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兰珍(潘之琳兰英)出生于哪里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潘兰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潘之琳兰英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陈独秀的晚年岁月:吃粗米和青菜,落魄逃难的江津客

陈独秀的晚年岁月,靠吃粗米和青菜为生。从赫赫有名的精神领袖到落魄逃难的江津客,他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

可换个角度想想,在抗战全面爆发之时,依然可以找到一处容身之所,和自己所爱的人度过人生的最后岁月,实乃一桩幸事。在那个时局动荡的时刻,这样的结局已是难得。

陈独秀为何会选择江津

“江津独秀画中游,翠峨碧波客不休。”江津隶属于重庆市,是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好地方。

然而陈独秀晚年选择在这里生活,并非是沉迷于这里的美景,而是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按理来说安庆才是他更好的选择。可即便是陈独秀,在现实生活面前也得低下头。

陈独秀选择江津,源自于同乡邓仲纯的邀请。二人不仅是同乡,更是在日本留学时的同窗好友。

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人会变得越来越念旧。由于战争的原因,陈独秀与旧日的朋友失去了联系,因此邓仲纯的邀请也就显得愈发可贵。为了不辜负好友的一片美意,陈独秀也会来到江津。

除此之外,经济压力也是促使陈独秀作出这一选择的重要原因。最开始的时候,陈独秀本想在重庆生活。可是相比于江津,重庆市区的开销显然更大。陈独秀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又不愿意让爱人潘兰珍辛苦工作补贴自己。此时的江津,成了他无奈的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江津在战乱之时还比较安全。陈独秀的特殊身份,意味着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选择在江津度过晚年,标志着他隐退的态度。陈独秀已经颠沛流离了太久,亲人的相继去世令他身心俱疲。他只想有一处安身之所,静静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考虑到以上种种,江津成了陈独秀当时的最优选。这里有着相对较低的物价,有着较为安全的局势,更有着不少同乡同窗。既然无法做到事事都如意,既然无法回到自己真正的故乡,那么选择一个熟人比较多的地方,或许会让漂泊的心多一些归属感。

落魄逃难江津客的真实生活

“除却文章无嗜好,世无朋友更凄凉。”从陈独秀晚年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换作普通人,这样的晚年生活只能说是寻常。毕竟他身边还有爱人的陪伴,还能勉强维持生计,还有房子可以栖身。相比于一般的老人,他还可以用手中的笔,写下心中所想。

陈独秀的晚年岁月是清贫的。他的餐桌上常常出现粗米和青菜,就连调料都非常简单。但是深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道理的他,显然不会为了生活上的小事儿苦恼。即便吃食简单,他也会苦中作乐,称自己的饭菜乃是仙人的食物,自然要清淡一些。

那时候,陈独秀的收入主要有两笔,一为《时事新报》主笔的虚衔,每个月可以为他带来160元的收入。

二为北大每月汇来的300元,此钱的由来尚不可知。陈独秀本就是北大的教授,即便出过入狱这档子事情,北大也没有公开表示开除他。因此出于对教师关怀的角度,发放这笔钱是很正常的事情。

单凭这两笔收入,很难维持陈独秀与爱人的开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陈独秀还会向各大杂志投稿,赚取稿费以便补贴家用。稿费的收入并不稳定,想要安稳的生活,陈独秀还是要精打细算。幸好有不少朋友资助,他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道理,在陈独秀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各界人士的馈赠,他有着自己的原则,绝不收下一分钱。可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他也只能接受朋友的资助。可每每提及此事,他的心中都深感不安,觉得自己给周围的人添了太多的麻烦。

陈独秀晚年苦闷的根本原因

“于今老病干戈日,十年匹马走燕民。”从陈独秀写给朋友的诗作中,人们似乎可以窥见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样子。物质方面的匮乏,并不会对他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

但是各方面的压力,以及没有归属感的生活,让他愈发感觉到孤独与苦闷。而他的真实想法,却没有人可以倾诉。

在江津的短短几年之中,陈独秀先后多次搬家。此时的他年岁已高,频繁地更换居住的地点,令他苦闷不已。身体上的力不从心,令他只能看着自己所爱之人奔波劳累。到了一个新的住所后,他又要花上不短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生活。这样的痛苦过程,陈独秀竟然经历过十几次。

