”的柔情和心量呢?

我该如何走过乞丐?

有手有脚却要作乞丐,因为职业乞丐有“钱”途.....

在我们城市,繁华的大街上经常会遇见乞丐,不知为什么我看到他们总会心疼,不管他们是不是骗子,我都会施舍给他们。不过有时候,我看到那些四肢健全的人,不免有些厌恶,他们既然有手有脚,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的施舍呢?还有一些人贩子,总喜欢把盗来的小孩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大街上乞讨,有些人们是看的出来的,但看看那些风餐露宿的可怜的孩子,不免有些心痛。哎……什么时候人人都能解决温饱问题啊。

乞丐,他们乞讨的也许不是为了能够温饱一顿的面包。他们借别人的怜悯不劳而获,吸引别人注意并获取他们的信任,甚至“城里磕头,家里盖楼”发家致富。“职业乞丐”利用市民的爱心以乞讨为生财之道,让城市相当多的市民十分厌恶。一个刚好摆脱了乞讨者纠缠的市民对笔者说,如果真是有身体的残疾,我们应该同情他们,但是他们中很多的人有手有脚,却纠缠我们要钱,真是莫明其妙。

现在行乞的人成分很复杂,真假难辨,在遇到有人行乞时自己的心情总是很矛盾:给,怕上“职业乞丐”的当;不给,又怕耽误了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当我见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或是奶声奶气的娃娃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给他们一些钱,哪怕我已经知道他们是骗子,我也不忍心让他们骗不到钱!这可能就是我的缺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