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认为音乐剧是现代表演艺术?
剧场之后),在西方社会,音乐剧以其独特的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感受和强烈的时代娱乐性深受观众喜爱,并逐渐形成了较为主流的大众文化现象。音乐剧自自发结束和发展以来,可以说在世界现代戏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音乐剧开始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被人们接受和喜爱。这是受世界当代艺术形式多元化、国际化、综合性要求的影响。音乐剧是现代舞台剧表演中一朵耀眼的奇葩。随着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交流,它正以自身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为了让更多热爱音乐剧的观众了解音乐剧,笔者拟从音乐剧的艺术特点、审美理念、创作思路、结构多样性、高度综合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大家在本质上进一步了解,进而在欣赏时更好地感受。
西方社会认为音乐剧起源于欧洲的浪漫轻歌剧,诞生于英国的小剧场,成长于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是欧洲工业文明的文化产物,是先进的技术革命成果与舞台艺术的自然结合,是社会学科对舞台艺术综合、多元化表现的必然结果,那么,什么是音乐剧呢?很难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纵观世界,不同时期的音乐剧,大多没有固定的模式,风格各异,其作曲几乎涵盖了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艺术品种。从音乐形式、表现手法、风格等方面来看,它确实有着丰富的“多样性”体系,但这种“多样性”并不妨碍它遵循自己的审美理念,形成自己的当代时尚艺术特色,音乐剧“艺术时尚”的审美理念也决定了它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舞台表演艺术。它注重当下人们的欣赏动机和审美情趣;它追随时尚,引领时尚;在实现艺术的“时尚”的同时,努力实现时尚的“艺术”。一般来说,音乐剧的艺术特色主要来自于戏剧内容、音乐演唱、舞台表演、舞美制作四个方面。换句话说,音乐剧是一种以歌舞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表现戏剧内容的综合性、时尚性的表演形式。
第一,戏剧内容是核心
既然是音乐剧,就要体现戏剧的本质。首先要以戏剧为基础,唱歌跳舞舞美都要为戏剧而存在。只有反映出健康的主题、生动的情节事件、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激烈的冲突,故事才能完整,内容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这是音乐剧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戏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把所有人物连为一体的纽带。音乐剧的创作理念是“用综合的艺术形式和方法把复杂的故事简单化、理想化。”所以音乐剧的素材、结构、人物塑造都要求高度的概括、简洁、集中。在内容上,音乐剧非常关注人的命运、价值、尊严和情感。它追求的是人类的理想生活,总是伴随着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总是有一种幽默的感觉和潇洒的心态。它总是充满着温暖的青春和活泼的活力。
以世界著名的四部音乐剧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戏剧性特质,以及博大的人文精神和爱的永恒主题。猫在倡导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在生活中可以对应人类。猫聪明、乖张、自由的生活方式是如此的新奇,让人在奇幻的生活中可以换个角度看自己。《猫》这部剧很好地引起了观众对“猫”的哲学思考。《歌剧魅影》讲述了19世纪发生在巴黎歌剧院的一个神秘而悲伤的爱情故事。通过对美丽的女主角、神秘陌生的老师和英俊富有的子爵交织、互动、碰撞的戏剧性矛盾的描写,展现了人类在任何时代都最为关注的重大命题——人性。恐怖悬疑、人物形象生动的爱情题材,惊心动魄的剧情和场景,都迎合了当下观众的喜好和观影心理,不愧为一部生动感人的悲剧佳作。至于《悲惨世界》,雨果的名言“胸怀比海还宽”,可以作为对该剧所反映内容的最好注解。爱美理想与人性本能的冲突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张力,在“小偷”、警察、牧师等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身上展现了人性的光与美。《西贡小姐》是一部反战剧,它着眼于全人类的立场,对战争造成的严重身心伤害和战后几代人创造的悲惨命运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抨击。正是这个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共鸣。从以上四个案例可以看出,经典的音乐剧都具有深刻的主题、严谨的戏剧结构和激发人们情感的特点,这是优秀音乐剧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最基本要素。