与此同时,周围人对他的关照,竟也成了不小的压力。陈独秀并非贪慕权势之人,不然他也不会将自己置于这般境地。可是昔日的友人看到他当前的情况,心中的同情几乎写在了脸上。每到这种时候,陈独秀都显得尴尬不已。朋友们虽然是好心,但却让他承受了太多无形的压力。

迫于生计,陈独秀不得不接受友人的资助。但时间久了,他在这些人的面前显得拘束不已。他深知自己的人生就会这样渐渐走向尽头,对他的资助,似乎永远也没有回报的机会。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陈独秀与不少朋友越走越远。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再平等,他们似乎也没办法像过去那样相处。

陈独秀考上过秀才,出国读过书,也参与过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正因如此,面对自己晚年凄凉的景象,他才更加难以接受。他想要的晚年生活,不需要有多么丰厚的物质条件,只要有房住,有饭吃,能够过平淡的日子就足够了。但遗憾的是,这个简单的愿望,也没有实现的机会。

无时不刻的监禁剥夺了他的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来到江津之前,陈独秀经历过一段不短的牢狱生涯。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他终于走出了牢笼,开始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可是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陈独秀就发现,自己不过是从一个小的牢笼,搬到了一个更大的牢笼罢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国民政府也没有放过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虽然陈独秀曾多次表明自己不属于任何党派,但还是收效甚微。也正是因为这种监视,让陈独秀变得愈发孤独。他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给身边的人带来祸患,保持距离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陈独秀仅仅是孤身一人,他似乎还可以忍受这样的日子。可是他的身边还有潘兰珍,年纪还轻的她,人生本该有更多的可能。但自从与自己在一起之后,带给她的似乎只有无尽的苦难和折磨。这种愧疚感,一直伴随着陈独秀。因此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很少有快乐的时候。

直到陈独秀去世,为他处理后事的人还被全方位的监控。自由本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可是对于晚年的陈独秀来说,一切都成了奢望。在这种环境下,陈独秀的痛苦旷日持久,却始终得不到解决。在各方面的势力面前,他一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没有希望的生活最终将他打倒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942年5月27日,贫病交加的陈独秀与世长辞,享年63岁。从“新文化运动旗手”到无人问津的“普通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最终以遗憾结尾。

生活上的窘迫,身体上的不适并没有将他压垮,可没有希望的未来,终于将他打倒。从1938年8月到1942年5月,陈独秀在江津生活的时间不足4年。在此期间,他见识到了人性中冷漠的一面。

投奔邓仲纯时,他的妻子以家中的房间有限的理由,将陈独秀夫妇拒之门外。但他也见识到了人性中温暖的一面,并不熟悉的同乡人为他安排住处,让身处异乡的陈独秀再次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陈独秀是不幸的,他曾经备受瞩目,理应得到众人的关注,成为一群人中的佼佼者。但阴差阳错之下,他的人生高开低走,最终落得个惶惶度日的结局。但陈独秀又是幸运的,他的朋友、爱人、同事都对他不离不弃。在生活艰难之时,总会有人拉他一把,帮助他渡过难关。

从表面上来看,陈独秀的晚年令人唏嘘不已。可是当他躺在病床之上,回首这4年来的点点滴滴时,会发现身边的人都以各自的方式默默关怀着他。他并不是孤身一人,他原来并不独孤。

陈独秀被捕入狱,妻子对他不离不弃,为何两人还是没能白头到老呢?

大家应该都知道陈独秀是谁把,他是一个爱国人士,也是晚清的最后一个秀才。作为秀才的他自然是很有文采的,所以他是个非常有文化的爱国文人。可是陈独秀却因为犯了一个错误,导致了整个革命失败,所以他就被开除了党籍。开除党籍对一个革命人士来说,是十分痛苦的,但是我们要讲的可不是陈独秀的事迹,而是他和他的妻子。

与妻子相识

晚年的陈独秀很贫困,于是就来到了上海隐姓埋名地开启自己的新生活,也是因为他来上海,所以才遇到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叫做潘兰珍。潘兰珍是一个江苏人,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面,吃不饱也穿不暖,十分的困苦。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没错,潘兰珍从小就十分懂事,在潘兰珍4岁的那年,就随着父母来到了上海。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能够有很多的发展道路。

潘兰珍小时候就懂得出去打一些零工,赚到的钱就拿来补贴家用,非常的懂事。当时的潘兰珍是住在上海的一个贫民窟,在1930年的时候,陈独秀搬到了潘兰珍家的附近。也是因为这样,他们两个才认识了,当时的陈独秀改姓为李,大家都喊他一声李先生。陈独秀是一个很有学识的人,即使住在贫民窟也掩盖不了他的气质。他平时都会带着眼镜,对人说话温和有礼,还写得一手好字。

