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音乐播放器
这次还试用了索尼借来的Walkman A30系列中的A35,与A10代进行对比,感受一下索尼对A30家族的改变有多大。
不同于A10和A20的轻薄和依赖实体按键,A30的设计引入了WM1系列使用的新一代嵌入式接口和3.1英寸大屏的触控设计,多少让人联想到F880一代和Z1000一代的关系,但相比A30和WM1系列的水平差距
与A10和A20相比,A30更宽更厚一点,F886略减版。正面没有实体控制键,音乐播放、音量等接口改在机身侧面,虽然A35?内置存储只有16GB,但microSD卡还是可以扩展的。充电接口和传输仍然使用Walkman系列长期使用的WM口,可以通过可选套件WMC-NWH10作为数字转盘输出到USB DAC。
台湾省还推出了一整套五色两型保护套,不仅可以让偏爱同色的朋友选择同色护套,还可以混搭;翻盖从四个角覆盖机身,完全不影响I/O。甚至还相当方便的退出存储卡,使用高速读卡器存储音乐;硅胶保护套完全覆盖机身,LCD右上角的充电灯孔被预留,存储卡盖也被打开,方便取出存储卡。
如前所述,A30的操作界面采用了类似WM1的系统界面,基本使用逻辑颇为相似,同样通过上下左右滑动调出各种界面。虽然需要适应习惯了A系列9网格界面的用户,但也不难理解。不过相比A10成熟的嵌入式界面,A30的操作界面还是有点不流畅,滚动歌单的感觉略显明显,应该有后续改版的可能。
?
但是,毕竟产品定位不同。A30的界面还是能看到传统A系列随身听的一些特殊功能,包括WM1系列前所未有的功能,比如语言学习机,听广播。另外它还保留了播放电影的功能,不过这些功能应该不是作者用的。
此外,A30系列还拥有与A20系列相同的主动降噪耳机支持。购买A36套装或A35搭配索尼的NW750或Xperia的NC750等5针专用耳机,即可开启软件中的主动降噪功能。与Xperia智能手机需要手动选择降噪模式不同,A30的降噪功能类似于A20?同样,你可以选择自己判断和调整降噪强度,具有更先进的自动化和个性化功能。
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A30最重要的是使用新一代S-MASTER HX树作为扩展架构。烧友对前几代数码随身听的批评之一就是耳机输出太低。即使到了顶级的ZX2,输出水平也只有15mw左右,而A20只有10mW,很难满足使用更高级耳机的用户。
A30系列新设计,S-Master HX,虽然没有达到WM1系列至少60mW+60mW的高输出,但是一口气超越了ZX100和ZX2,达到了35mW+35mW。或许与一些廉价的高质量播放器相比仍然不是一个可观的输出,但在输出提升的同时,A30依然拥有flac 24bit 96kHz无损文件30小时以上,DSD 2.8MHz连续播放25小时的高续航水平。
A30系列在硬件设计上也是维持A20的高级材料。基板采用金属填孔技术印制厚膜铜箔,使电路中的信号传输减少干扰。此外,基板和边框采用定制的导电螺丝,使接地可以延续到机身的边框。元件采用索尼为音频开发的高纯度无铅焊料,电池也用低电阻电线连接到电路板上。在S-Master数字放大器架构的电源部分,使用了五个来自松下的POSCAP贴片钽聚合物固态电容。但它基本上是A20级材料的延续。
然而,A30有一些改进。全信社设计的框架采用更刚性的铝挤压一体式结构,可以减少电流干扰,抑制多余振动。此外,A30还采用了双时钟设计,基于44.1kHz和48kHz进行CD/DSD和标准PCM采样,让不同格式的音乐聆听更加完美,满足高分辨率生成音乐文件更多采样格式的需求。
在声音增强方面,A30提供均衡器、DSEE HX、DC相位线性化器、VPT环绕和动态均衡器、纯音模式等功能。然而,也许是为了与WM1系列有所不同,DSEE HX和DC相位线性化电路只是打开和关闭,而不是提供像WM1高级模式选择。此外,与WM1系列提供的强调发烧音频素材的直接模式不同,A30是保持传统A系列提供自动音频优化的纯音模式。纯音模式不关闭声音处理,但提供全自动声音增强。
首先,关掉所有特效来听。与A10相比,低频更加突出。A30显然没那么重,更中性,对人声的解析力也好很多。但与A10的标准人声相比,整体声音略暗,对音乐的诠释比人声更可圈可点。开启DC相位线性化器后,低频的颗粒感略有改善,但整体的声音风格不太像Walkman系列中满频偏移的印象。
开启纯音模式后,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原本略微后仰的声音虽然看起来被拉得更远了,声音的渲染感也变得更强了,但听感却比开启前更明显了,这让整个接近了Walkman的声音风格。不过声音没有之前那么向前,但是在纯音模式下,声音还是有圆润的感觉。
当然如果是喜欢用无线耳机的朋友,A30不仅有蓝牙,还支持LDAC音频协议,比如无线上的h.ear,无线上的h.ear?、MDR-1000X或者索尼h.ear go、SRS系列蓝牙音箱也能获得相当水平的无线音乐体验,续航能力也能达到20小时。
驱动力提升的同时,当然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中高端耳机应有的价值。虽然不像WM1有60mW+60mW的先天驱动力,但也提供了250mW+250mW的全平衡架构,对于一些容易驱动的耳机来说,35mW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这次也是新一代的索尼混合式单耳入耳式耳机。
XBA-N3搭配A10使用时,虽然不用调大音量,第一眼看上去很有音量感,但是低频的深度不够,厚重,细节和分隔就更不用说了。A30更换后,低频的体积感降低很多,可以感觉到低频延伸的更深,空间感更广,这也意味着单体被带动的更好。笔者认为开启纯音模式可以让XBA-N3听起来更加柔顺悦耳。
然后戴上MDR-7520(美式MDR-Z1000)耳罩。虽然这款耳机主要用于监听,音场不算太大,但是用A10整个音场还是挺有压迫感的。虽然音场连接A35后不会飞逃,空间位置也比较正常,但是用MDR-7500我就不喜欢了。
有趣的是,A30似乎针对原有的降噪耳机功能进行了优化。在使用NW750时,只要在菜单中的耳机一栏选择这款耳机,即使不需要开启降噪功能,也会发现声音更加圆润,为NW750加水,原本受限于电线干涩沉闷的声音。
不过,定位毕竟好用。笔者认为A30更适合搭配3000元左右到10000元的新一代鉴赏耳机,10000元以上档次的鉴赏耳机(除了少数主要价值不在耳机本身的)对A30来说还是比较难的。
就笔者而言,使用便携音乐播放器的情况几乎还是出门在外,在公司上班。平时出门用A30的耳机,相比手机也有很大的提升感。驱动力不用多说,相比A10和A20就能满足对高品质耳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体积相比WM1系列还是挺轻的。同时,续航能力也让笔者不用每天关注电量,即使是长途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