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延边州的主要人物都有谁

有一些历史人物,你可以参考一下:

尹东柱(1917—1945),朝鲜族著名诗人,原名尹海波,吉林省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人。1925年入明东小学,1932年考入龙井恩真中学,1934年12月,发表诗《生与死》、《一只蜡烛》、《没有明天》等三篇处女作。1935年9月,入朝鲜平壤崇实中学,10月发表《空想》。1936年,尹东柱回到龙井,转入光明中学,先后发表《小鸡》、《扫帚》、《基督教少年》、《撒谎》、《吃什么活着》等诗篇。1938年4月考入朝鲜汉城延禧专门学校,1939年在朝鲜日报上发表散文《射月亮》和诗《遗言》、《弟弟的印象》等作品,代表作有《序诗》、《新路》,1941年提前毕业。1942年,尹东柱入日本东京立教大学文学部,后转入同洛社大学。1943年7月,以朝鲜独立运动分子的罪名,被下鸭警察署逮捕。1944年3月,被判二年徒刑。1945年2月,尹东柱在福冈刑务所逝世,时年29岁。短暂生涯中,***发表117篇诗和散文。 成为了抗战时期爱国主义者的典范。 吴大澄: 光绪六年三月(1880年4月)吴大澄为三品卿衔,赴吉林随同铭安帮办一切事宜,旋即改为“督办”。吴大澄于6月行抵吉林,即与吉林将军铭安商酌防务事宜,于整军吏、守边强边等方面多有建树。1885年6月8日,吴大澄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澄、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含补立“土”字牌,添立“啦”、“萨”、“玛”字界牌和一至十八记号;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从而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及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珲春人民为纪念爱国大臣吴大澄谈判胜利而建立的。石刻正面篆书阴刻“龙虎”二字,左下竖刻“吴大澄书”,字体流畅,气势磅礴。吴大澄于谈判期间曾多次书写“龙”、“虎”二字,抒发其“龙骧虎视”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刘建封:  又名刘大同,字桐阶,号芝叟道人,芝里老人。有“天池钓叟”雅号之称。山东安丘(原属诸城县)人,清末贡生刘建封,奉天候补知县,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四年(1908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爱国官员刘建封任勘界委员,到延边实地进行踏查,勘查奉天(今沈阳)、吉林两省界线兼查长白山三江(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之源。刘建封为长白诸峰命名后,欣然写下的著名诗篇。“白河两岸景清幽,碧水悬崖万古留。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不须鞭石渡沧海,直可乘槎向斗牛。欲识林泉真乐趣,明朝结伴再来游。” 吴禄贞(1880年——1911年11月7日): 字绥卿,湖北云梦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1896年怀着为国雪耻的志愿,毅然投军。随后入湖北武备学堂,肄业。与孙 武、傅慈祥等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成为挚友。1898年,被推荐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1902年毕业归国,任武昌武普通学堂教习、会办。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秘密翻印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革命书刊,散发到学堂、军队。1911年11月,袁世凯指使其死党周符麟用二万元收买了吴部下马步周和其他几个军官。7日凌晨,马步周率几名打手闯进吴的住所将其枪杀,然后又割下吴的首级,以便向主子请功。1912年3月14日,在上海张园举行的追悼大会上,孙中山在祭文中写道:“代有伟人,振我汉声。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爱国民主革命者,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多方面的才能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威望 杨林(1898—1936、3、23): 朝鲜族,1925年加入中国***产党,参加革命军第一次东征,任营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央干部团参谋长,护卫中央首长,打开血路冲锋在前。到延安后任红十五军七十五师参谋长。1936年3月23日,在对日作战率部渡黄河东征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 童长荣(1907一1934): 1925年加入中国***产党。1931年调东满地区,任中***东满特委书记,和朝鲜革命者一起,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1934年3月21日,在汪清与日本侵略军遭遇。突围中,因疾病未愈,由坚决不肯先行离去的朝鲜族姑娘崔今淑背着,在雪夜中艰难前进。终因行动困难、弹尽力竭,与崔今淑一同壮烈牺牲。时年27岁。 陈翰章(1913—1940): 满族,1932年加入中国***产党。1939年7月,抗联二军四师、五师合编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陈翰章任三方面军指挥,发动了著名的安图大沙河、敦化寒葱岭战斗,沉重打击了敌人。1940年12月8日,陈翰章率领30多人,在镜泊湖一带坚持游击战,因叛徒告密,部队被日伪军重兵包围于小湾沟,陈翰章在突围战中,弹尽力竭,壮烈牺牲,时年27岁。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人民为了记念为国捐躯的“镜泊英雄”,于1946年8月15日把半截河屯改成翰章屯,并在敦化县政府院内建起了陈翰章纪念碑。 魏拯民:(1909-1941) 1927年加入中国***产党。1935年1月,中***满洲省委派他到延边,2月,选为中***东满特委书记,5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政委。将抗联一、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后任副司令。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后,抗联一路军的重担落在魏拯民肩上,由于斗争环境艰苦,魏拯民积劳成疾,重病在身,他仍坚持率领部队征战东满、南满,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1941年3月8日,在桦甸县夹皮沟抗日部队密营里因病去世,时年32岁。 朱德海:(1911--1972) 朱德海,朝鲜族。1931年加入中***党员。从事抗日救国斗争。1939年到延安,在八路军三五九旅任指导员。后任延安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总务处长。1945年抵达哈尔滨,任朝鲜义勇军第三支队政委。1949年3月,调任中***延边地委书记兼专员公署专员。1952年9月3日当选为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政府主席。1955年12月自治区改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后任州长、州委第一书记,还兼任州政协主席、军分区第一政委、延边大学校长等职。 1954年当选为吉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1964年12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是中***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