陈独秀住的地方离潘兰珍家非常的近,所以两人在路上的时候经常会见到,他们两也就这样认识了。潘兰珍觉得这个先生很有气质,一看就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不禁对陈独秀有了很大的好感。在相处中,潘兰珍还发现,陈独秀是一个人住的,并且身体非常的不好。有一次陈独秀的胃病突然发作了晕在路上,还是潘兰珍送他去的医院,等陈独秀出院之后,潘兰珍经常给他送吃的照顾他。

两人慢慢相处中,都对对方有了很大的好感,但是潘兰珍当时还很年轻,而陈独秀比她大了29岁,这也让陈独秀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因为对方还年轻,自己已经是个老头了,可不能耽误人家。

潘兰珍大胆表白

潘兰珍是一个很可怜的女孩,她还未成年的时候就到了工厂里面干活,因为当时还小也不懂事,在厂里面不仅吃了很多的苦头,还被那该死的工头给强暴了。潘兰珍一个弱女子,根本就不是强壮男人的对手,所以还是没有办法,潘兰珍被强暴之后生了一个孩子,但那个孩子没活下来,夭折了。虽然潘兰珍遭到了这种对待,但她还是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每天还是善良的活着。

她很喜欢陈独秀,虽然两人的年纪差距很大,但年龄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两个人相爱就可以了。所以在一个冬天,潘兰珍向陈独秀说出了自己的爱意。他们两人在1930年的时候结为了夫妻,从此就生活在一起。当时的潘兰珍还不知道他是陈独秀,只以为他是一个有才华的孤苦老人。

两人在相处之中,陈独秀经常会做一些奇怪的事情,还会经常搬家。潘兰珍也发现了这些,但是她从来没有说,只是鼓励陈独秀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两人的相处也是十分和睦的,陈独秀经常会教她读书,也会教她写字作画,生活非常的甜蜜。虽然潘兰珍很想知道这个"李先生"真实身份是什么,但陈独秀不愿意说,她也不好多问。

在潘兰珍的照顾之下,陈独秀的身体慢慢变得好了起来,但是两人一直都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太完整的,所以他们两就抱养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是跟着潘兰珍姓的,叫做潘凤仙。本以为日子可以这么幸福美满的过下去,变故还是发生了,在潘兰珍带着女儿回老家的时候,陈独秀被秘书出卖,入狱了。

不幸入狱

当时很多传闻都说,陈独秀要被处死了,所以陈独秀就认为潘兰珍已经不会来找自己了,会一个人带着女儿独自生活。但潘兰珍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丈夫被抓捕入狱了,自己怎么能安心的生活呢,于是她来到了南京去找陈独秀。陈独秀看到潘兰珍来非常的感动,他马上就劝说潘兰珍赶紧回去,还要照顾女儿呢,自己这副样子是没有用了,不必牵挂自己。但是潘兰珍并没有听陈独秀的话,她留在了南京。潘兰珍在监狱旁边租了一间小房子,找了一份工作,勉强可以养活自己了。

潘兰珍经常去监狱探望陈独秀,也帮助陈独秀办了很多的事情。在1937年的时候,日军打到了南京,陈独秀在监狱被炸毁了。这时陈独秀让潘兰珍赶紧收拾东西离开南京,但是潘兰珍却不愿意,她坚持的要留在陈独秀的身边。在一个月之后,陈独秀得到了胡适等人的帮助,成功被释放了出来。

释放出狱

被释放之后陈独秀带着潘兰珍来到了重庆,他们准备在重庆好好过日子。后来,陈独秀的家人也搬到了重庆和他们住在一起,当时全家的花销都来自潘兰珍,潘兰珍也要照顾这一家人,非常的辛苦。虽然日子过得很辛苦,但是潘兰珍一句怨言都没有,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就很好了。

在重庆的陈独秀用心的去写作,妻子潘兰珍非常的支持他,还有很多人用金钱去拉拢陈独秀,陈独秀的家里很清贫,可他还是拒绝了拉拢。到了1942年的时候,陈独秀的胃病复发了,因为家里贫穷根本就没有钱可以去治病,所以半个月之后,陈独秀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到1949年的时候,潘兰珍也因为癌症去世了,潘兰珍照顾陈独秀一家人不求回报的样子,真的是令人十分的动容。虽然两人不能白头到老,但他们现在应该也在另一个世界幸福的生活中,你们觉得对不对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潘兰珍的介绍

