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母亲的葬礼适合放什么音乐?
1,葬礼进行曲
肖邦的《葬礼进行曲》灵感来源于骷髅。有一次,肖邦来到法国画家齐姆(1821—1911)的画室解闷。当时肖邦受到法国传说中恶灵的困扰,晚上经常做噩梦,梦见妖怪要带他下地狱。这个梦让齐姆想起了画室里一个打扮成钢琴演奏者的骷髅的形象。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肖邦,但这启发了这位音乐家。晚上,肖邦脸色苍白,眼神呆滞,裹着床单,坐在骷髅旁边。突然,录音室里寂静的空气被宽广、缓慢、严肃、深沉的音乐打破了。原来他是在钢琴上写葬礼进行曲。
2.《哭泣的歌》
《哭嫁歌》是贵州省凤冈县的一首民间文化歌谣。哭嫁歌在凤岗地区非常流行,在婚丧嫁娶中也很常见。一般女生玩哭。分为婚礼歌、丧歌、孝歌三种。在农村,老人去世后都会“哭”,哭的对象多为去世的父母、叔伯父母、家中长辈、亲戚。
3.烛光下的母亲
歌词《烛光下的母亲》写于1987,是作词人李春丽写的电影《眼镜里的海》中的一集。这是献给她患病多年的母亲的。那时候,她还是一名高中生。每句话都被母亲感受到,被母亲认可,被母亲喜爱。
作曲1988,歌曲由段品章首唱。毛阿敏在各种聚会上演唱后,这首歌迅速传播开来。这部作品的音乐有很强的人情味。
4.哀悼之歌
《丧歌》是中国传统丧葬仪式中唱的一首民歌。又称“冠”、“夜歌”、“丧歌”、“挽歌”、“丧鼓”等。丧葬歌一般只在老年人和中年人去世后的丧葬仪式和习俗中演唱。丧葬歌可分为四种内容和三种曲调。
5.《告别曲》
送别歌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创作的中文歌曲。经过几十年经久不衰的传唱,已经成为一首经典歌曲。是城南一个老故事的主题曲。《送别》的歌词类似于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古典诗词中的飘逸,但含义平实易懂。
整个中文歌词和曲调是相辅相成的,几乎找不到一首作曲后重新创作的歌曲。一些评论家认为,李叔同的歌词浓缩了古典小说《西厢记》第四部《别了,亭子》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