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教子有方吗?

关于德育,大家都相信要从娃娃抓起。怎么抓?英国有些基本的观念与我们似乎不大一样,或许不无借鉴意义。

1.小孩不是白纸小时候背毛主席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后来大家一直以讹传讹地以为这是说小孩子跟张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一位英国朋友说,西方过去也有“白纸”论,认为小孩子都是“TABULARASA”(拉丁文,即空白状态),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白纸论”是个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在西方已经过时了。

2.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

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道德不靠教导据介绍,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SOCIALIZATIONPROCESS),目的不是让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或者争当舍己为人的英雄,而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应该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其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这个“感染”,跟“感染感冒”,是同一个动词(CATCH)的同一个用法。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4.不淡泊输赢,但更要享受过程那么,如何防范学生作弊?答案很简单:老师有责任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这样一个基本观念:如果你靠欺骗方式获胜,那么你其实已经输了。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淡泊输赢结果;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充满学生的学校生活。但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要紧的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少移居英国的中国移民感触最深的是,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也不时髦。功名利禄都想要,但最要紧的是这是自己心之所喜,性之所趋。

5.不要妨碍别人英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从小教育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德与私德的分野,也有人称为“对陌生人的道德要求”。英国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齐等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围之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其实有很相似但也许更为积极的说法: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去对待别人。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到处渗透这一思维方式。就拿交通规则来说:为什么可见度良好时不能打开车尾雾灯?别人超车时为什么要把远光灯改成近光灯?开车时如果考虑别人的处境,考虑可能会给别的道路使用者带来的危险,也就意味着考虑自己行车的安全。一部英国交规,处处体现着这个并没有明说的道理。

6.理想不必远大第一次碰到的英国人,是几年前在新华社汤姆逊高级英语新闻班教写作课的老师,名叫罗伯特·李。他说,他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卡车司机。于是,他中学一毕业就去了一家运输公司,17岁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开着卡车环游了整个欧洲,回来换了工作,找到一家报社,从最底层干起,晚上上夜校自修新闻专业,他又实现了许多人生理想!我在下面听得目瞪口呆,惭愧我到那时才第一次想到,理想原来可以不是永久牌的,可以不止一个,也可以不是人生或人类的终极目的。理想居然这么容易实现!认识罗伯特时他已经快到天命之年了,他从来没觉得当卡车司机的理想渺小,相反,17岁就实现理想,他有一种成就感,回忆的时候一脸陶醉。

相形之下,我觉得自己小时候被灌输的那些理想,比如当科学家,因为与自己的智力结构太不合拍,反而弄得从小就失去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动力,进而干脆认为理想就是那些与实际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想法。直到现在,一谈理想,我的第一反应还是指那些远在天边的想法。

7.诚信不能全靠自觉教育归教育,很多英国人并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些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也怀疑教育的道德功用。相反,他们相信,法律能够改变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最明显的例子是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许多英国酒吧都不许黑人入内,后经立法禁止。今天,不仅公***场所不许黑人入内的做法已经被认为是不可想像的事情,而且黑人女性(阿莫斯)10月初还被首相布莱尔任命为上院领袖,英国贵族的总头儿!报纸上连声嘀咕也没见着。但这不等于英国没有种族歧视,相反,很多白人仍然歧视有色人种,但他们不会公开表现出来,因为他们知道,这“在政治上不正确”。

一位英国人甚至说,他很少考虑诚信问题,他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去相信别人诚不诚实,因为法律和制度摆在那儿,不诚实的后果摆在那儿。成熟明晰的法律和制度执行久了,人们自然逐渐习惯于放弃占小便宜,心知肚明从长远来看,占小便宜会吃大亏。

比如说大学生贷款问题,英国大学生可以申请的助学贷款五花八门,甚至可谓多如牛毛,很多学生一毕业就跑到国外工作,为什么英国银行不担心他们欠债不还?其实答案再简单没有:每个英国人一生下来,就会得到一个社会保障号码,申请助学贷款、工作收入、报税、退休金……全都得靠这个“信用号”。换言之,这个号码,等于你的社会信用档案密码,而且将伴随你一生。你想欠债不还?那就等于你想放弃与你的信用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切身利益。再比如,据统计,英国人每个人都有五张以上的信用卡,一般没人敢在信用卡透支之后到期不还账。为什么?因为一旦欠钱没有及时还——还不是欠钱不还的问题,你就等于上了各家银行***享的黑名单,将来贷款买房办公司等等,都会比别人矮一头,平空添了数不清的困难。信用卡制度对遏止社会腐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8.制度不能完全承受道德之重尽管如此,若单挑英国社会的欺诈事例,那数落上3天3夜也数落不完。比如有统计说,英国每年因商业欺诈至少损失138亿英镑,而冒领养老金、救济金甚至抚养子女津贴等更是英国社会福利系统头痛了多年的老问题,据统计每年冒领金额高达20亿英镑,至于没病装病泡病假,要求付现金来逃税等等也是司空见惯的行为,今年9月两位大学教授还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声称约2/3英国中产阶级人士都承认干过夸大保险偿付金额,要求付现金来逃税之类不诚实的勾当,却不认为这些欺诈行为是犯罪。这两位教授甚至总结说:英国“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不诚实的社会”。

至于英国政界,不诚实的例子也能举出一串儿来。阿彻勋爵是上院贵族,前保守党副主席,还是腰缠万贯的畅销书作家,可他请人发假誓作伪证,东窗事发后也得坐牢。凯利案件中关于布莱尔有没有在伊拉克武器情报问题上说谎,简直把唐宁街折腾了个底朝天,布莱尔本人说,他要果真被证实蓄意夸大对伊动武证据,肯定早就得辞职走人。

可是,凯利自杀之初,他公开宣称自己与凯利案件无关,后来又对赫顿法官承认自己负有全部责任,说话前后矛盾,保守党领袖史密斯更是公开指斥布莱尔是个撒谎家。但史密斯自己也有诚信上的麻烦。近来,英国报界一直在折腾他当选保守党领袖后还雇用妻子当秘书,向众议院领薪水的事儿。眼看着英国议院议员行为规范委员会将就此展开调查。这事说大不大,但史密斯在公众中的诚信度却肯定会因此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