潘兰珍(1908—1949),又名潘若云,潘云仙,生于江苏省通州余西镇大悲殿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陈独秀的第三位夫人,小陈独秀29岁。以其忠贞的爱情、豪侠的气质,伴随陈独秀走过其最后十年的人生之路。

1930年,22女孩爱上了大29岁的一老头,他是谁?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经常会出现两人年龄相差较大的爱情。不少人对这种爱情有一定偏见,认为两人中必有一人是有所图,不然不会接受如此大的年龄差距。实际上,在爱情面前并没有任何障碍。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那么任何因素都不会成为阻断两人的原因。其实不仅在现代如此,我国早年间也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20多岁的女孩爱上比自己大29岁的老头的故事,这位勇敢追爱的女孩名字叫潘兰珍。

潘兰珍的早年经历

1908年,潘兰珍在我国江苏省通州市出生。她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算是一个极其清贫的程度。在她四岁的时候,南通遭遇了一场大风暴,并随后变成了一片汪洋。父亲为了生活下去,带着全家人一起跑到了上海,并在浦东定居。

等到潘兰珍7、8岁时,家中迎来了新的生命。多了弟弟妹妹之后,本不富裕的家庭便更加困难了。无奈之下,潘兰珍只好也外出打工。不过那时的上海并不是很太平,所以在烟草公司当童工期间,潘兰珍遭遇了不少屈辱的经历,这些经历也让她练就了比同龄人早熟的性格。然而命运并没有放过这位美丽的少女,在工厂中,潘兰珍受到不少工人的纠缠。更有一个多次夜闯潘兰珍住处,强迫潘兰珍屈服。在这种屈辱的情况下,潘兰珍与其同居了一段日子,并生下了一个孩子,然而孩子不久就离世了。

与陈独秀相遇,坠入爱河

1930年,在烟草公司的潘兰珍遇到了被国民党通缉的陈独秀。那时她住在一个贫民窟中,而躲避追捕的陈独秀用一个化名也住到贫民窟中。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潘兰珍只有22岁,陈独秀比她大整整29岁。在潘兰珍眼中,这位潦倒的先生通情达理,还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待人也十分和蔼。这样的存在对于从小受尽屈辱的潘兰珍来说,是一个极其温暖的依靠。在同居的两年中,陈独秀耐心地教潘兰珍识字。因为有过之前的屈辱经历,潘兰珍认为自己失去生育的能力,便与陈独秀抱养了一个孩子

有一次潘兰珍将女儿送回南通,回来之后发现陈独秀被抓走了。这时潘兰珍才得知,自己的爱人是一名***产党,名为陈独秀。作为党内一名举足轻重的人物,陈独秀被捕给整个上海造成了巨大轰动。据悉,在从上海押往南京的火车上,陈独秀还惦记着爱人潘兰珍,以为年轻的潘兰珍不会再来寻找他这个隐瞒身份、即将受刑的老头子了,但是潘兰珍在相处过程中,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陈独秀。

为爱远赴监狱,陪伴陈独秀5年

在爱情的鼓舞下,潘兰珍毅然决然地跑到南京老虎桥监狱,找到了被监禁的陈独秀。这让陈独秀十分意外,但是为了潘兰珍的发展,他还是催促潘兰珍赶紧回去。不过潘兰珍并没有听他的意见,而是在监狱旁边租了一间小房子,凭借打零工维持生活。凭借距离的优势,她经常看望陈独秀,并为他做了不少事情。

1938年初,日军炸毁了老虎桥监狱。预感不好的陈独秀再次催促潘兰珍离开,但是她依旧没有答应。过了一个月之后,陈独秀便在胡适等人的协助下,成功离开了监狱。之后,陈独秀与潘兰珍赶到武汉,又辗转到重庆,其家人也赶来与陈独秀汇合。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所有的花销都是潘兰珍支撑着,但是她并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1942年,陈独秀因病逝世。1949年,潘兰珍因病逝世。

结语

不得不说,潘兰珍与陈独秀的爱情故事的确十分感人。诚然陈独秀曾经犯过一些错误,但是他的确也为我国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在评判陈独秀时,大家应该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他的一生。

参考文献:《陈独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