二,以音乐演唱为主体
既然是音乐剧,音乐应该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顾名思义,没有音乐就不是音乐剧。音乐剧中的音乐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音乐。必须是戏剧和舞蹈。它必须以鲜明的音乐形象体现戏剧思想,为舞蹈提供内在的情感形象和动态节奏,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音乐剧中的音乐往往融合了各种形式和风格,不受任何音乐品种的束缚。音乐素材的多样性使其音乐语言极其丰富。它既有古典音乐,也有现代流行音乐,如摇滚和爵士乐。既有交响乐下的美声唱段,又有电声乐队中流行时尚的旋律。音乐剧为了更好的表现剧情和丰富的声音层次,会对独唱、二重唱、合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毋庸置疑,音乐剧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音乐剧的咏叹调。
比如《猫》里“迷人的猫”唱的《回忆的记忆》,就是纯粹意义上的独唱。在剧中出现过四次,只有在第二幕才是最完整的呈现。这首悲伤的心情,动人的旋律,唱出了一个失去了青春美貌,经历了种种磨难和人生痛苦,渴望亲人和回家的“女人”的心情。这首感人的主题曲早已成为猫的代表和象征。14种语言,42个版本,销量超过200万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歌剧魅影》中的“夜的旋律”
《夜之音乐》和《歌剧魅影》
歌剧》是该剧最著名的两首歌曲,自1985上演以来广为流传。值得一提的是:主角莎拉?布莱曼美妙的嗓音和精湛的演绎为这一戏剧性的增加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时,该剧也成就了这位既非美声也非流行唱法,但两者都与音乐剧非常吻合且别有风味的“美通”歌手,并因该剧成为国际乐坛的巨星。还有《圣母院》里的《吉普赛女人波西米亚》。
女孩》、《心碎》只要看一看《日落大道》就知道了
看“;”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
阿根廷”等等。这些歌曲令人叹为观止,家喻户晓。随着音乐剧的不断上演和现代媒体的进入,迅速风靡全球,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音乐剧歌曲。即使是没看过剧的人,听到之后也会有一种期待感。音乐剧中音乐咏叹调的呈现是整个艺术形成和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关键部分。我想问一下,哪个音乐剧没有几个突出的、通俗的、通俗的、朗朗上口的、让人难以忘怀的段落,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这也是音乐剧创作的一种追求。可见音乐剧中音乐咏叹调是最重要的。
第三,舞蹈表演是特色。
在音乐剧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与优美的舞蹈息息相关。无论是在英国伦敦西区,还是美国纽约州的百老汇,可以说,舞蹈在让音乐剧从歌舞杂耍、滑稽表演成为一门先进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音乐剧和舞蹈的缘分一直是观众认可的。舞蹈是音乐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剧中承担着独特的抒情和叙事功能,是推动剧情和音乐发展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音乐剧中的舞蹈可以给音乐一种视觉上的印象,一种看得见的解释,使音乐旋律的深刻内涵得以发挥,视觉和听觉的相互补充得以恰当地形成,使音乐和舞蹈达到和谐的最高境界,达到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此外,音乐剧中的舞蹈可以让戏剧表演“轻松幽默”,表演轻松幽默本来就是音乐剧的文化品质之一。难怪有人说,舞蹈是现代舞台氛围的最佳“渲染器”,它传达给观众的视觉美感和它在场地中营造的氛围是任何艺术都无法替代的,音乐剧中的舞蹈创作具有“吸英”、“聚精”的特点。它从不注重任何传统的规则和模式,只注重表演效果。这里不仅有端庄华丽的芭蕾,也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还有动感的爵士舞和隽永优雅的现代舞等。导演根据剧情如何优美编排舞蹈,没有任何条条框框,不拘一格,不拘一格。
