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沈文裕?
他有惊人的天赋;他自以为是高手,甚至不在乎被人称为“疯子”;他活在音乐中,仿佛与世隔绝;他妈妈说他们只能先选择天才和完美中的一个。
神童
沈文裕是一个钢琴天才。
当他5岁多的时候,沈文裕听到他的父母看电视连续剧《楚留香的传说》。第二天起床时,他在玩具钢琴上弹奏了该剧的主题曲。
6岁多,不到一年就轻松通过钢琴专业六级考试;
9岁在四川音乐学院举办个人演唱会,成为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个人演唱会组织者;
12岁,考入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13岁获得德国锡根首届国际钢琴比赛少年组冠军;
16岁的她获得了享誉世界的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钢琴比赛银奖,是该比赛最年轻的获奖者。
2005年6月17日,在美国洛杉机迪士尼音乐厅,以其最佳钢琴协奏曲第三号(以下简称“拉三”)荣获举世瞩目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冠军。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的祖父非常宠爱沈文裕,但这使他变得活跃和叛逆。大人逗他,他一开口就骂人,吐别人口水。但是接触音乐之后,一切似乎都变了。沈文裕变得非常善良和安静。他会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甚至不会乱扔玩具,对人也很平和。
已故四川省万州区音协原主席、作曲家刘建平是沈文裕的启蒙老师,也是他至今最怀念的人。我6岁开始学钢琴,起步比较晚。此外,沈文裕没有纤细的手指。是刘老师第一次看到了沈文裕不寻常的音乐。看到沈文裕的技艺突飞猛进,刘建平认为这个孩子不可能自己教,于是向时任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的郑大鑫推荐了沈文裕。多年以后,每当沈文裕抱怨后来的导师不想让他飞走的时候,他还是会很珍惜刘老师的无私:“只有刘老师是真心为我好,把我送到成都读书。不像其他老师,他们总是威胁我说没有他们我就没用了。”沈文裕曾经咬牙切齿地说:“你知道吗?我最尊敬的老师是刘建平。虽然他死了,我还是把他埋了。我那么多老师,只有他确定我是神童!”
郑大鑫发现普通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这个孩子,他把每周一次的教学增加到了每周两次。郑教授评价说:“这孩子很有才华。快速纠正错误,快速吸收新知识...他对乐谱有惊人的记忆力。”
曾与沈文裕关系紧张的德国钢琴大师卡莫林也向记者承认:“我们不说钢琴家是天才,只说作曲家是天才。但沈真是个了不起的学生。”
“主人”
但今天的沈文裕并不满足于“神童”,他想成为“大师”。
说到这,在成都的父亲小(小随母姓,父亲姓沈,所以仍随姓沈)毫不讳言:“11岁的时候就能弹拉三协奏曲。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的音乐,他演奏起来一点也不难。他玩什么都不难。”“其实他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比师傅厉害了!”
小盛远说,他“深入研究”了不同钢琴家演奏的不同版本的曲目,然后比较了沈文裕演奏的版本,才得出这样的结论。小盛远反复强调:“我负责说这个,不是瞎说!”
