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音乐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灵魂?
音乐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灵魂,是戏剧的命脉。一部剧的声乐好不好,能不能吸引观众,基本上决定了一部剧的生存和发展。歌剧作曲家应该具备歌剧理论的基础知识,因为歌剧作曲不是独立于歌剧之外的音乐创作,不了解歌剧和歌剧整体艺术特征的作曲家是做不好歌剧音乐的。
音乐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灵魂,是戏剧的命脉。一部剧的声乐好不好,能不能吸引观众,基本上决定了一部剧的生存和发展。中国的戏曲音乐是一笔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财富。戏曲音乐与方言的密切关系不言而喻。纵观中国戏曲音乐的历史演变,其实可以看作是其地域传播的互动传播——元代是南北戏曲的交汇期,明代是昆山腔、弋阳腔的主导期,清代是梆子腔、皮黄腔为北戏大家的时期。
这种“互动”(当然无法避免)实际上是中央“国变”在戏曲美学中的投射。这使我们从根源上认识到,戏曲音乐的基本声腔系统是以瓯越方言为基础的南曲和以晋陕方言为基础的北曲。任半堂先生写《唐逗》,认为闽南、晋南保存着古代戏曲的韵味,可能是南方音乐的源头,也是北方音乐保存的根本。
南北方戏曲的基本体系随着方言的分布而不断分化,这使得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地方分化”成为其因再现而繁荣的显著特征。我们今天谈戏曲艺术,不仅会认为它是中国特有的,还会认为它有地方之分,以至于“地方戏”成了除北京、昆明之外的戏曲艺术的统称。从音乐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戏曲基本属于昆曲、京剧、梆子、皮黄腔四大声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