比如话剧《猫》的导演,用不同的舞蹈表演,展现不同性格和特点的“性格”猫。《纯白猫》经典芭蕾,以大方的动作开场,展现年轻一代的天真无邪和对家庭的依恋;《魔猫》用具有爵士舞特色的芭蕾,让观众在欣赏他的魔术的同时,从舞蹈技巧中获得快感;《贼猫》的搞笑二重唱和《岩猫》的狂野摇滚风格,都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再比如巴黎圣母院。当Ais Milada出场演唱《吉普赛女人》时,身旁的舞者跳起了狂热欢快的弗拉门戈舞。这时候舞蹈的出场比她的演唱更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她内心无拘无束的情绪。菲比演唱《心痛》时,身边四位男舞者的背舞让人领略到他内心的阴暗和痛苦的抉择。此外,百看不厌的百老汇音乐剧《42街》的编舞更是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演出时,幕布升起了几十厘米。在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中,数百双鲜艳的舞鞋在地板上格格作响。随着幕布缓缓升起,舞动的长腿,飞舞的裙摆,多变的舞步,尽收眼底。这场美国踢踏舞是表演的最大亮点。不能不提到:被音乐剧迷津津乐道的《西区故事》,在它的街舞一开始,就着实震撼了看惯了美女玉腿的观众。这种“街头流浪”的舞蹈,不仅表现了真实的环境,充满了社会生活,而且对刻画人物性格,铺垫剧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似乎只有完全融入戏剧的舞蹈才能成为优秀的音乐舞蹈。音乐剧中的舞蹈之所以如此精彩、贴切、自然,归根结底在于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在于不断放弃“鸟的翅膀”和“汽车的两个轮子”;在于音乐带给导演的丰富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在于导演戏剧导向和音乐形象思维的精心设计。毋庸置疑,音乐剧中舞蹈与音乐的互动,总是充满了鲜活而无尽的变数。
第四,舞美的制作是时尚的
音乐剧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舞台表演艺术,其中舞美制作的因素功不可没。音乐剧不是单一的艺术作品,因此,创作中的整体意识和观念尤为重要。即使有好的剧本、成功的音乐、优秀的舞蹈,如果没有舞蹈制作或者不重视舞美的设计和制作,那么音乐剧的表演也必然是“苍白无力”的。舞台灯光、布景、服装、化妆、道具、音响等。统称为舞台艺术,简称“舞美”,是音乐剧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舞美的作用是模拟和再现具体客观事物的形象,创造舞台表演的时空,提供表演的指定场景,促进情节的发展和完成。在舞台上,除了演员的演唱、舞蹈表演和乐队的表演,所有的听觉和视觉效果都属于舞美制作的范畴。从当今音乐剧华丽精致的舞台来看,舞美的制作确实体现了一种高科技审美的变化,让它对观众来说更加时尚。
20世纪80年代最受欢迎的电影《歌剧魅影》布景庞大,200多套豪华服装,金碧辉煌的浮雕,两座高耸的塔楼,一艘在地下湖中蜿蜒的木船,数百支漂浮的蜡烛,这些都构成了剧情所需的场景。这部戏几乎每五分钟就换一个场景。而且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隆重。尤其是当女主人和她的情人无意间走进她老师的住处时,观众被舞美的大规模制作深深震撼了。这对恋人沉浸在爱情的海洋中,这是通过一艘船在朦胧的云层中行驶来表达的。整个舞台就像一个虚幻的世界;老师的笼状住所用巨大的铁条展示,透露出一种阴森、寒冷、与世隔绝的气氛。两个不同的场景精确地模拟和再现了剧中的特定环境。正是这种环境的成功创造和艺术处理,为该剧的人物塑造和情节描写增色不少,同时也使观众沉浸在这种特定的氛围中,感受到舞美制作的艺术魅力。此外,《猫》的制作也很惊艳。为了打造一个猫咪天堂,设计师将剧场改造成了可旋转的三面舞台,连布景和前景都延伸到了观众面前,大大拓展了表演空间,拉近了观众与演员的距离。猫表演的舞台设在城市垃圾场旁边,将人类的生活垃圾按照猫的比例放大三倍呈现在舞台上。有废弃的鞋子、杯子、帽子、牙膏皮、轮胎、沙发、旧家电等。再加上声光电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垃圾场。奇异的舞台创造了梦幻般的效果,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尤其是在“人”猫的形象设计上,设计师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全剧共有36只不同的猫,它们的服装颜色、花纹、皮毛都很有讲究。每只猫的面部妆容和装扮都尽量与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征相匹配,完美夸张的舞美制作让这些形态各异的猫栩栩如生。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得出结论:舞美制作的构思和效果是与剧情内容、形象对比、情感表达相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在剧中的张力,从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见舞美的制作也是一门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艺术,对该剧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戏剧内容、音乐演唱、舞蹈表演、舞美制作构成了音乐剧的艺术特征,从而形成了音乐剧的基本艺术风格。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这四个要素在音乐剧中都已经结合成一个艺术整体。它们的原始特征不是简单的相加或随意的混合,而是在融合中相互渗透,使每一种都有了质的和“音乐性”的变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正是由于四者的融合,音乐剧具有兼容性强、创意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最时尚、最受欢迎的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