小盛远毫不犹豫地用最完美的语言表扬了儿子:“他对音乐版本的研究超出了一般教授的理解;.....很多亚洲音乐权威没有雅量,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沈文裕目前是什么水平,不承认他比很多大师强...许多欧洲当局没有雅量,压制中国人民。"
小盛远介绍,德国著名乐评人霍维因曾公开表示,他听过60多个不同版本的《拉三》,沈文裕的版本是最好的。不过郑大新纠正道:“霍尔维因说的应该是数一数二的。这样比较合理。”沈文裕自己的说法是:“霍尔文在报纸上的声明实际上相当模糊。他私下跟朋友说了这句话,意思是我的版本是最好的。”
沈文裕也对自己评价很高:“我不能说我哪里都比大师强,但综合得分的话,有时候还能更高。世界上很少有人在我这个年纪就这么全面,达到这种能力水平。可以说,没有之一。我是唯一的一个。”
谈及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他非常自信:“他们(指其他选手)肯定不如我。从技术和艺术表现上看,综合实力感觉比我差好几倍。”
也许是因为如此高的自我评价,沈文裕觉得自己在德没有天赋,反而成了被老师控制的“赚钱机器”。在卡莫林的推荐下,沈文裕与一家德国经纪公司签订了合同。在德国的大多数演出中,沈文裕每次演出的收入约为65,438+0,000欧元,有时约为700欧元。在他看来,这很不公平。“我想以我目前的水平,我应该享受大师的待遇。有的大师演出能拿7万欧,我至少1,000也是合理的。”当他向导师提出这个要求时,卡梅伦只是一笑置之。
“他曾经说过,我是蚂蚁,他们是大象。想出名就要学会忍。”当沈文裕谈到这件事时,他开始有点激动。“我生气了。告诉他我是老虎!”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卡莫林只是简单地说:“他的演奏水平可以称得上大师级,但我不会说他是大师。”
“打赌”
沈文裕得到了在成都的父亲和在德国陪伴他的母亲涂静萍的无条件支持。1997起,母亲带着年仅12岁的儿子独自来到德国。在过去的八年里,沈文裕的父亲只去过一次德国,停留了大约两个半月。
儿子学业很忙,涂京兵自然帮他打理生活上的一切琐事,从不让他参与任何家务。“他不能做这些事。再说,如果他把精力都花在家里的事情上,就没办法准备那么多比赛了。”当被问及在德国是否感到孤独时,沈牧一脸幽幽:“没事。孩子平时在家练琴,听听琴声,就不觉得那么孤单了。”
父母的牺牲可能与沈文裕的童年健康有关。廖是小多年的老朋友。他还专门为沈文裕写了一本书《沈文裕:从贫困家庭到钢琴大师的奇迹》。他告诉记者,沈文裕出生后,头很大,一年多不能说话,走路也不稳。送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严重营养不良。这件事给了夫妻俩很大的刺激,发誓要努力赚钱,让孩子过上好日子。
作为一个19岁男孩的父亲,小盛远没有享受到沈文裕同龄少年对他父亲的崇拜和敬仰。“他不崇拜我,甚至看不起我。”说这话的时候,小盛远的语气中似乎颇为得意和自豪。他说,为了跟上儿子的步伐,他早早就呆在家里,听音乐,学习乐理。“我们为这个孩子付出了太多。这个家庭的所有赌注都压在沈文裕身上。”
今天,沈文裕的成就终于让他的父母觉得多年的努力是值得的。小盛远目前的愿望是一家人团聚。
完整的人
在沈文裕的家里,有一张一米长一英尺宽的小桌子。中间一根小竹竿是桌子的网。大多数时间,沈文裕都是一个人在这张迷你桌上打乒乓球。左右手各持一个球拍,站在小桌子旁。左手发球,右手接球。
孤独是逐渐长大成人的沈文裕无法摆脱的一种情绪。自从我五岁开始学钢琴,沈文裕的世界变得极其简单。课后我妈妈和我一起练习钢琴。我要么假期练琴,要么听世界著名的钢琴大师。
到了德国后,这种孤独感越来越强烈。他不止一次向父亲诉说过自己的孤独和渴望与他人电话交流的心情。
小盛远和涂京兵都在考虑给沈文裕上一堂非常重要的课:社会。这对夫妇承认,沈文裕一直生活在远离现实社会的音乐世界里,对社会生活的许多常识一无所知,包括与人交往。像所有的神童一样,沈文裕有难以掩饰的性格缺陷和知识缺陷。
许多人批评沈文裕的傲慢。他父母说:“他说的是实话。”
沈文裕至今没有交到一个真正的朋友。他爸爸生气地说:“别人在利用他,在欺骗他。没有人真的对他好!”
