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城?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著名的音乐城市和国际旅游胜地,位于该国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多瑙河畔,在维也纳盆地。蓝色的多瑙河从市区静静流过,风景秀丽,景色优雅。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这座城市,辽阔的东欧平原从东面与之相望,这里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爬上阿尔卑斯山的山麓,维也纳森林连绵起伏,尽收眼底。从多瑙河流域可以远眺喀尔巴阡山闪亮的绿色山峰,辽阔的平原就像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波光粼粼的多瑙河从中流过。维也纳环境优美,景色迷人,被誉为“多瑙河女神”。

维也纳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公元1世纪罗马人在这里建造城堡,1,654,38+0.37年成为奥地利公园的第一个城市。13世纪末,城市中出现了大量宏伟的哥特式建筑,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和15世纪后欧洲的经济中心。18世纪,随着艺术的繁荣,维也纳以“音乐之城”闻名于世。

维也纳市区面积4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5万。房屋依山而建,布局层次分明,各种风格的教堂错落有致,使这座美丽的城市保持着浓厚的古老而肃穆的色彩。维也纳从内城到外城依次分为三层。内城是老城区,街道狭窄,鹅卵石铺成,纵横交错,两边是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的建筑。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子塔的尖顶矗立在蓝天下,在高楼稀少的市区显得格外醒目。环绕内城的内环线宽50米,路边生长着各种树木,两侧是博物馆、市政厅、议会、大学、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内环线和外环线之间是城市的中间层,这里有密集的商业和居民区,也有教堂、宫殿等建筑。外环线以南、以东是工业区,以西是别墅、公园、宫殿,一直延伸到森林边缘。在城市的北面,多瑙河在靠近内城的地方流淌。在多瑙河和多瑙河运河之间,有一个岛屿区,那里有公园、游乐园、体育场、码头和车站。位于城市北部的多瑙河公园也是游客聚集的地方。多瑙河公园里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多瑙河塔。这座塔有252米高。塔楼里有两部快速电梯。游客可以在45秒内从底部到达塔顶。塔顶有室内咖啡馆和室外咖啡馆。从塔顶放眼望去,英雄的阿尔卑斯山和多瑙河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随着塔顶的自动旋转,你可以在40分钟内将维也纳全城尽收眼底。这里既有繁华的都市风光,也有田园风光,游客常常会忍不住赞叹:“好美!维也纳。”

只要提到维也纳,人们自然会想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约翰·施特劳斯的名字,因为它是著名华尔兹的故乡,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发源地,一直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美誉。18世纪是欧洲古典音乐维也纳学派的中心,19世纪是舞蹈音乐的主要发源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音乐家来到这里生活和从事创作和表演活动。漫步在维也纳闹市区,几乎随处可见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城市中的许多街道、公园、剧院和会议厅都以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维也纳的环路是音乐大师雕塑最集中的地方。

在环城路周围的城市公园里,矗立着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雕像。施特劳斯以创作三拍圆舞曲而闻名,被誉为“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一生中还创作了很多用优美的音乐语言描绘维也纳人情的名曲,如《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莫扎特的雕像位于内环路的皇宫公园中心。他是奥地利的天才音乐家。在他短暂的36年职业生涯中,有1/3的时间是在维也纳度过的。他的许多著名歌剧,如《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和《后宫的诱惑》都是在维也纳创作的。贝多芬的雕像矗立在内环路的广场中心。他是德国人。他年轻时来到维也纳,度过了大半辈子,创作了《英雄交响曲》等许多著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