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艺术特征

1,声音艺术

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形象的塑造是以有组织的声音为素材来完成的。因此,正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声音作为音乐艺术表现的手段,在本质上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声音的特征。

2.听觉的艺术

既然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只能诉诸于人的听觉,所以音乐也是一种听觉的艺术。

心理学中的定向反射和探究反射原理告诉我们,在一定距离内的各种外界刺激中,声音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它能迫使人的听觉器官接受声音,这就决定了听觉艺术比视觉艺术更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震撼人的心灵。

3.情感艺术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情感、激荡人心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这一媒介真实地传达、表达和感受审美情感。音乐在传达和表达情感方面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因为它所使用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适合表达情感。

或庄严,或热烈激动,或悲愤,或缠绵细腻,或痛哭流涕。音乐能更直接、真实、深刻地表达人的感情。那么,为什么音乐可以用有组织的声音表达人的情感呢?一种理论认为,音乐的表现力来源于音乐对人的表现力语言的模仿。

人的语言是用语音、声调、语流、节奏、语速等表达方式,用语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音色、音高波动、节奏快慢等音乐表达方式可以起到与语言表达相同的作用。

4.时间艺术

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凝固在空间中,让人一目了然。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艺术品的整体,然后我们品味它的细节。另一方面,音乐应该在时间中展开和流动。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会先从细节入手,从声部入手,给我们留下一个整体的印象,直到把整首歌弹完(唱完)。

只听音乐作品中的个别片段是不可能获得完整的音乐形象的。所以,音乐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

扩展数据

基本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要素,包括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长短、声音的强弱、音色等。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组合,就形成了音乐常见的“形式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力度、速度、调式、形态、织体、音色等。

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最基本的要素是旋律和节奏。

1.旋律:旋律也叫旋律。音乐的跌宕起伏按照一定的节奏有条不紊地横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曲调。曲调是音乐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是音乐的本质和决定因素。旋律的方向是无穷无尽的,有三个基本方向:“横”、“上”、“下”。

同一个声音的方向称为水平;从低音到高音向上加重;从高音下降到低音。常见的旋律递进方式有“谐音重复”、“递进”、“跳跃”。按照音阶的相邻音,称为递进,三度的跳称为小跳,四度及以上的跳称为大跳。

2.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声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作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重复节拍和弱节拍周期性、有规律的重复。中国传统音乐称拍子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第二个强拍(中眼)或弱拍。

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和“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符按照一定的规则垂直(同时)重叠形成的声音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是和声进行。和声具有明显的强、轻、厚、薄色彩功能;它还具有形成从句、划分段落和结束音乐的功能。

4.强度:音乐中音的强度。

5、速度:音乐的速度。

6.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调按照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调形成以一个音(主音)为中心的系统,称为调式。如中国的大调调式、小调调式、五音调式等。调式中的音调从主音到最高音排列形成音阶。

7.形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8.织体: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式。(包括纵向组合和横向组合)。

9.音色:音色可分为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在人声的音色上,可以分为童声、女声和男声。乐器音色的差异更是五花八门。在音乐中,有时只用单一音色,有时用混合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