“一个天才,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完美的人去走这条路。所以他只能一边走在音乐的道路上,一边学习其他的东西。”采访的最后,沈牧做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与沈文裕的交谈中,不难发现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单纯的孩子。在从神童到大师的道路上,他坚持自己已经走得足够远,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他所不理解的是音乐之外的复杂和成人世界的深邃。
他在中国的导师郑大新语重心长地说:“沈文裕还这么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长。他需要的是成为大师所必需的经验和素养。先学会做人,总有一天他会成为真正的音乐家。”
拉赫曼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
今年是第二届。该活动旨在达到世界级的规格。成功的参赛者将获得65,438美元的往返路费+0,000,比赛期间的食宿,以及3万美元的一等奖,并有幸在美国最高音乐厅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个人演唱会。据悉,国内能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的钢琴家只有尹承宗和郎朗。沈文裕将是第三个。
拉赫玛尼诺夫是浪漫主义后期的重要音乐家,他的音乐和他本人一样,深受俄罗斯文学艺术传统的影响。他的作品以技巧要求高而闻名,其中《第三钢琴协奏曲》也被称为“巨人协奏曲”,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难的协奏曲之一。
前不久,从美国洛杉机传来一个好消息:年仅18岁的中国青年沈文裕凭借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一举夺得举世瞩目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冠军,并获得在美国音乐厅卡耐基音乐厅举办个人演唱会的荣誉。目前,中国只有尹承宗和曼迪能在卡耐基音乐厅演出,而沈文裕是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人。
这个9岁的男孩举办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
沈文裕,1986,出生于重庆万州区一个平民家庭。我爸爸是邮递员,我妈妈是家庭主妇。
1991五月的一天晚上,妈妈安排虞雯睡觉,开始看视频《楚留香传奇》。第二天下午,5岁的沈文裕在妈妈用20元钱给他买的玩具钢琴上,用一根手指连贯地弹奏出了《楚留香传说》的主题曲。虞雯的父亲听后感到不可思议。他的儿子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吗?看到儿子喜欢音乐,父亲董诺希借给儿子一架钢琴,并请来了当地最好的钢琴老师、万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刘建平给他上课。跟刘老师学琴不到1年,第一次考钢琴,轻松过了钢琴六级。看到沈文裕的悟性如此之高,刘建平向时任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的郑大新教授推荐了沈文裕。
从7岁开始跟随郑大鑫教授学习,沈文裕演奏了大量世界著名歌曲。
1995年6月的一天,9岁的沈文裕突发奇想,要在四川音乐学院举办一场个人演唱会。沈文裕的想法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
果然,所有的票都卖完了。165438+10月10日晚,打着“沈文裕九岁钢琴独奏音乐会”巨幅横幅的四川音乐学院礼堂,800个座位座无虚席。沈文裕在音乐会上演奏了巴赫的《G大调第一法国组曲,Op.816》,斯卡拉蒂的《D小调四首,F小调和E大调》,贺绿汀的《短笛》和肖邦的《B大调夜行曲,Op.32》。优美的旋律流过他的手指,流淌在音乐厅里。他的精彩表演赢得了满堂喝彩,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10岁中国钢琴神童横扫南非。
2月5日,沈文裕正在家里看书,被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断了。他打开门,看到三张慈祥的脸对着他微笑:他的老师郑大鑫教授,音乐学院的李明珠教授,还有一位素未谋面的外国老太太。
原来,这位外国老太太是来四川音乐学院讲学的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钢琴教育系的艾纳教授。艾纳是世界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专家。当她听到音乐神童沈文裕的故事时,她就直接来拜访了。
沈文裕愉快地为来宾演奏了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肖邦的《玛祖卡》等曲目。从晚上7点一直到10,艾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才学了五年钢琴的孩子能如此熟练地弹奏名作,真是奇迹。
艾纳说,再过几个月,世界著名的钢琴教育家雅辛斯基将在南非讲学。如果沈文裕想去南非听大师的讲座,她会敦促他进行这次旅行。
2月3日,1997,沈文裕和李明珠教授飞往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艾纳女士热情接待了他们。2月7日,李明珠带他去上钢琴大师雅辛斯基的课。雅辛斯基是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审团主席,也是《钢琴大师》中齐默曼的老师。一名大学生在雅辛斯基的鼓动下正在演奏肖邦的《马祖卡》。也许他很紧张。这名大学生多次未能按照雅辛斯基的要求弹好。沈文裕勇敢地站起来,告诉雅辛斯基他想试一试。
一个孩子有这样的勇气,雅辛斯基微笑着同意了。沈文裕走上舞台坐下后,一首优美的《玛祖卡》从他的指尖飘出,在音乐厅里回荡。在场师生被其流畅完美的钢琴声深深吸引。雅辛斯基惊讶地盯着这个中国男孩。演出结束后,是短暂的沉默,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随后,雅辛斯基测试了沈文裕即兴创作、即兴创作和演奏新音乐的能力...然后抚摸着沈文裕的手说:“你不仅手指弹得好,而且心里也有音乐。你是上帝的宠儿。坚持下去,你会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大师!”
