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阎崇年,因“美化清朝”被小伙掌掴,现在情况如何?

人生道路上,那个道路是崎岖不平的,但是我有一条,磨难闯过来,坎坷战胜它,一直往前走。——阎崇年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思想和文化的开放,人们开始对于过去的历史更加精细地研究,但是由于人都是不同的,自然想法也就不尽相同。

在我们所看过的史书和相应的电视节目中,要说起对文学的研究和探讨,最知名的就要数《百家讲坛》了,在这里我们认识了易中天、于丹、钱文忠等等。

但是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被称作是《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他就是阎崇年,他对于清朝历史的研究特别的独具一格,但是也由于他“美化清朝”竟然当众被别人扇耳光,这其中非又有什么样的缘故呢?

出生平民家庭却对中国历史十分着迷

阎崇年1934年出生在山东蓬莱的一户渔民家庭,自幼跟随着家人在捕鱼农作,很小便可以独立地干活,让大人们都很放心,渐渐地到了上学的年纪的阎崇年悄悄地喜欢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阎崇年从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中文历史系,开始专注于对文学历史的研究,他开始跟随着老师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不仅要把历史研究透彻,还要向大众人民普及中国的历史文化。

但是这时候却开始赶上了我国十分艰难的时期,在这个时间中不少人遭受了苦难和伤 害,而阎崇年也是一样,在1963年阎崇年被下放到农场进行改造,但是这也不能抹杀掉他对于文学的热爱。

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仍然找各种办法看书,不巧的是有一次他被领导抓住了,领导质问他为什么要看这种书,他说他就是喜欢文学,不忍心的领导便把他安排在了夜班,这样他也有更多的机会看书。

也许对于别人来说这十年的日子是十分艰难的,但是对于阎崇年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十年,他才能更好地看书,更深刻地研究历史的问题,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

阎崇年一生都觉得人应该敬畏历史,他自从上中学喜欢上历史以后就执著于对历史的追求和研究,做了无数的学术论文,而且一直是精益求精,在他看来好的论文和学术研究不仅要对于现在的历史有价值,而是在无论过了多少年以后仍然读起来有价值,激发人的思考。

而阎崇年一直都专心于研究清朝和满族的历史,由于长时间生活在北京,而这个地方的清朝历史文化痕迹又相对明显一点,所以阎崇年便对于清朝更加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想要推广文化就仅仅靠着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阎崇年开始向着其他的渠道进行发展。

《百家讲坛》一举成名

2004年已经快70岁的阎崇年出现在了《百家讲坛》,在他之前《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直谈不上是好的,甚至在众多娱乐性节目中居于后位,但是自从阎崇年参加了节目以后,节目异常火爆,有不少人都专门等着看他的节目听他讲历史。

很多人都觉得阎崇年红得太晚了,真的是可惜,但是对于阎崇年来说,他更为关注的也不是所谓的大红大紫,这些虚名对于一位学者来说还是不足轻重的,对于阎崇年来说上电视节目更重要的就是把自己所学到的,研究到的文学历史回馈给人民百姓,让大家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和历史。

在节目中的大火是一方面,其实在清史研究的各位学者和学界中阎崇年早已经是大家所熟知的了,只是我们不在文学界不了解其中的关系而已。历史研究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为了大红的结果,所以人们在对待阎崇年大火的这件事上的观点还是有点片面的。

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中推出《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个系列就有37场演讲,使得节目的收视率一路飙升,成为当时科教频道的大热栏目。

随后2006年阎崇年再次在《百家讲坛》中推出《明亡清兴六十年》系列,收获了一众粉丝,更是在2008年推出《康熙大帝》系列和2012年的《大故宫》系列,由此还推出了几本书籍,让人们不光是乏味地学历史,而是看见了在历史中有趣的文化,让历史变得趣味横生。

因“美化清朝”备受争论

当然人有名气了,被关注的多了,也就会有着褒贬不一的评论,有人觉得阎崇年对于清朝的历史分析地彻底,但也有人觉得他是在“美化清朝”。

因为清朝确实在历史中的地位比较特殊,在清朝的时期既有着康乾盛世,又有着晚清的衰败懦弱,所以不少人对于清朝是又爱又恨的,而阎崇年也因此遭到了伤害。

担任《百家讲坛》的主持人之后,阎崇年更加用心地做节目,而且也在各地签售书籍,一次在无锡的新华书店阎崇年正在给热心的读者签名的时候,突然间不知道从哪里闯进来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冲到阎崇年的面前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就开始扇阎崇年的耳光。

在场的人都十分震惊,赶紧叫来保安控制住此人,而阎崇年更是受到惊吓久久缓不过神来,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阎崇年的论说中有不少“美化清朝”的嫌疑,由于内心不满所以才这样做的,也着实让人吓了一跳。

在阎崇年的讲解中,确实有不少和人们在某些历史上所不契合的地方,当时清军入关时,为了夺下城池建立政权做过不少十分血腥的事,而流血和战争又是朝代更替所必然经过的历史,这是人们都无法改变的。

但是阎崇年在不少言论中把这种暴虐的屠杀说做是历史文化融合的必经阶段,让很多人都觉得他在这一方面缺乏人性,这也是正常的,毕竟历史是发生的事情,但是如何评论却要看后人们自己的想法。

那位男子的行为也确实是太过激了,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上要批判继承,尽量地保持客观公正,如果什么事都加入个人色彩,难免就会歪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