一个10岁的男孩,得到了雅辛斯基的高度赞扬和特别喜爱。这个消息在比勒陀利亚这个热爱钢琴音乐的城市传开了。南非国家电视台在黄金时间对沈文裕进行了独家采访。节目播出后,沈文裕在比勒陀利亚大学、约翰内斯堡大学和开普敦大学举办了八场钢琴独奏音乐会。
那段时间,南非《日报》、《比勒陀利亚新闻》等报纸以“10岁中国钢琴神童横扫开普敦”、“中国小天才惊现大师”、“钢琴神童世界级独奏表演”为题报道了沈文裕。南非电视台播放沈文裕的节目,他的传奇经历被人们津津乐道。
他想成为世界十大钢琴大师。
沈文裕回国后,师从郑大新教授,并在重庆、沈阳、成都、日本、香港等地演出。他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各种赞美也随之而来。但郑大鑫告诉他,要成为真正的世界级钢琴大师,最好是去德国深造。《拉三》是俄罗斯钢琴大师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
“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简称。《拉三》被誉为世界钢琴协奏曲之王。音乐中快如闪电的连续和弦和密集而错综复杂的装饰音,使其成为一首考验演奏水平的难曲。“拉三”从一出生就像一匹狂野的野马,任何人都难以驯服...一个11岁的孩子是不可能弹好《腊三》的,所以爱才的考官们破例给了中国小学生沈文裕上大学的机会。他成为著名的钢琴教育家和卡尔斯鲁厄国立音乐大学霍尔教授的学生。
2001四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广仁,我国著名的钢琴教育家,被誉为我国钢琴教育的领军人物。在乌克兰担任国际钢琴比赛评委期间,她向自己的好朋友、汉诺威戏剧音乐大学钢琴系主任戈兹教授提起了沈文裕,他也是比赛的评委。戈尔茨坦认识沈文裕很久了,他非常喜欢这位罕见的音乐天才。他立即建议周广仁说服沈文裕去汉诺威戏剧音乐大学学习。
在果尔德施坦因教授的帮助下,2001年,沈文裕进入汉诺威大学,成为狄云校友,师从著名教授卡莫林。卡莫林是果尔德施坦因的老师,在德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被认为是德国钢琴界的教父。成为他的学生并不容易。2001年8月,波兰肖邦协会举办了第56届纪念肖邦音乐节,沈文裕和狄云、陈萨、王羽佳有幸受邀参加音乐会。在音乐节上,四位年轻的钢琴家都举办了个人音乐会。
2003年6月,经过五个多星期的激烈角逐,14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钢琴大赛揭晓。在本次比赛中,年龄最小并获准参赛的沈文裕凭借舒伯特的奏鸣曲D784、梦想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击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优秀钢琴演奏者,获得了大奖。2005年6月8日,18岁的沈文裕一举夺得举世瞩目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冠军,并获得高达3万美元的奖金。德国著名乐评人霍尔文曾公开表示,他听过60多个不同版本的《拉三》,而沈文裕的版本是最好的。
虽然沈文裕被认为是一个神童,但他并不满足于“神童”和“天才”的称号。他想成为世界级高手,所以在鲜花和光环面前比以前更加努力。
“得奖对我来说很正常。我知道我自己的力量。我参加比赛只是为了告诉人们和世界钢琴界:我来了!因为我的理想不是拿个奖,而是成为世界十大钢琴大师!”当我通过国际电话采访沈文裕时,他在电话里自信地告诉我。